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這樣的美女嗎

男女,對美貌的要求則略有不同。無論戀愛、擇偶乃至人際交往,男人對異性的相貌、身材似乎較為看重,女人雖然也喜歡英俊小生,但對他的才華、學識、以及身份地位、經濟狀況更為挑剔,這種差異的形成一方面是父系社會男女在經濟上的不平等造成的,由於女性在經濟上普遍處於劣勢,為了生存不得不依賴於經濟豐厚的男人,另一方面也是男女不同的性喚起導致的,男人的性喚起區域集中在下半身,易興奮,好衝動,作為一種視覺動物,男人對異性的感知首先來自眼睛,眼睛受到了刺激,心情就莫名其妙的興奮了起來。自古在情場上,都說男人主動,女人被動。男人的這種主動主要是被女人靚麗的外表和曼妙的身材喚起的。性的因素濃。前幾年熱播的電視劇《奮鬥》裡面兩位女主人公夏琳和楊曉芸對於這個問題就有過一番有趣的對話,楊曉芸:“我現在知道男人為什麼花心了,因為他們身上比女人少了一樣東西——子宮,所以不用承擔任何後果。”夏琳頻頻點頭:“所以只有當男女的懷孕幾率完全相等的時候,當醫院婦產科的門口都坐滿了愁眉苦臉的帥哥的時候,男女真正意義上的平等才會實現!”雖然是玩笑話,但說明了一點,男人的好色和花心有其生理上的原因。

而女人的性喚起區域不像男人那麼集中,較為分散,甚至瀰漫全身,更多靠語言和想象來調動,所以女人愛聽甜言蜜語,喜歡浪漫,情的色彩重。至於外貌,法國女性主義先驅波伏娃有個觀點,女人更多是一種“被看體”,意思就是說女人更喜歡打扮好自己被別人欣賞,被別人關注,對待外貌,女人天生的被動性決定了她更在意自己的,而不是異性的,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女人較為“自戀”,男人較為“戀她”,戀她的相貌,她的身材,她的氣質,她的體香,甭說是涉世未深的大學男生,即便很多久經沙場、位高權重的成功男人也在劫難逃。

比如 “金屋藏嬌”的成語就出自漢武帝,唐太宗把隋煬帝的美貌皇后據為己有也被史家偷偷記載了下來,乾隆爺的各種風流韻事更是被直接搬到了電視熒屏中。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傳統文化的頭號大聖人孔子就慨嘆:“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因為“食色,性也”,在《孟子》一書中,那個有事沒事就愛和孟老夫子坐在一起討論人生啊哲學啊的齊宣王乾脆來了個實話實說:“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呢,並沒擺出一副衛道士的面孔,相反他的回答卻很幽默:“大王好色有啥錯,誰不喜歡看美女啊?但只要您老人家多關心老百姓的生活起居婚姻大事,做到國家既沒剩男,又沒剩女,您就是功德無量!”

由此可見,男人這種視覺動物對美女的免疫力是很低的。古往今來,男人一直在進化,但好色的老毛病一直改不了,也不想改,走到大街上,哪怕遇到一個素不相識的美女,也會心猿意馬左顧右盼,男人就是這樣,視覺上的貪婪決定了他們總是難擋青春美貌的誘惑。

你喜歡這樣的美女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