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被拒絕被稱為“閉門羹”呢?原來“閉門羹”大有來頭

我們求人辦事,但被對方拒絕,就說明我們吃了“閉門羹”。我們也知道“閉門羹”,那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呢?為何被人拒絕叫“閉門羹”呢?這種說法可是有故事滴,而且主角是一個女子。

相傳在唐朝,有一個女子叫史鳳,是個青樓女子,以賣藝為生。史鳳特別有才華,彈得一首好琴,長相也貌美,在當時引起了轟動,引得不少男子慕名而來。隨著名氣越來越大,想見史鳳的人越來越多,根本就見不完。

為什麼被拒絕被稱為“閉門羹”呢?原來“閉門羹”大有來頭

史鳳也不是誰都能見的。一開始,只要是有史鳳不喜歡的、看不上的,通通當面拒絕,可是這種做法不行,因為被拒絕的男子心裡難免會不平,甚至還會憤怒,因為自己見不到佳人,面子也沒了,男人都是愛面子的嘛。

為什麼被拒絕被稱為“閉門羹”呢?原來“閉門羹”大有來頭

後來聰明的史鳳想了一個好辦法。她給想見她面的人設置了一個門檻,就是客人在預約的時候,必須要寫一首詩留下來,如果作詩作的好就可以見她,如果作的不好,那就只能閉門不見,再讓侍者給客人送上一杯羹,再委婉的拒絕。時間一久,人們就知道這,這杯羹一上,想見到史鳳就沒戲了。好像和皇帝選秀賜花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這樣,既不用當面拒絕,保留了客人的面子,也體現史鳳更喜歡有才華的男人,不像多數的賣藝女子眼裡只有錢,有才華的男人就更喜歡她了。

為什麼被拒絕被稱為“閉門羹”呢?原來“閉門羹”大有來頭

不過這裡面好像也有個漏洞,只要沒有才華的人找人買一首現作的詩不就也能見她嗎?其實也不一定,只要兩人一見面,客人一開口說話史鳳就知道他是不是有才的人了,如果冒充有才人被發現就不是隻送一杯羹那麼簡單了。

還有人流傳,雖然獻上一杯羹表明史鳳是尊重每個被拒絕的客人的,只不過她當時是用鴨腸和豆腐這種非常廉價的東西做的,同時也暗示了太貴的東西給不喜歡的人不值。

為什麼被拒絕被稱為“閉門羹”呢?原來“閉門羹”大有來頭

也是,一個女子,以這樣的方式來拒絕客人足以見其獨立的個性和聰明才智。這樣的方法你學到了嗎?而在今天,閉門羹還是一道名菜呢!如果有機會可以去安徽一帶嘗試一下,味道確實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