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楚庄王称霸与亚述帝国灭亡看历史潮流问题,顺之则盛,逆之则亡

前言

在亚洲的长江流域:

公元前613年,楚庄王登上楚国王位。继位之后的楚庄王,整日沉溺于酒色之中,对楚国的政治毫不关心。他不但拒绝接受任何人的劝谏,而且还在自己的宫殿门前挂上了一条非常醒目的条幅,上面写着“劝谏者,杀无赦”。

为了早日唤醒日日笙歌的楚庄王,楚国的大臣伍举(伍子胥的祖父)决心用隐语来进行劝谏。他对楚庄王说:“大王,中国南部高地有一只很大的鸟,它在高地上栖息了三 年,既不不鸣叫也不飞翔,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鸟?”

楚庄王意识到伍举这是在用这只大鸟来讽喻自己,便答道:“这只鸟,三年不飞,飞必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必惊人。”

从楚庄王称霸与亚述帝国灭亡看历史潮流问题,顺之则盛,逆之则亡

楚庄王一鸣惊人

从这句话里,伍举深深感受到楚庄王是一个有非凡抱负的君主,便力谏庄王发愤图强,振兴楚国。楚庄王深受感动,便从此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发愤图强,最终成就了一番霸业,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

在亚洲的两河流域:

“我用敌人的尸体堆满了山谷,直至山顶峰;我砍掉他们的脑袋,用它们来装饰城墙;我把他们的房屋付之一炬;我在城池的大门前建筑了一座墙,包上一层从反叛首领身上剥下来的皮;我把一些活着的人生生地砌在墙里,还把一些人沿墙活着插进尖木桩,并将他们斩首示众。”

这是亚述国王那西尔帕二世的铭文中对自己的一个记载,描述的是亚述帝国在征服其他民族时的一个非常残酷的情景。

一个野蛮残暴,手捧血淋淋的人头,脚踏累累白骨的民族跃然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他们是一群杀人的恶魔,他们嗜血如命,他们对那些被自己征服的民族无所不用其极,他们把战败的那些老人、妇女和儿童们斩尽杀绝,并且将他们的城市也夷为平地......

从楚庄王称霸与亚述帝国灭亡看历史潮流问题,顺之则盛,逆之则亡

好战、残暴的亚述人

他们就是亚述人,一个杀人如麻、残暴野蛮的恐怖民族,他们的所作所为最终还是遭受到了上天的惩罚——囯灭。

楚国,一个顺应历史潮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国家,经过国主楚庄王的励精图治后,最终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亚述帝国,一个强大的帝国,因好战,残暴,违逆历史发展潮流,只通过武力征服其他民族,奉行杀戮原则,最终自食其果,囯灭。

那么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这两个国家,一个是怎样崛起的,一个又是怎样走向灭亡的。

楚国楚庄王:问鼎流露出的野心

多年前晋、楚两国进行的城濮之战,让楚国元气大伤。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楚国都不敢再踏上中原之地,直到楚庄王登基,才逐渐改变了这种弱局。楚庄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决心再现楚国昔日的强盛。

公元前611年,楚国发生灾荒,西戎囯趁火打劫,骚扰楚国边境,楚国的附属国庸国也趁此机会发动叛乱。对此,楚庄王采纳各位大臣的建议,集中楚国兵力,首先消灭了威胁最大的庸国,从而稳定了楚国的局势,继而又赶走西戎。于是,楚国逐步稳固下来。此后,楚庄王积极改革内政,他任用苏从、孙叔敖等众多的贤才能人之士,推行法治,加强军事,使得楚国呈现出一派国富兵强的繁荣景象。

楚国的实力也渐渐强大了起来,接着,它便开始了它的称霸之路。

从楚庄王称霸与亚述帝国灭亡看历史潮流问题,顺之则盛,逆之则亡

春秋战国之楚国地图

(1)攻陈、宋两国,败晋军

公元前608年,楚庄王率楚国大军进行北征,不仅攻占了陈国和宋国的大片土地,而且还击败了前来支援的晋国军队。由此可以看出,楚国此时的实力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2)讨伐西戎,进军周朝都城洛邑,耀武扬威

紧跟着,在公元前606年,楚国又征伐西戎,在攻克后没有停止前进步伐,而是沿洛河直接北上,到达了周王朝的都城洛邑附近。楚庄王下令驻扎洛邑周围,并在此地检阅楚国的军队,向周天子炫耀自己的强大武力。在强大无力的威胁下,周天子赶忙派使臣王孙满去慰劳楚军。

(3)欲染指九鼎,意欲称霸天下

有了强大的武力为基础,楚庄王便想染指周朝的九鼎。他借机询问王孙满九鼎的大小轻重,想要把九鼎移到楚国境内,占为己有。王孙满答道:“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乃天赐。周鼎的轻重,大王不宜询问。”楚庄王很是傲慢地说:“我楚国折断的钩尖收集起来,就足以铸造出九鼎了。”楚庄王企图取代周天子的野心昭然若揭。王孙满虽然巧妙地劝退了楚庄王,但此时周王室的地位已经是岌岌可危了。

从楚庄王称霸与亚述帝国灭亡看历史潮流问题,顺之则盛,逆之则亡

楚国国君:楚庄王

从蛰伏待机,到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没有放弃自己,而是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一步一步走向强大,这正是顺应了历史潮流,他争做历史的弄潮儿,积极向上拼搏,最终使得楚国一雪前耻,强大了起来,拥有了强大的武力,足以震慑其他诸侯国。

楚国称霸中原,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1)平定内乱,扩张疆土,为称霸中原奠定基础

公元前605年,楚国贵族斗越椒趁楚庄王外出征战之时,借机发动了宫廷政变。一举占据了楚国的都城郢,并派兵将回国的楚庄王拦在了郢都之外。楚庄王深知自己不能和斗越椒硬拼,于是便派能臣苏从去见斗越椒,假装与他求和。

随后,楚庄王佯装退兵,把楚军的精锐部队都埋伏在了漳水东岸,仅派一小队士兵在河岸活动,以此来迷惑斗越椒。果然,狂妄的斗越椒中计了,他认为击败楚庄王犹如探囊取物一般,便轻率地带兵渡过漳河去追击楚兵。楚庄王见斗越椒已经上当,便亲自指挥埋伏好的楚军向斗越椒发起进攻。斗越椒见中了计,急忙率军回撤,不料漳河上的渡桥早已被楚庄王拆毁。斗越椒无奈,只能束手就擒。楚国内乱由此而终。

在平定了斗越椒的叛乱后,楚庄王又出兵征服了群舒氏、舒蓼氏,一举将楚国的边界扩张到了淮河流域。接着,楚国又与吴越两国缔结联盟,安定了楚国的东南边境。至此,楚庄王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一心一意地去争夺中原霸主了。

楚庄王平定楚国内乱,稳固了国内局势,这是顺应民心之举,同时也为楚国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紧跟着,楚庄王扩张楚国领土,与周边国家签订盟约,稳固边境,将楚国打造成了一个既安稳又有实力的国家。这离不开楚庄王的担心竭力、励精图治。

(2)邲之战,楚国称霸中原

在有了强大的实力为基础后,楚庄王便开始了称霸中原之路。

公元前599年,楚国灭掉陈囯,先是将陈国设为陈县,而后又将它恢复为楚国的附属国。楚庄王为了打通通向西北各个诸侯国的道路,他先后七次讨伐郑国,最终降服了郑国。公元前597年,楚国与晋国在邲展开大战。楚庄王在孙叔敖等人的辅助下,指挥楚国军队大败晋军,一雪城濮之战被晋国打败的耻辱。晋国战败后,受其保护的小国随即成为了楚国征伐的对象。同年冬,楚庄王乘胜追击,灭了萧国。继而在公元前596年,又灭掉了宋国,从而形成了楚、晋南北并霸之势。

从楚庄王称霸与亚述帝国灭亡看历史潮流问题,顺之则盛,逆之则亡

春秋各诸侯争霸

公元前594年,楚、鲁、蔡、许、秦、宋、陈、卫、郑、齐、曹、邾、薛、鄫等十四国在蜀召开盟会,正式结为联盟,众国一致推举楚庄王为盟主,由此楚庄王成为了中原地区的霸主。

在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中,以楚国的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物产最丰、文化最盛。楚庄王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威名远播,也为日后华夏的统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一个巨大的作用。

楚庄王从三年不鸣,到一鸣惊人,最终成为了称霸中原的一位霸主,这与他的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是密不可分的。他不仅有抱负,并且为了实现他的抱负,他不断地去努力、去打拼,最终有了一个圆满的收获,这就是最好的一个见证。

与此同时,在亚洲的两河流域,有一个国家的发展与楚庄王领导的楚国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的,它就是亚述帝国。空前强大、不可一世的亚述帝国,在公元前605年灭亡了,它的遗产被新巴比伦王国和米底人瓜分,帝国覆亡。

亚述民族:一个野蛮、好战、残暴的民族

亚述人是一支武士民族,因为生存环境的关系,他们有着强烈的好战欲望。他们的国土狭小,生存空间非常有限,常常受到敌对民族的侵略威胁,这就养成了他们好战的习性和不断侵略的野心。对于土地,他们是贪得无厌,始终不满足。每当征服一片土地便会刺激他们去征服更多的土地。对于亚述人来说,战争几乎是他们的全部生活,而军人则是最受亚述人欢迎的职业,没有之一。他们时时四处征战,掠夺战利品成为了亚述士兵最无上的荣耀。

于是,野蛮的征战和残酷的掠夺、杀戮,便成为了维持亚述帝国这个庞大的国家机器的基础之石。

每一位亚述王的心中都有着同一个目标——攻城略地。亚述王个个都是能征善战的猛将,他们会残忍地割下被征服者的首级,然后用狼牙棒将它们敲得个粉碎,他们这样做,就是要让所有的民族都知道亚述人的厉害。辛那赫里布是亚述囯扩张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残暴的君主。他不仅攻占了埃兰,而且还征服了迦勒底人,并且一把火焚毁了巴比伦城。而亚述巴尼拔则是亚述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名的君主,他继承了他的父亲伊萨尔哈东的遗志,用的残暴、血腥的方式将亚述帝国的版图扩张到了顶峰。

从楚庄王称霸与亚述帝国灭亡看历史潮流问题,顺之则盛,逆之则亡

亚述君主:辛那赫里布

亚述帝国在亚述巴尼拔时进入了鼎盛发展时期,但炫目的胜利难以掩盖庞大帝国隐藏的巨大危机。

埃及美丽富饶的土地永远地消失了,埃兰化成了一片焦土废墟,曾经绚丽多姿的巴比伦尼亚也荒无人烟……亚述人所到之处,只剩下城市的废墟和累累的白骨。人类的文明在亚述人铁蹄的践踏下,变得面目全非,不堪入目了。那些不堪忍受的民族终于开始奋起反抗了。

这就是亚述人的残暴,他们不思善待民众,稳固社会,发展经济,只知行血腥杀戮之举,用武力去残暴地征服一切。对于他们而言,敌人的头颅就是最好的战利品。而此举,则是亚述帝国开始灭亡的征兆。

亚述,这个强大帝国的惨淡谢幕

由于亚述人热衷于军事上的残酷征伐,而忽视了国家的经济生产,导致国家的经济状况日益萧条,逐渐衰退的国力已经难以支撑四处征战所带来的巨大耗费。

到了亚述巴尼拔后期,亚述帝国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对被征服的各个地区的震慑力日日下降,被征服的那些民族的反抗斗争随即风起云涌。同时,亚述帝国统治阶层的一些贵族,终日无所事事,恣意行乐,一点点地蚕食着亚述帝国的根基。在内外矛盾的重重巨大冲击下,亚述帝国气数将尽,已经行将就木了。

被亚述征服的埃及第一个举起了反对亚述残暴统治的大旗,叙利亚和腓尼基也紧跟其后,同时巴比伦人也纷纷揭竿而起。

公元前626年,巴比伦人与米底人缔结联盟,一起进攻亚述,亚述与各民族的战争随即爆发开来。米底人在公元前614年攻陷了亚述城,他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杀死了亚述城中所有的亚述贵族,然后将亚述城洗劫一空,片甲不留。公元前612年,巴比伦与米底联军攻克了亚述的首都尼尼微,同样采取了血腥的洗劫方式,将尼尼微变成了一座废墟。

公元前605年,亚述帝国的最后一座城镇卡赫美什被攻陷,亚述囯王跳海自杀,亚述帝国彻底地灭亡了,亚述民族也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

从楚庄王称霸与亚述帝国灭亡看历史潮流问题,顺之则盛,逆之则亡

亚述帝国

亚述,这个靠残暴的军事武力征服而建立起来的帝国,终究还是消逝在了历史长河之中。不难发现,一味地靠血腥的武力方式去征服他国,这是违背民心的。亚述人在有了实力后,不思发展社会经济,稳固国家的安定,反而因为崇尚武力而不断地行残暴之举,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行了日复一日地破坏,导致亚述帝国的力量逐渐被削弱,最终导致了灭亡。

这与亚述人只知通过残暴杀戮去征服他族,而不知用其他和平的方式去感化他们密不可分,这正是残暴杀戮者最终悲惨结局的有力见证。

结言

在楚庄王称霸的春秋年代,亚述帝国这个庞大的国家却一天天地走向了衰落之境,最终被彻底地灭亡了。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楚国的兴盛和亚述帝国的灭亡都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楚庄王注重任用贤能,改革国家的内政,从而带动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用非常灵活的外交政策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安稳的环境,使得楚国的国力迅速提升。于是国家的强大,称霸的道路自然水到渠成。

而亚述帝国则把国家建立在这种纯粹的武力征服上,他们从来就没有想过用除了武力之外的其他方式去感化其他民族,他们用的是一种非常极端的、野蛮疯狂的屠杀方式去取得自己想要的一切。这显然是行不通的。随着历史的不断进步和人们思想不断地觉醒,这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征伐必然会遭到惨败,这正应了中国那句老话“多行不义必自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