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时三线厂,今日画家村,没想到安徽大山里还藏着INS风的地方

昔日三线厂

万顷竹海,瀑布飞流。在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的

诸佛庵镇,相传魏晋时期,左慈云游至此修炼升仙,“仙人冲”因此而得名。上世纪60年代起,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轰轰烈烈进行,东部经济发达的一线、二线地区工业向西南西北的三线地区迁移,也就是所谓的“三线建设”。地处一线、二线的省份,在其腹地也各自建起了一批省属“小三线地方军工企业”,安徽属于二线地区,其小三线建设就选在了深处大别山区的六安地区。

昔时三线厂,今日画家村,没想到安徽大山里还藏着INS风的地方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皖西机械厂、江北机械厂、皖西化工厂、皖西医院等工企单位汇集于此,小山村里机器轰鸣响彻了近二十年。80年代以后,工厂陆续迁出,山村里逐渐恢复了宁静,厂区里的房屋基本保存了下来。

昔时三线厂,今日画家村,没想到安徽大山里还藏着INS风的地方

今日画家村

在沉寂了三十多年后,厂区摇身一变成了一座充满文艺气息的画家村,先后有近百位画家签约入驻,让这里重新焕发出了活力。

昔时三线厂,今日画家村,没想到安徽大山里还藏着INS风的地方

尽管是老旧的厂房,但在艺术家的改造下,文艺十足,房屋墙壁上涂满了各种奇特的壁画,有的小型厂房被改造为画家工作室,稍大一些的则建起了公共美术馆,展出的都是画家村里画家的作品。

昔时三线厂,今日画家村,没想到安徽大山里还藏着INS风的地方

昔时三线厂,今日画家村,没想到安徽大山里还藏着INS风的地方

安徽三线军工博物馆

为了记住三线建设的那段岁月,饮水思源,在画家村里还建起了安徽小三线军工博物馆,这是一座以三线军工文化为主题的博物展览馆。博物馆即将正式对外开放,当年皖西机械厂的主要产品是60mm迫击炮弹,博物馆的标志性建筑就是根据其建设,未来内部将建成一座全景影院。展馆内部,通过蜡像及部分机械实物还原了老一代军工人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图片展板和部分实物照片让我们深入认识到那个年代。

昔时三线厂,今日画家村,没想到安徽大山里还藏着INS风的地方

昔时三线厂,今日画家村,没想到安徽大山里还藏着INS风的地方

画家们在远离城市的山野深处,写意山林。而游客们则借着这些破旧的厂房,可以拍出超ins风的废墟大片。

昔时三线厂,今日画家村,没想到安徽大山里还藏着INS风的地方

你对老旧的工厂区改造成文艺区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