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技术落后10年,每年进口费用超军费,中国投入3387亿能否破局

前段时间真的是全民炒“芯”炒的特别厉害,大家都希望中国的芯片能够发展起来,能够摆脱对外国的依赖,这样能够节省大量的资金,确实,中国进口芯片的金额超过了石油,甚至都超过了军费一年的开支。

这一技术落后10年,每年进口费用超军费,中国投入3387亿能否破局


于是有人问,目前中国光刻机能够生产出5纳米的来了,那么国产光刻机的技术究竟在什么水平,和阿斯麦相比,还差多少,能不能短时间内追上来,从而不再依赖阿斯麦?众所周知,中芯国际向阿斯麦采购的一台极紫外光刻机,不料发生了变故,于是大家又为中芯国际以及中国高端芯片制造担忧起来了。因为阿斯麦已向荷兰当局申请出口许可好几个月了,美国从中作梗,导致阿斯麦无法按时交货。而这台极紫外光刻机是中国唯一一台极紫外光刻机,也是制造高端芯片必不可少的设备,目前只有阿斯麦能够生产。

这一技术落后10年,每年进口费用超军费,中国投入3387亿能否破局


实话实说,中国目前的光刻机技术要和阿斯麦相比的话,至少有10年以上的差距,短时间内是追不上的,所以还是想办法把这台极紫外光刻机赶紧拉回来才是正事,国产短时间内是没戏的。阿斯麦的技术结合芯片制造,分为四个档次,分别是超高端,高端,中端,低端。而中国生产出来的光刻机还都是处于低端的,有好几个台阶要上,首先是中端一点的台阶,再到高端的台阶,再到超高端的台阶,真的是一步一个坎,有些坎几年都未必能够更新出一代来。所以说,从目前的这个情况来看,国产光刻机技术落后阿斯麦至少是10年以上,甚至说10年都算是少的了,可以说是万里长征才开始第一步。

这一技术落后10年,每年进口费用超军费,中国投入3387亿能否破局


目前来讲,芯片只靠外国制造,那么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就要受制于人,其中最关键难题,在于光刻机技术,目前,高精度光刻机,主要产自荷兰阿斯麦,以及日本的尼康和佳能这三家公司,而顶级光刻机几乎由阿斯麦所垄断,阿斯麦在整个光刻机领域,占市场份额80%,intel台积电 三星等企业占比很少,大部分国家使用得光刻机大多也来自阿斯麦,其中极紫外光刻机是全球最先进的光刻机,每台售价已超过1亿美元,阿斯麦每年能生产40台,对中国公司来说,如果能买到极紫外光刻机,中国也就有希望生产出7纳米级别的硅晶圆,但令人心酸的是面对极紫外光刻机如此高昂的售价,我国也是重金难求。

这一技术落后10年,每年进口费用超军费,中国投入3387亿能否破局


根据美国联合40多国签署的《瓦森纳协定》,西方国家将65纳米以下的光刻机设备都列入了禁售名单,也就是无论中国出多少钱都不卖。

所以我们要实现新的突破,不再受制于人,必须要从基础研发做起。如今中国成立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前期投入已经达到3387亿,目的就是为了扶持国产芯片、光刻机等半导体行业发展,一步步积累经验,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未来国产光刻机的研发之路仍然任重道远,且交给时间来见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