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句成语往往是比喻有才华的人,平时默默无闻,一旦施展才华,就能做出惊人的业绩。这句成语典故的创造者就是我们的影帝级霸主——熊旅(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
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疆域最大的诸侯国(从以下两幅疆域图就能看出),因地处南方,活动于汉水和长江中游地区,居于群蛮之间,经常被中原地区的华夏正统排斥。但楚国“历代有明王”。熊旅的爷爷是楚成王,就是那位在晋文公重耳还是落魄公子时就以礼相待,有退避三舍之约,后来在晋争霸的
城濮之战中又吃了晋国“退避三舍”大亏,与中原霸主失之交臂。熊旅的老爹楚穆王一向雄心勃勃,发誓要报城濮之战的耻辱,在位十几年间都在积极布防挺近中原,与中原霸主晋国的争霸就没消停过,却与公元前613年突然暴毙身亡。熊旅作为嫡长子是临危受命,可能还处于父王突然驾崩的蒙圈中,就被推上了王位,即位的时候还不到二十岁。熊旅即位之初,楚国可是内外交困,形式异常严峻。外有晋国虎视眈眈,原来他老爹在位时经营的防线几乎都被晋国破坏殆尽,一些原本依附于楚国的小诸侯国也纷纷转投晋国。内有大臣作乱,同时楚国境内被收复的蛮族也在庸国挑拨下爆发叛乱。短短三年间,各地告急文书像雪片般飞向都城,可这三年我们熊旅大王在干嘛呢,天天不上朝、不理朝政,躲在深宫中打猎喝酒,歌舞升平。还在宫门口挂了一块大牌,上边写着“
进谏者、杀无赦”。——这作为,妥妥的昏君一枚呀,估计他爷爷和他爹都想从坟墓里蹦出来揍他朝臣们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些大权独揽的朝臣巴不得熊旅就这么继续昏庸下去,有些有识之士却是忧心忡忡,在这么下去,楚国就要崩溃了,怎么办呢,这大王少不更事,纵情享乐,还下了劝谏的格杀令。终于,还是有个忠心的大臣忍不住了,这个人叫伍举,伍举劝谏也没敢明着说,而是趁有一天熊旅玩乐的正开心的时候,对他说:“大王,臣听说咱楚国的南山上来了一只鸟,非常漂亮,五彩斑斓的羽毛,可是很奇怪,这只鸟停在树上三年了,既不展翅,也不鸣叫,大王您见多识广,能不能为臣解解惑呢”。熊旅一听就明白了,这明着是说鸟,实则是说我呢吧。就对伍举说:“寡人知道这鸟,你别看它三年不飞,那是在长羽翼,若一飞,必直上九天,别看它三年不鸣叫,若一鸣叫,必惊动世人。你的意思寡人知道了,你回去吧。 ”
熊旅这话没多久就实现了,很快他就一改沉迷酒色的昏庸样,把他即位三年来陪他吃喝玩乐,放纵他沉迷酒色的阿谀奉迎之人都处理了,三年来明着暗着劝谏他的都提拔了,朝廷上下整肃一清。而且亲自领兵出征平定叛乱,让楚国蒸蒸日上、平定了内乱,又北进中原,直至称霸天下。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个三年来沉迷酒色、浑浑噩噩的少年君王,原来竟是隐忍三年而不发,一发作就是让对手措手不及,雷霆手腕,隐忍城府都让人不得不敬畏 。
在我们今天看来,最佩服的还是他影帝级的演技,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就算知道自己的处境危险,要迷惑敌人,但能一丝怨气都不表现出来,演了三年昏君,让敌人麻痹大意,这要是演技不好,就会适得其反。一个有雄心壮志的少年,三年来眼看着自己祖辈几代人耗尽心血打下的江山就要支离破碎,要忍得住自己的雄心抱负,压得下胸中沸腾的怒火,还得扮演个不理朝政,天天歌舞升平,声色犬马的废材,三年没漏破绽,放到今天,这演技妥妥的影帝一枚呀。所以说有德不在年高,有演技不再年少。
再说一个楚庄王装糊涂的故事。一次,熊旅为表彰名将养由基平定叛乱有功,大宴群臣,从黄昏喝到晚上,为表示对前方奋勇杀敌的将士们的敬意,熊旅还特意让两位最宠爱的夫人许姬和麦姬给文武大臣们轮流敬酒。酒席间丝竹之音环绕,轻歌曼舞,美酒佳肴。大家喝得是越来越兴致高昂啊,突然一阵风把蜡烛都给吹灭了,有个大臣估计是酒喝多上头,色胆也跟着上来了,居然趁机拉许姬的手。
许姬怎肯受辱,拉扯间许姬撕断衣袖得以挣脱,并扯下那人帽子上的缨带。许姬回到熊旅面前小声告状说“大王,刚才蜡烛灭后,有人拉我衣服,我把他的帽缨扯下来了,您赶快命人点灯,看看是谁的帽缨断了,定能找出刚才无礼之”熊旅听完沉思了一下,却不但没传令点燃蜡烛,而是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 听楚庄王这样说,大家都把帽缨取下,然后熊旅才命人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
席散回宫,许姬怪熊旅不给她出气,熊旅说:“此次君臣宴饮,旨在狂欢尽兴,融洽君臣关系。酒后失态乃人之常情,若要究其责任,加以责罚,是能替你出了一时之气,但你此后名节难道不会受损吗,寡人的宠妃受辱,寡人面上就有光吗。何况君臣贵在同心,寡人也不想因今日之事让君臣离心,你以后也万不可再提此事,难得糊涂你可懂的” 许姬明白了楚庄王的用意,再也没追查过那天宴会冒犯之人。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绝缨之宴”。
三年以后,晋国与楚国交战,有一位大臣奋勇争先,五场战斗都冲杀在最前面,首先杀败了晋军,最终获得了胜利。熊旅感到奇怪就问这位大臣说:“我的德行浅薄,从来没有特殊优待过你,你这次为什么奋不顾死呢?”这位大臣说:“我罪当死,三年前宴会上帽缨断了的人就是我,大王您隐忍不治我的罪,我却不敢忘记大王您对我庇护的恩德。如今终于有机会报答您,为您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于是晋国被打败了,楚国强盛了起来。估计熊旅自己也没想到,自己一次装糊涂竟换来一位大将舍生忘死的报答。
我们的熊旅大王可不止是会演戏,能装糊涂,在巨大的诱惑面前,也是很拎得清形势的。话说楚庄王八年,熊旅以“勤王”名义讨伐陆浑之戎(今河南嵩县东北),获胜后,把楚国大军就带到了东周的首都洛阳南郊,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史书上记载为“观兵于周疆”。
’刚即位没多久的周定王就很惊慌啊,这熊旅是几个意思啊,这是来灭我的吗。这里我们来回顾一下周天子的尴尬处境,周朝是分成西周和东周前后两个时期,东周又分成了春秋和战国两段,西周时大部分时间,周天子能节制诸侯,东周就不一样了,周天子势力日渐衰弱,发展到后来,天子的地盘都没诸侯大,天子的军队都没诸侯多,天子就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实则没有几个诸侯会真心效忠天子,诸侯间你争我夺抢地盘,时不时可能还觊觎点周天子那已经少得可怜的地盘。周天子谁也管不了,谁也不敢管,只祈求自己这个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位置保住了也就算对得起姬家的列祖列宗了。
没想到最怕啥就来啥,这楚国的熊旅名号可是传遍诸侯了,看这陈兵的架势怕是来者不善呐,周天子就派了个大臣去慰问楚军,顺便问问熊旅意欲何为。熊旅见了使者,也没掩饰自己的野心,直接就问九鼎的大小轻重。九鼎传说是大禹铸造的,代表这九州天下,是王权的象征。询问九鼎,也就是说出了自己称霸天下的野心,使者也比较机智,一句“天下大势,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大势未改”让熊旅认清了形势。的确,楚国灭周王室容易,但楚国还没有实力能同时对付其他几个大国,比如晋、齐、秦等。
其实在春秋时期,几个强大的诸侯国差不多势均力敌,没有哪国能一统天下,所以,天下共主就只能是周天子这个空架子。要是谁真灭了周天子,那就是正好给其他诸侯国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群起攻之,最后的命运绝对是被瓜分。所以熊旅是看清了这个现实,及时收住了自己的雄心壮志,此后余生主要就是和晋国争夺诸侯长之位,尽可能扩大楚国的影响。这个故事也同样留下了一句成语——楚王问鼎。
纵观我们熊旅大王的一生履历,绝对是能文能武、能收能放、有勇有谋,有颜又貌的励志大男主戏主角。可惜篇幅有限,能力有限,我们这里也只是简单的以他留给后人的历史典故稍稍睽睽他的风采。
閱讀更多 滄瀾之瀾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