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打拼10年返鄉創業,疫情讓公司就剩我和老婆,敢問路在何方?

2020全線脫貧攻堅計劃的徹底實施,國家級貧困縣正在逐漸成為歷史。而對於農民在農村創業來說,隨著各種補貼的日益減少,就猶如一盞照妖鏡:是人是鬼是妖怪,都能讓你原形畢露。

導讀:正是種下希望的季節,我的心裡卻一直有著些許的焦慮。有對過往幾年的總結,也有對當下不確定因素的不安,當然,更多的是對未來發展的期許......


北京打拼10年返鄉創業,疫情讓公司就剩我和老婆,敢問路在何方?

年年奮鬥兩茫茫,告別北京返家鄉。

我算是一名真真正正的農民草根創業了。在北京打工多年,終究覺得這是我留不下的城市。

直至有一次我在網上買東西的時候無意看到許多賣五穀雜糧的,而且還看到了我家鄉的雜糧也在銷售,評論裡許多人都非常喜歡黃土高坡的特色五穀雜糧。

那一刻,我瞬間知道我應該做什麼了。年年奮鬥兩茫茫,是該回家的時候了。


北京打拼10年返鄉創業,疫情讓公司就剩我和老婆,敢問路在何方?

陝北過往固然窮困,但是農作物的種類卻是不少,有些品種在其他地方已經極少見到,但在我們這裡還在廣泛種植。鄉親們常吃的雖然依舊是粗糧,但卻花樣繁多,生出了不少的吃法。

再加上現在人們對粗糧的健康意識日喻加深,做雜糧絕對是個很大的商機。我越想越興奮,現在北京已經打拼了10年,手頭稍微有一點積蓄了。雖然我自己不會電商,但是我媳婦兒懂啊。


北京打拼10年返鄉創業,疫情讓公司就剩我和老婆,敢問路在何方?

於是,我在2016年正式回到陝北老家,準備大展拳腳,施展抱負。

一入農業深似海,四處奔波為財來。

《農產品上行》裡面說過:無品牌的農產品,靠的就是拼價格,拼到最後就是肉搏。當大家已經開始肉搏競爭的時候,沒有利潤支撐的商業行為一定會導致在產品或服務上出現重大問題。

這些話我深以為然,所以我決定打造自己的品牌。


北京打拼10年返鄉創業,疫情讓公司就剩我和老婆,敢問路在何方?

我用了3個月的時間走遍了周邊鄉鎮去跟農戶洽談,去了解他們雜糧的產量以及市場價格。因為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所以在溝通的時候是非常順暢的。唯一麻煩的就是我無法給到他們一個準確的銷量。所以供貨成本只能控制在一個大概的價格區間。

做品牌需要花費的成本根本就是我無法想到的。

  1. 我開始找公司幫我辦理營業執照,註冊商標;
  2. 找設計公司幫我設計包裝、LOGO;
  3. 找包裝廠溝通包裝的材料、規格、數量;
北京打拼10年返鄉創業,疫情讓公司就剩我和老婆,敢問路在何方?

哎,現在想想都覺得這裡走了很多彎路,商標註冊了好幾個,現在真正能用上的也就1個。

紙箱做了20000個,因為數量多便宜。誰知道後來在銷售的時候包裝不行,又換了包裝,現在還有19000多個包裝放在倉庫裡。每次換包裝都要給設計費,打版費,包括開車跑來跑去。冤枉錢花了一大堆。

大半年下來花費了近10萬元,等於十年打工賺的錢都扔進去了。但是當時沒有任何經驗,也只能什麼都聽人家的建議。


北京打拼10年返鄉創業,疫情讓公司就剩我和老婆,敢問路在何方?

一個人站在黃土高原構思未來


下半年我和媳婦兒開始在電商平臺推廣了。不過想象總是很美好,真正做起來卻並不如意。因為我已經立志要做品牌,所以我就要把利潤空間做起來,不至於和無品牌的同行打價格戰。

可在這些電商平臺上並不是我一家賣雜糧,所以真正落地的時候我發現我並沒有什麼優勢。於是,我和媳婦兒開始為前程進行了商議:

媳婦兒:要不要花錢買流量呢?

我:怕沒有效果浪費錢,還是不了。

媳婦兒:這大半年10萬塊都花了,也不在乎這點了,還是嘗試下吧。

我:也對。好吧,嘗試下吧。


北京打拼10年返鄉創業,疫情讓公司就剩我和老婆,敢問路在何方?

我們花了錢,但是轉化率極低。

不得已,媳婦兒建議把價格降下來,她覺得這樣才能提高轉化率。我不懂電商,也只能妥協,於是我們調整了價格。價格一降,轉化率確實好了一些,也僅僅是好了一些,讓人看到了一些希望而已。

但是我知道,這並不能夠穩續經營,我開始琢磨著如何打開更多的銷量。於是我就開始在朋友圈以及各個農產品電商渠道去發佈內容,自己也找人開發了商城來銷售。通過不懈努力,終於取得了一些成效,客戶也在不斷的積累,甚至在我們當地也成了農村電商的知名人物。


北京打拼10年返鄉創業,疫情讓公司就剩我和老婆,敢問路在何方?

當運氣來了,豬都能飛起來。


2017年國家全力重點發展三農,對於我來說真是個非常好的信息,我感覺這就是機遇。

我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直接註冊了農村合作社,並發動幾個人的資源一起去銷售。可能我們這裡是貧困縣吧,所以真正在家鄉做這個的並不多。我的努力可能被相關部門看到了,他們覺得我這樣做是非常不錯的,就叫我過去聊。我感覺到機會來了......


北京打拼10年返鄉創業,疫情讓公司就剩我和老婆,敢問路在何方?

果然,他們聽取了我對家鄉農產品的見解以及我對未來品牌化發展的構思,都表示非常認同,並希望我能夠帶動家鄉讓更多的人共同來締造家鄉品牌的傳播。

於是,我開始成為了我們所在縣城的名人,在本地的電商協會也擔任了主要的職責,經常出席各種農村電商活動,給各個合作社負責人進行農村電商知識的分享。


北京打拼10年返鄉創業,疫情讓公司就剩我和老婆,敢問路在何方?

同時,我們也拿到了政府的補貼,這對於公司的發展真的是至關重要。可以讓我放寬心態去努力推廣一段時間。而且上面給予的支持真的讓我感到公司在大踏步前進。政府給我們對接了許多線下的銷售渠道,包括各種農產品博覽會也讓我們去參加。這些資源過去我們根本就不知道。


北京打拼10年返鄉創業,疫情讓公司就剩我和老婆,敢問路在何方?

在政策的帶動下,我們幫扶許多貧困戶銷售出去了農產品。無論是上級部門也好,還是百姓也好,大家都從心底感受到了政策帶來的實惠。

特別是我們公司,過去一個月銷售額只有幾萬元,通過政策的力量扶持,我們已經將營業額增長到了幾十萬,高峰時期甚至到了上百萬,團隊也擴充到了8個人。那段時間,我壯志滿滿!


疫情當下,民生難安。


隨著去年我們縣城正式摘掉了“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各種補貼也都沒有了。

政策補貼是為了助力讓企業可以更好的發展,但絕對不是助長我們依賴的風氣。一個企業真正的成長,是需要經過市場來千錘百煉的。

因為前幾年發展的不錯,我相信沒有補貼我也能夠讓公司做的更好。所以去年年底,我甚至萌生了去北上廣開實體店的想法,且準備實施。


北京打拼10年返鄉創業,疫情讓公司就剩我和老婆,敢問路在何方?

不曾想,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一下將我的計劃打的措手不及,更讓我在這幾個月認清了自己。過去,我一直沉浸在表面的數據上,但是真正我賺到了多少錢,開實體店是不是一定能夠獲益,疫情宅在家裡,我都在反反覆覆的衡量。

可能你覺得我銷售額高峰時期上百萬難道開不起實體店?你真不知道農產品利潤有多低,特別是大宗農產品交易,100萬我能掙10萬絕對是燒高香了。


北京打拼10年返鄉創業,疫情讓公司就剩我和老婆,敢問路在何方?

現在,每個月的營業額已經不足以養活員工了,不得已,如今的公司就只剩下我和我老婆倆人。我反覆問自己:你連員工都養不起,難道開了實體店就能夠養得起房租嗎?

線下渠道佔據了我70%以上的銷售額,疫情期間幾乎全部停止了。而線上,一直也是到3月份快遞才開始接單發貨。

北京打拼10年返鄉創業,疫情讓公司就剩我和老婆,敢問路在何方?

如今,傳統的幾個電商平臺已經很難再有大的發展了。而新媒體電商如火如荼,特別是短視頻帶貨,很多人都覺得機遇滿滿。

我也嘗試過,終究感覺無法做出成績。新媒體電商雖然入門門檻低,但是真正做起來要消耗的人力物力一點都少不了。你要會寫優質的文案,要會構思腳本,要會拍攝,要會剪輯,更要會蹭熱點,要會......

而我,一屆農民,樣樣皆不突出。在這個新媒體時代,該何去何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