李自成攻陷北京後,崇禎帝本有機會逃走,為何卻在煤山上吊自殺

大明王朝自朱元璋建立,歷時276年,傳十六帝。直到崇禎朝時結束。而作為亡國之君的崇禎,卻於煤山上吊自殺了。這不禁讓人感到疑惑,作為皇帝的崇禎,儘管北京已經被李自成攻陷,但如果他暫避李自成的鋒芒,逃往其他地方,以復明相號召,未嘗不能東山再起。何必要選擇自殺呢?其實這其中有很深刻的原因,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好好分析一下崇禎帝臨死前的心理。

李自成攻陷北京後,崇禎帝本有機會逃走,為何卻在煤山上吊自殺

首先,我們可以從崇禎帝在位期間的政治成績來看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自崇禎登基以來,他就一直勤於政事,想要把前幾代皇帝留下的殘破的江山,重新使之煥發光彩。史書中曾記載他“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可見其用心的程度。在位期間,他做了不少大事,比如,他一上臺就剷除魏忠賢一黨,為一些忠臣義士平反冤獄,同時還頒佈《罪己詔》,並平定各地的叛亂。然而,崇禎雖勵精圖治,但卻也是獨木難支,父輩傳下來的江山已是搖搖欲墜,這已經不是他一個人可以改變的局面了,大明王朝其實也只有死路一條了。

李自成攻陷北京後,崇禎帝本有機會逃走,為何卻在煤山上吊自殺

其次,崇禎本人的一些性格缺陷也是他無力迴天的原因,當然這也導致了他最後的悲慘結局。崇禎雖希望可以“中興”大明,而且自己也十分勤勉上進,但他天性多疑、對下刻薄,狠毒起來那是六親不認的。比如,為鎮壓農民起義,崇禎先後任用楊鶴、洪承疇、曹文詔等,雖然這些將領都很厲害,但崇禎卻時常懷疑他們要造反,因此,在鎮壓過程中頻繁更換將領,以至於最後大明軍隊面對農民大軍是一敗塗地。

李自成攻陷北京後,崇禎帝本有機會逃走,為何卻在煤山上吊自殺

此外,在對抗滿族入侵的戰鬥中,因崇禎多疑猜忌、輕信誹謗,錯殺了抗金重臣袁崇煥。袁崇煥本是戴罪之身,雖然因為殺害毛文龍而被抓,但他在與皇太極的作戰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本來在袁崇煥的英明指導下,金兵已呈敗軍之象,但皇太極暗出奇兵,指揮金軍越過層層防線,直逼京城。消息一出,朝野上下,都對袁崇煥產生懷疑。而袁崇煥得知消息後,千里迢迢回援京師,本以為能重獲皇帝信任,但疑心重的崇禎卻不由分說,果斷將袁崇煥下獄,將袁崇煥凌遲處死。這樣農民起義與東北金兵兩面打擊明朝,崇禎再也沒辦法重新組織力量反擊,只能眼看明朝滅亡。

李自成攻陷北京後,崇禎帝本有機會逃走,為何卻在煤山上吊自殺

所以,通過這兩方面,我們可以看出,明朝最後的覆滅,與崇禎治理國家的失誤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儘管他十分勤勉,但也無法掩蓋他政治上的幼稚。而崇禎最後之所以不走,我想也是因為他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想到無顏再面對天下百姓,也就只能選擇自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