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亦凡人,知名哲学家的八卦都在这本书里

思想很有趣,但人更有趣。

关于哲学和存在主义,我们了解得可能并不多。不过,看看这串人名:萨特、波伏娃、阿伦特、雅斯培、雷蒙·阿隆、梅洛庞蒂、加缪、胡塞尔……有几个名字估计你看着眼熟。没错,他们是哲学家,而且是存在主义哲学家。

哲学家们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而是和我们一样有着爱恨情仇,他们也会热恋、出轨、吵得面红耳赤——这些精彩八卦都出现在《存在主义咖啡馆:自由、存在和杏子鸡尾酒》这本书里。

《存在主义咖啡馆》|大师亦凡人,知名哲学家的八卦都在这本书里

封面

大师亦凡人

萨特和波伏娃的爱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海德格尔喜欢拿着锤子做什么?

诸如此类关于存在主义哲学大师的八卦传说,英国女孩贝克韦尔很想一探究竟。

贝克韦尔与存在主义哲学的缘分可以追溯到她16岁那年。那一年,她买了一本萨特写的《呕吐》。书的封面写着:“一部有关人格疏离和存在奥秘的小说”。从此,贝克韦尔迷上了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咖啡馆》|大师亦凡人,知名哲学家的八卦都在这本书里

萨特和加缪

大学时,贝克韦尔读了哲学系。毕业后,她在伦敦的一家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2002年,她辞去工作,开始专职写作。

很久后,当贝克韦尔再次翻阅那些年少时深受触动的著作,看着自己曾经写在书页上的字,便决定写一本关于存在主义和哲学家的书,一本不那么严肃的书

后来的事,肯定你也猜到了,她写出了《存在主义咖啡馆》。这本书还荣获美国《纽约时报》“2016年度十大好书”。

什么是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是一种影响广泛的哲学思想,跟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并不远。

“他人即地狱”, “存在先于本质”,这都是存在主义的金句。

20世纪30年代后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破了整个西方社会的宁静,人们想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想知道世界究竟要前往何处。

在这个时候,法国青年萨特宣布:“存在先于本质。”他认为人是自由的,人在自由的选择中对自己负责,人要靠自己的选择去塑造自我。

这种说法是如此地鼓舞人心,以至于萨特“吸粉”无数。

《存在主义咖啡馆》|大师亦凡人,知名哲学家的八卦都在这本书里

发表演说的萨特

有一次,萨特在俱乐部发表演说,听众一批又一批地赶来,现场不亚于“流量”明星的粉丝见面会,

有几个听众甚至热得晕倒了。

后来,存在主义风靡全球。叛逆的年轻人把存在主义当作一种时髦的生活方式,他们挑战传统、打破秩序,他们自由地恋爱,自由地生活,就算午夜也要跟着爵士乐跳舞。

那时候,你要是不知道存在主义,都不好意思跟人聊天。

从鸡尾酒里发现哲学

你可能不知道,存在主义的灵感竟然源自一杯鸡尾酒。

《存在主义咖啡馆》|大师亦凡人,知名哲学家的八卦都在这本书里

萨特和波伏娃


20世纪初,巴黎左岸一家不起眼的小酒馆里,一个高额头的年轻人举起酒杯,对他的两位朋友说:“你们知道吗,在柏林,大家都在讨论现象学。以前那些哲学家们总是从抽象的理论出发,追问世界是否真实。但现象学家就不一样了!现象学家直接从生活中找答案,他们觉得追问世界是否真实简直是浪费时间,只要注视事物的样子,能够准确地描述它就行。……嘿!伙计们,打个比方吧,如果你是一个现象学家,你可以谈谈这杯鸡尾酒,从里面研究出哲学来!”

这个高额头的年轻人叫雷蒙·阿隆,他那两位朋友,男的叫萨特,女的叫波伏娃。当时,三个年轻人受够了刻板的法国哲学课程,特别是萨特——他总说自己要研究一种新的“破坏性的哲学”。所以,他听完阿隆的话,慌忙跑出咖啡馆,买了一大摞关于现象学的书。第二年,他去了德国柏林,一边学习,一边迫不及待地把现象学应用到生活中。很快,他便提出了存在主义的说法。

存在主义过时了吗?

存在主义在当代仍然很有价值,因为它关注的是人生。存在主义挑战的是人类最重要的两个问题:我们是谁?我们该怎么做?


《存在主义咖啡馆》|大师亦凡人,知名哲学家的八卦都在这本书里

存在主义哲学家们

书里有这么一段话:

“我们发现,我们受监视和管控的程度已经非比寻常,我们的私人数据被拿去谋利,我们被提供着各类消费产品,但不被允许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是做任何太具破坏性的事情……或许我们已经准备好再来讨论一下自由了。”

当我们读到萨特论自由,波伏娃论压迫的隐蔽机制,加缪论反叛,海德格尔论技术时,会觉得就像是在读我们身边的新闻。

《存在主义咖啡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活的真相从而自由而坚定地作出选择,就像是我们站在这些哲学巨人的肩头去关注当下、眺望未来。


(图源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