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運行遇“新堵點”?南京市場監管人這樣拉動消費

受疫情影響,許多內需消費被抑制或被凍結,導致消費動力不足成為當前市場運行的“新堵點”。在市委、市政府的組織領導下,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堅持以氛圍營造為先導,以一線監管為抓手,以推動復產為源頭,以惠民措施為手段,鼓勵市民走出家門“動起來”,提振消費信心、提高消費增長、提升消費能級,打通市場運行堵點,推動市場運行更加順暢有效。

抓氛圍營造,催生“想消費”內動力

市場運行遇“新堵點”?南京市場監管人這樣拉動消費

針對不同人群對象、不同消費需求,以“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為契機,開展以“凝聚你我力量”為主題的“3·15”活動,加大宣傳力度,在引導社會群眾和企業經營者落實好防疫措施的基礎上,營造濃厚的消費氛圍。

一、抓宣傳鼓動

充分發揮媒體的導向作用,在疫情形勢好轉的情況下,鼓勵廣大市民走出家門,享受自然、享受生活。發揮好自媒體作用。利用市、區局“兩微一端”,從3月中旬起,先後推出《放心出門,安心消費!六大主題請你來體驗》《放心出門,安心消費!有我們在,天天都是“3·15”》等與消費相關信息100餘篇次,採用漫畫、抖音、微動漫、小視頻等喜聞樂見的形式,普及防疫知識和消費常識,報道消費信息,描繪生活美好畫面。發揮好社會媒體作用。加強與駐寧媒體合作,積極組織或參加新聞媒體發佈會,邀請記者走進消費現場一線,組織工作人員走進媒體直播室,拉近與社會群眾距離,發出鼓勵消費最強音,及時回應社會群眾有關消費的問題和關切。發揮好公益廣告作用。在全市重要交通路口、農(集)貿市場、河西金鷹世界等重點場所,投放高速公路平面展板4個、戶外大屏24個、公交站臺屏幕246個、公共衛生消毒終端113個、出租車1000臺,發佈消費相關主題的公益廣告約12萬條次。

市場運行遇“新堵點”?南京市場監管人這樣拉動消費

週末兩天,在新街口的各大商場,逛街購物的市民明顯增多,經營銷售復甦勢頭強勁。南報融媒體記者 段仁虎攝

二、抓活動邀請

充分發揮業務部門的主導作用,配合開展“六請”活動。請“寧”品嚐。率先在郊區開展“2020中國南京美食節”(春季)活動,組織品牌餐飲企業進行線上預售、現場品鑑,吸引市民走出家門,把市民從家庭廚房解放出來,拉動“到店”消費。請“寧”購物。開展以購物為主的全消費領域促銷活動,“寧品易購”本地優質產品推廣活動,5G智能手機、家電等商品促銷及家裝放心購等系列活動。請“寧”觀燈。開展主題為“燈耀金陵·圓夢小康”第34屆“秦淮燈會”,有條件的放開各商圈的廣場活動,恢復大型購物中心、城市綜合體夜間常態化營業時間,增加夜間客流、促進消費提升。請“寧”賞花。有序開放各景區、園區、特色小鎮等遊覽地,實踐探索花卉文創模式,集中開展傳統花卉節和舉辦創意花卉節活動,發展賞花經濟。請“寧”郊遊。發揮谷裡“世凹桃源”、橫溪“石塘人家”、“黃龍峴”等美麗鄉村五朵金花品牌示範作用,以浦口、六合、江寧、溧水、高淳為重點,打造“都市美麗鄉村、農民幸福家園”,提升農家樂服務質量。請“寧”健娛。以微信、“寧體匯”APP等預約方式提供便利化服務,對已開放的體育場館和經營性體育場館給予優惠活動。

三、抓示範引領

充分發揮先進企業和消費環境的示範作用,提升消費環境質量,贏得消費者的認同感。用先進企業引領。通報表彰40家“2019年度全市放心消費創建示範先進單位”,並通過社會媒體進行公示,市局領導帶隊先後到商貿業放心消費“先進示範單位”進行現場授牌,提高消費者的信任度,增強消費者出門進店的安全感。用消費環境引領。在新街口商圈、夫子廟景區、老門東歷史文化街區等地區,鼓勵和倡導放心消費參創企業特別是蘇寧等大型零售企業與商場、超市等線下實體店先行先試無理由退貨,為消費者與商家的小額消費糾紛提供“先行賠付”服務,帶動更多參創企業參與線下購物開展無理由退貨公開承諾,增強商貿流通業市場競爭力和誠信度。

市場運行遇“新堵點”?南京市場監管人這樣拉動消費

抓一線監管,築牢“敢消費”防護堤

市場運行遇“新堵點”?南京市場監管人這樣拉動消費

暢通舉報渠道,強化一線監管,加大懲處力度,積極構建“買得放心、用得稱心、吃得安心”市場秩序。截至4月初,累計出動檢查人員約16萬人次,檢查農貿市場2萬餘家次、商場超市約3萬家次、餐飲服務單位約9萬家次,監測主流電商平臺和獨立網店中超1億條商品數據,核查價格上漲為主體的投訴舉報線索2552條,立案206件,罰沒款近200萬元,移送公安涉嫌犯罪案件13件。

一、保質量

開展 “凝聚你我力量”“3·15”系列活動,製作並播放了“3·15”宣傳片,發放消費維權宣傳手冊、現場接受群眾諮詢、受理相關投訴,提高消費者維權意識和能力。開展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抽檢,對12個區25類650批次消費需求量大的商品進行抽檢,打擊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等違法行為。倡導行業協會強化引導、加強協調、督促規範,擠壓偽劣商口生存空間,形成打擊偽劣商品、過期商品的高壓態勢。

二、穩價格

在農貿集市場、超市、商場醒目位置張貼公報,把價格規範要求作為重要條目進行廣而告之,強化企業責任意識,提升消費者維權意識。保證12315投訴舉報熱線接通率和受理率,對全市10個監測點15個防疫及生活必需品實施每日價格監測,動員群眾和新聞媒體積極舉報、曝光價格違法行為,形成價格監管合力。

三、淨環境

督促農貿市場、餐飲店、商場、超市落實消毒、通風、垃圾清理等措施。指導餐飲堂食店減少桌椅擺放、拉大餐桌間距,引導顧客用餐隔位而坐,提供公筷公勺,倡導文明用餐,拒絕近身敬酒,防止近距離扎堆堂食。推出餐飲場所恢復堂食用餐人員的“安心碼”服務,落實食品採購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督促經營者防疫、食品安全措施“雙落實”。加強線上平臺監管,嚴格落實人員排查、外賣人員健康管理、商品配送等措施,營造一個“乾淨”的消費環境。

抓復工復產,豐富“能消費”商品源

市場運行遇“新堵點”?南京市場監管人這樣拉動消費

用足用好“放管服”改革紅利,充分發揮市場監管人的職能優勢,指導幫助企業解決在疫情期間發展中面臨的現實問題,豐富貨源,形成“貨比三家”的消費市場。截止4月上旬,全市345家品牌連鎖超市、1177家品牌連鎖便利店、340家農貿市場及135家5千平方米以上商場、購物中心100%復工營業。

一、出臺對策“穩發展”

針對疫情期間企業面臨人才職員缺、資金流通難、經營渠道窄等問題,出措施、給政策、解難題。在全國同類城市中率先出臺《關於貫徹促進中小微企業穩定發展的若干措施的實施意見》,提出20條支持企業穩定發展的舉措,接繼出臺企業資質延期辦理14條,用一條條“乾貨滿滿”的措施,幫助企業促生產、保經營、穩發展、渡難關。

二、優化服務“降成本”

通過開設綠色通道、開通上門服務、開展質量幫扶,推出符合條件餐飲企業復工“一日辦結”模式,開展“一企一策”“點對點幫扶”“駐企幫助”等工作,開通“企業開辦‘全鏈通’平臺、‘江蘇市場監督’手機APP、網上智能引導及網上數據傳遞、自助辦理”等服務,降低企業運營的時間、工作、原材料等成本,推動企業早復工、早投產、早受益。

三、減免費用“激活力”

充分發揮南京市市場監管系統技術機構的專業優勢,在為企業提供可靠技術服務的同時,協調減免部分費用。據不完全統計,截止3月底,南京市16家檢驗檢測機構為企業減免費用1100餘萬元,惠及企業3200餘家,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四、緊盯需求“轉產業”

針對市場對防疫物資需求量增大的實際,積極推動企業轉產,在增加企業利潤的同時,也更好的滿足了市場需求。協助南京南亞醫療器械公司快速投產獲得醫用口罩應急註冊證,南京際華3521特種設備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轉產獲得醫用防護服應急備案件。協助省醫藥、國控江蘇、南京醫藥3家省級藥品儲備單位做好南京市場藥品保供。協助南京新隆醫療器械公司,協調解決原料、交通等諸多問題,增加3條一次性醫用口罩生產線,產量翻了十倍。

抓惠民舉措,釋放“要消費”巨潛力

市場運行遇“新堵點”?南京市場監管人這樣拉動消費

南京市實有人口1040餘萬,產業人口超500萬,有著巨大的消費潛力。在市政府發放7大類3.18億元消費券的基礎上,著力在協調行業企業開展促銷活動、健全保障措施上下功夫,用看得見摸得著的惠民舉措,讓利於民、返利於民,讓市民獲得真正的實惠,把被疫情抑制的消費潛力釋放出來。

一、開展促銷活動

引導全市商貿企業開展促銷活動,通過價格打折、發放優惠券等方式,以較明顯的價格優惠激起市民消費慾望。協調江寧萬達、江寧金鷹、21世紀太陽城、燕子磯花園城、萬達茂等商戶推出自有消費券,與政府消費券疊加使用。通過百貨、家電、商聯會等衣食住行相關的行業協會,動員和組織全市不同門類的重點商家和商圈,轉換直接“打折讓利促銷”模式,將打折讓利額度以購物券形式直接發給市民。採取分期、貼息等方式,開展電子產品和家裝放心購系列促銷活動。鼓勵全市旅遊企業和旅遊景區優惠門票,發放賞花和鄉村旅遊消費券,減免或優惠周邊的餐飲、住宿費用。

市場運行遇“新堵點”?南京市場監管人這樣拉動消費

二、健全保障措施

探索聯合保險公司推出“餐飲復業保障險項目”,消費者能獲得最高1萬元的保險保障,解除消費後顧之憂,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費安全。組織人員到新街口商圈的快餐店、咖啡店和餐飲飯店,查訪消費券促消費情況,與店內銷售人員、收銀人員和消費者面對面交流,詳細瞭解消費券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共同商討解決措施。協調國家金銀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南京)推出“3·15”公益檢測活動,為消費者免費提供貴金屬、珠寶、玉石檢測和諮詢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