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摔倒時家長扶不扶?你的做法,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小孩子總是喜歡跑來跑去、跳來跳去,這就使得他們很容易摔倒。現在年輕家長越來越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面對孩子哭鬧、撒嬌不會輕易妥協。的確孩子不應該這麼嬌慣,於是家長群裡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育兒雞湯“孩子摔倒家長不要扶,讓他們自己站起來,這樣他們才能記住教訓”。幫媽相信這句雞湯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有點偏激以至於育兒雞湯成了毒雞湯,寶媽們不要再喝了!

孩子摔倒時家長扶不扶?你的做法,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不要說孩子,就算是大人摔倒的時候也需要旁人幫忙扶起來。讓孩子自己起來是有一定的前提條件的,這就要根據孩子摔倒後的情況而定。

一、孩子摔倒後不哭不鬧,自覺起來

摔倒後孩子馬上就自己起來了,且起來後孩子並沒有哭鬧,這就說明孩子並沒有受傷,也沒有摔疼。寶媽也不需要過度緊張。家長更不要立馬飛奔過去抱著孩子問東問西,容易把這種緊張情緒帶給孩子,本來好好的卻突然哭了起來。只要目測到孩子自己乖乖站起來就不必過去。

孩子摔倒時家長扶不扶?你的做法,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二、摔倒後半天不起來,還哭喊著叫爸媽的

只要孩子沒摔疼,一般都會馬上自己起來,而摔倒半天不起來不是為了博取關注向父母撒嬌,孩子如果半天沒有起來,很可能真的摔傷了自己起不來或起來比較困難。這時候家長還是先不要緊張,可以走過去詢問並檢查一下孩子的身體,看有沒有摔傷,然後根據情況決定否需要去醫院,或者給消腫、包紮等。

孩子摔倒時家長扶不扶?你的做法,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如果像雞湯文說的那樣,孩子摔倒後家長不分情況就是不去扶,那很可能造成寶寶身體跟心靈上的創傷。如果家長髮現孩子只是想博取關注或撒嬌,家長也不要發火,一旦你發火了正好隨孩子的心意引起了你的關注。這時候家長應該正確引導孩子,鼓勵他自己站起來,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的困惱妥協。

孩子摔倒時家長扶不扶?你的做法,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孩子起來後家長應該做什麼後續工作?

做好總結,爭取下次不摔倒。除了孩子太小不能很好地掌握平衡外,就是因為不小心、跑太快、對地形不瞭解等因素。家長可以在事後詢問孩子為什麼會摔倒,但不能用責問的語氣。然後一起總結出原因,如果是跑太快家長建議孩子下次就跑慢點;如果是因為不熟悉地形,家長就告訴孩子走路要格外小心,看清楚地形以及前面的障礙。

孩子摔倒時家長扶不扶?你的做法,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尤其是在過馬路時更要小心看來往車輛以及路上的行人,遵循紅綠燈的規則。這些雖然囉嗦,但寶寶如果沒把摔倒當回事,他下次就還有可能繼續摔倒,必須讓他們引起重視,才能更進一步的保障他們的安全。

孩子摔倒時家長扶不扶?你的做法,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不得不說很多中國家長會在孩子摔倒後打地、打門、打桌子,把罪魁禍首指向這些無辜的靜態物體,幫媽小時候摔倒後父母就是這樣做的。這樣做可能是為了快速安慰哭鬧的孩子,但無形中卻是在幫孩子推卸責任。長此以往孩子容易把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挫折都歸結別人。家長這樣教育孩子,在孩子長大後,很大可能會沒有擔當和責任心。雖說孩子摔倒家長到底扶還是不扶,是個小問題,但家長的處理方法會影響孩子以後的人生。

藝生@港子親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