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腦梗塞“遇上了”心絞痛——心腦血管造影同做來幫忙

隨著社會老齡化問題的日益突出,心腦血管病的危害日益凸顯。許多患者同時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為了讓患者得到更全面、更科學的診治,心腦一體化診治成為醫院研究的熱點。

近期四川省瀘州市的李先生因“肢體麻木、乏力伴活動後胸悶、胸痛”診於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心腦病科,結合患者為老年男性,長期大量吸菸,並伴有糖尿病、高血壓,考慮李先生同時合併冠心病和腦梗塞的可能,為使患者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並減少疾病的痛苦,心腦病科的介入團隊為李先生“量身定做”了“心腦同臺造影術”,同臺進行了冠狀動脈和腦血管造影檢查及介入治療,即僅進一次介入室,只做一臺手術,就同時治療了心臟和腦血管疾病,大大減少了病人的痛苦和接受輻射的危害。

當腦梗塞“遇上了”心絞痛——心腦血管造影同做來幫忙


當腦梗塞“遇上了”心絞痛——心腦血管造影同做來幫忙


診療過程中採用兩手術同臺操作不僅有望減少或避免腦血管手術圍術期發生心梗的風險,及心血管介入圍術期發生腦梗的風險,還具有以下諸多優點:

(1)避免患者反覆轉科,過程手續繁雜。

(2)此前遇到類似的病例,通常患者需要先轉入心內科進行冠脈介入手術,然後再轉回神經科進行腦血管手術,對患者來說,過程比較繁瑣還延長了住院時間,並且多次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心理和經濟壓力增加。

(3)減少手術次數,減少造影劑的用量、減少患者痛苦。分臺手術增加了手術操作次數,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如第一例手術原本需要分4次進行(2次心血管介入,2次腦血管介入),現在2次手術就可全部完成,大大減輕了患者身體及心理的負擔。

(4)同時降低手術總費用。術中許多耗材(導引導絲,壓力泵,球囊等)、藥物以及影像工作站的使用都可以共用,所以同臺手術可以節約醫療費用。

因此,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腦血管造影以及冠脈造影:

1. 腦血管造影術:是診斷腦血管病的常用、微創檢查手段,不僅能夠清晰顯示從主動脈弓至顱內細小血管分支的形態,而且能準確的顯示血管病變程度、範圍並且動態觀察血流灌注過程,是診斷腦血管病的“金標準”。所謂“金標準”是指當前臨床醫學界公認的診斷疾病的最可靠、最準確、最好的診斷方法。


當腦梗塞“遇上了”心絞痛——心腦血管造影同做來幫忙


2. 冠狀動脈造影:是診斷冠心病的一種有效方法。冠狀動脈造影是將導管經橈動脈或大腿股動脈或其它周圍動脈插入,送至升主動脈,然後探尋左或右冠狀動脈口插入,注入碘對比劑,使冠狀動脈顯影,能較明確地揭示冠狀動脈的解剖畸形及其阻塞性病變的位置、程度與範圍。


當腦梗塞“遇上了”心絞痛——心腦血管造影同做來幫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