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情緒容易失控,天使+魔鬼


太太情緒容易失控,天使+魔鬼

男方看起來儒雅、穩重,女方看起來甜美、可愛,然而結婚才2年的他們經常因為特別瑣碎的事情吵架,平均每週大概都會吵架1—2次,每次吵架基本上當天就結束,事後大家都忘了吵架的原因。


她覺得先生問題很多,對自己不好,常常忽視自己,害怕老公出軌;他覺得她時而是天使,時而是惡魔……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


▼ 婚姻家庭專家李建學老師為您解讀。


兩年前30多歲的丁先生夫妻來找我做婚姻心理諮詢諮詢,先生看起來儒雅、穩重,太太看起來甜美、可愛。太太主訴男方問題多多,而且屢教不改,不聽話,有時候吵架還會動手打人,希望通過心理諮詢能夠讓先生變得“聽話”。


聽到這裡,我微微一笑。太太繼續說,先生的性格特別不好,有很大問題,希望能夠把先生的性格調整得好一點。


說到這裡,我看了一下先生,先生的表情很無奈。


我問先生:“當太太這樣說的時候,你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先生苦笑了一下說道:“她老說我有問題,我倒覺得問題在她身上,就拿昨天的事來說吧,我姐姐要過來玩幾天,提前打了電話給我,當我告訴她這件事的時候,她當即就發飆了,說為什麼我姐姐不是找她而是找我,她說她才是這個家的女主人,是因為平時我對她不尊重,所以她們才看不起她,才敢這樣無視她的存在,就這樣又開始了一場莫名其妙的戰爭,你說我委屈不委屈?”


先生剛說到這裡,太太搶過話頭說道:“難道不是這樣嘛?要不是他不尊重我,對我不好,她們能這樣囂張,這麼侮辱我嗎?所以這次就希望李老師能幫我們評評理,看看到底是他的問題還是我的問題?”


我點頭道:“好,那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看問題的根源在哪裡,看看到底是誰的問題多一些。”


太太情緒容易失控,天使+魔鬼

他們經常因為特別瑣碎的事情吵架


在諮詢的過程中,當我問及他們吵架的頻率以及之後的情況時,太太主動回答,夫妻倆平均每週大概都會吵架1—2次,每次吵架基本上當天就結束,很多時候都是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發生爭論,結果爭著爭著便會升級到吵架,兩人越吵越激烈,有時候甚至還會動手,一般能從晚上一直吵到凌晨2、3點鐘,吵到最後吵不動了,往往以一場酣暢淋漓的性愛來結束這場戰爭。


第二天早上醒來恢復以往的恩愛,好像昨晚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


爭論——吵架——性愛——和好,這樣的模式一再重複。


彼此都心力交瘁,所以他們夫妻決定來我們聽說吧心理諮詢中心,尋求專業的婚姻心理諮詢幫助。


當我問到他們一般都會因為什麼樣的小事爭吵,希望他們舉個例子時,兩人幾乎同時搖著頭說不記得了,就知道是特別瑣碎的小事。當問起誰是戰爭的主動發起者,兩人又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認可說基本上全是女方發起的,而且動手打人也是女方在先。瞭解到這些信息,我覺得此時與他們單獨溝通可能會更好。


她覺得先生問題很多,對自己不好


當我與太太諮詢時,太太更多地是說到先生的不好,比如她有時候打電話讓先生帶點水果回家,家裡的存貨已經不多了,但往往先生不是忘記了,就是沒買到,這讓她非常憤怒。


還說有時候先生就算在家,也不怎麼和她說話,自顧自地玩手機、玩ipad,就是不理她,她就會覺得特別受侮辱,自己一個大活人在這裡,居然還沒有手機、ipad好嗎?他寧可玩這些沒生命的破機子也不和她聊天說話。


每當有這種感覺的時候,她就覺得自己很不受重視,被忽略,不被尊重,覺得先生不愛她。


她說每到這時,內心的情緒就很難控制,就很容易發狂,就像有個無底洞一樣,感覺人生沒有意義,心裡沒著沒落似的。這個時候她就想和先生吵架,控訴先生對自己的不好,必須要先生一遍又一遍的賭咒發誓一輩子只愛她一個。當先生真的這麼做,一遍又一遍地賭咒發誓只愛她一個後,她的內心才能稍稍平復些。有時候又感覺自己很可憐,沒人疼沒人愛,即便先生現在算是愛她的,那麼以後還會一如既往的愛嗎?若他以後碰到別的女孩,喜歡上別人,那到時候自己怎麼辦?


太太情緒容易失控,天使+魔鬼


當問到太太為什麼會這麼想時,太太說到先生是一家公司的經理,最近換了一個新的女秘書,這個新秘書看起來溫柔大方,和先生站在一起很登對,她感覺很不舒服,總想讓先生炒掉那個女秘書。但先生總說是她想太多了,他和那個秘書什麼事都沒。有時候一想到這裡,她就覺得先生哪哪都不對勁,感覺先生好像隨時都準備離開她似的。


為此她總是時不時地來場“自殺”遊戲,威脅先生如果離開她,她就讓他後悔一輩子。甚至有一次先生只是出差到外地幾天,因為正在洗澡沒接到她電話,她就發了瘋似地在半個小時內連打了幾十個電話給先生,要不是先生及時出來回覆她,並一再保證身邊沒別人,她差點就坐了當晚的飛機趕去先生所在的城市。有時候想想,她也覺得自己很瘋狂,可是當情緒來的時候,她一點辦法都沒有。


當問到先生有沒有對太太特別好的時候,太太說到一件事讓她感覺很溫暖,例如她冬天容易手腳冰涼,先生有時候會弄熱水幫她洗腳。她說自己情緒好的時候,也會覺得先生確實對她挺不錯的。


在諮詢的過程中我還了解到,太太有兄弟姐妹4個,上有兩個姐姐,下有一個弟弟,從小到大她都感覺父母更愛弟弟多一些,她與父母之間的感情不好,很少回家,偶爾回家也會和家人吵架。


他覺得她時而是魔鬼,時而是天使


先生在單獨諮詢時說,面對太太經常性的“發瘋”真的感覺很累,好像在哄一個永遠都不會長大的小女孩似的,必須要時刻把她捧在手心裡,稍有不慎她就會大發雷霆,甚至威脅自殺。


特別是每當晚上吵完架太太像沒事人一樣要求性愛讓他最痛苦了,他情緒調整不過來,但還得裝作很興奮的樣子勉力而為。


不過她狀態好的時候,又是截然不同的一個人,溫柔、可愛,讓你想不愛她都難。說到太太與親人、朋友的關係,先生說太太不但與父母的關係不好,與姐弟、同事、朋友的關係都不怎麼樣,很多時候一開始感覺很好,到最後都會一個個地疏遠她。


所以先生有時候也能夠理解為什麼太太要那麼緊緊地抓住自己,因為她身邊關心她的人太少太少了。


太太情緒容易失控,天使+魔鬼

諮詢評估與諮詢方案


瞭解這些信息後,我把下述邊緣性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給太太看,讓她做一下自我測評。


根據最新版的《DSM-IV-TR》的定義,邊緣性人格疾患的主要徵狀如下:


1. 瘋狂努力以避免真實或想像中的被放棄。

2. 不穩定且緊張的人際關係模式,特徵為變換在過度理想化及否定其價值兩極端之間。

3. 認同障礙:自體形象(self image )或自體感受(sense of self)持續明顯不穩定。

4. 至少兩方面可能導致自我傷害的衝動行為。

5. 一再自殺的行為、姿態、威脅,或自傷行為。

6. 由於心情過度易於反應,情感表現不穩定。

7. 長期感到空虛。

8. 不合宜且強烈的憤怒,或對憤怒難以控制。

9. 短暫與應激有關的偏執觀念或嚴重的分離症狀。


以上9點,滿足其中的5條或更多便可診斷為邊緣性人格障礙。


太太看後坦言自己確實存在這些問題,而且絕對不少於5條。先生評估後驚訝地說:“沒想到她居然每一條都有,她的情況是不是很嚴重?李老師,你一定要幫幫她。”


邊緣性人格障礙是一類很容易被忽略的心理疾病,因為當事人缺乏自知力,並不清楚自己真正的問題。他們往往因為情緒問題、親密關係問題、職業發展問題、人際關係等問題來進行心理諮詢,就如丁太太。她來諮詢婚姻問題,如果診斷不夠準確,沒有針對性,就會影響到諮詢效果。


邊緣性人格障礙者本身對關係不確定,沒有一個穩定的關係模式和認知。在諮詢中,當其極度崇拜諮詢師時,就會盲目地幻想,把諮詢師幻想成一個很完美的人;不過有時候她又會把諮詢師貶得一文不值,她會說你不好,你不是一個好人,但攻擊的同時她又離不開你,她可能天天說你不好,但是天天又想找你。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不只是對心理諮詢師,在生活中他們也是這樣對待親密關係中的人,他們的困擾最主要的表現在關係上。


▼ 有以下幾個表現特徵:


① 我隨時有可能被拋棄,所以我要努力


這種人會以一種瘋狂努力的方式去避免真正的或是想象出來的被拋棄的可能性。


如文中的丁太太,由於缺乏安全感,她極度害怕被先生忽略和拋棄,卻又總是抑制不住地想象著隨時可能被拋棄。為了避免這種隨時可能的被拋棄,她要麼寧願先放棄這段關係,要麼會在關係中努力地去做,做什麼呢?控制!


爭取讓所有的事件自己都能夠把控到,爭取讓所有的人都被自己控制住,一旦有一些事件是自己不知道的,或是一些環節是她不知道的,比如先生出差時沒接到自己的電話,這就相當於他消失在自己的視線中,她就會變得很慌張,她的電話就會不斷來,她要詳細地知道你現在哪兒,你在幹什麼,你和誰在一起,你心中此刻是否有她。因為隨時都有被拋棄感,所以她要努力做到全面的控制。


所以,有時候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人在與人的相處時象八爪魚一樣地抓住你不放,他周圍的人甚至會感受到愛如潮水一樣把你淹死,他是對你好,打著對你好的大旗,但是你是那麼的不舒服和充滿壓抑感。


打著旗號是對你好,她也堅定地認為這是為你好,做很多的事就是為不被忽略,這後面的動機是她害怕被拋棄、被忽略。這種被拋棄、被忽略有可能是現實存在的,也可能是子虛烏有的,但無論這是不是現實存在的她都會很在意,很緊張,所以她會很努力地去做一些事情來預防她擔心的事情發生。


因為害怕被拋棄,所以要努力地變成一種控制性人格,脾氣暴躁,所有的事情都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達不到就不行,打著愛的旗號,以關心別人名義來控制別人,極度沒有安全感,其結果是親密關係和人際關係的混亂。


② 我恨你,但我又離不開你


在親密關係中,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的反覆跳躍,和他相處的人是備受煎熬的,尤其是和他有親密關係的人,更是在折磨中跟他相處。


和他有親密關係的人可能會被他想象成完美的人,但是很快又會被否定。他在極端的完美與貶低之間的過程中來回轉換。最典型的就是和諮詢師的關係,他一會兒說你特別厲害,特別崇拜;但有可能過幾天就會將你貶低得一無是處,覺得你什麼都沒幫到他。


但他在轉換的過程中,他是不會離開你的,他不是說我恨你就離開你,他是不離開你的,他會一邊貶低你,一邊又依賴你。一會兒覺得你完美,一會兒又覺得不好,關係上極不穩定。


如果我們看到身邊有這樣的人,就要小心和他在關係方面的問題了。


太太情緒容易失控,天使+魔鬼


③ 我一直在懷疑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對自我的認同,這種認同是個性穩定性的特徵,我們知道一個人最穩定的部分就是個性,擁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對生活、對人生、對自己有什麼樣的態度不是那麼輕易就轉變的,所以有的人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對自己的認知也是有一個比較穩定的認知,如果一會兒覺得自己是一個好人,一會兒又覺得自己是一個壞人;一會兒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一會兒又覺得自己是沒有價值的,這就對自己的身份認同上有一些障礙了,個性相對來說就不是很穩定。對自我的形象也是,一會兒覺得自己長得好,一會兒又覺得不好,反覆之間,沒有了客觀的評估,這是這種類型的人比較顯著的表現。


我們的個性一般不會因一點小事情而改變自己對生活的價值觀及人生的認知。除非是遇到大的突發的事件,有新的感悟,重新領悟人生,再去排列自己在人群中的角色,再去認知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比如說在大的地震災害中失去了親人的人,他會去重新認識到生命的價值,這時候你會發現他的人生觀發生了改變,這種轉變是客觀存在的,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的生活確實發生了改變。


所以我們才說,經歷了重大事件的人們,在經歷這些事情以後會對自己的人生又有一個新的理解,重新去排列自己對人的理解。


如果他的生活中沒有這麼大的應激狀態,但還總是懷疑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的話,我們就要考慮他的人格是否不穩定,是否有問題。


④ 我應該受到懲罰,因為我不夠好


當一件事情因為我們自己沒做好而出現了不好結果的時候,我們就會產生內疚的情緒;然後我們會怪自己沒有做好,怪自己為什麼不那樣做就好了,這就是自責;自己做錯了事情,那就應該受到懲罰,於是就開始了自虐的行為。這一類人在內心裡對自己的認知是相互衝突的,他認為自己是應該受到一定懲罰的,所以他有自我毀滅的傾向,自我毀滅其實就是自虐。


自虐有三種表現方式:


一、我不夠好,所以我要採取行動來懲罰自己,有什麼方法呢,就是直接傷害自己;


二、我為了達到毀滅自己、懲罰自己的目的,我自己不動手對自己這樣做,而是對別人動手,以達到因別人受到我的傷害而反過來傷害我的一種方式。比如說我借了別人的錢不還,等著別人來找我,打我、罵我,這就是一種自虐;


三、第三種是把自己的生活過得一團亂,很沒有趣,有些事情在理論上和客觀現實上他完全可以做得很好,但是到了關鍵的時候他就會把事情做砸,總是會發生一些事件,使這個事情不能向好的方面發展。如果這種事件循環性地在一個人的生活中發生,那麼這個人就可能具有隱藏性的自我毀滅的傾向。


⑤ 我要死給你們看,這樣你們才會關注我


這類人的表現行為就是反覆地發生自殺行為,或者表現一種自殺的姿態。


我們都知道如果一個人想好了要自殺,想放棄自己的生命,那麼一次就可以做到,或者是他確實在心理層面受到了較大的創傷,在一定的時間內想放棄自己的生命。


但是這一類人是反覆地將自殺表演給別人,甚至是表演給自己看,表演背後的動機是為了讓你們關心我、關注我,只有這樣你們才會重視我,才會覺得我的存在。


這一類人再嚴重一些就會變成表演性的人格障礙,所以經常“狼來了……狼來了……”讓身邊的人無所適從。在自殺死亡者裡面有一部分人是不經意地自殺成功的,其實他們是“誤殺”了自己,死亡並不是他們真正的本意,他們只是在表演而已,希望採取極端行為和態勢來引起關注,這是這類人的“沒有辦法的辦法”。


太太情緒容易失控,天使+魔鬼


⑥ 我控制不了我的情緒


這一類的人情緒是一會兒開心,一會兒煩惱,心境長期不穩定。我們一般人的情緒情感空間可劃分為3:7,就是說3分是負面的,7分是正面的,不開心只是一個時間段。


但這一類人的心境的情緒反應極度不穩定,容易被激惹,一會兒焦慮持續了幾個小時,一會兒脾氣暴躁又持續了幾個小時,一會兒又開心得不得了幾個小時,他的情緒反應不是持續幾天的反應。情緒根本無法控制,屬於情緒失控的狀態,這也是診斷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標準之一。


他會感覺很空虛,而且持續很長時間無法釋懷,長期的空虛和孤獨感不以時間為轉移,不以所在的環境為轉移,內心裡總是充滿了空虛,不用一種正常的生活方式和人際關係的方式來緩解。即便他處人群中,內心始終也會有長期的空虛感。


⑦ 偏執、分離,但我不是精神分裂


短暫的應激及有關的應激觀念,遇到一些事件會有一些極端的想法,這個極端的思想和很多人都不一致,這一類的人會演變成偏執性的人格障礙。或者是一種比較嚴重的分離性的症狀,心理學上叫做“解離性人格”。


就精神分裂症來說,精神在一種失控的狀態下,外面的一個行為的自我表現與內在的一個空間自我是分裂的。而解離性人格是分離的,它有時候又合在一起,所以不能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又不能診斷為神經症,神經症主導是兩種觀念不相上下,兩個自我,兩個觀念互相沖突;精神分裂是二種力量互不來往;而這種解離性人格,他時而合併,時而分開,合併也好,分開也好,大多傾向於偏執或者解離狀態。


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大都有一個童年被虐待的經歷,或被忽略,或被強行離開照料、愛護自己的親人。童年遭受到情緒極不穩定的父母的影響,導致人格的部分分裂,無法將好與壞兩極融合,無法對世界產生統一和綜合的觀念。


從而,對於世界缺少安全感,形成絕對好和絕對壞的期待,而這兩者都不是現實的,只好在這兩極震盪——形成一種極其不穩定的人格。


丁先生夫妻在瞭解了這些後,我們共同確定了諮詢目標和諮詢計劃。隨著諮詢的進展,先生對太太有了更多的瞭解,先生知道太太的性格與其早年經歷有關,她任性、控制、反覆無常、無理取鬧並不是刻意而為,是一種病態反應,而他和自己的糾結更多源於他早年和父母的關係,先生也懂得了,在太太情緒不穩定的時候,只要他能給予愛的承諾和保證,太太都可以慢慢安靜下來。


由於丁先生的理解、配合,太太也增加了治療的信心。在諮詢過程中,通過諮詢技術讓她回到當年,修復其早年創傷後,生活中她與父母姐弟的關係得到了很大改善。


在隨後半年的諮詢中,通過認知療法、分析療法、行為療法、積極心理療法、意象療法、心理劇技術、空椅子技術的綜合運用,她的認知得到調整,情緒得到很好的改善。


特別是多次綜合運用空椅子技術讓她與內在的小孩對話,運用意象療法讓她心中的天使與魔鬼對話後,明顯的能夠感受到她心智的漸漸成熟,她非黑即白、以偏概全的思維定式慢慢被更多的灰色地帶和彈性思維所取代,她也慢慢明白了有時候自己看到的世界並不是客觀的世界,也漸漸知道了自己喜歡把責任推給他人和客觀環境而不從自身找問題的特點,更多的瞭解了自己性格的弱點。


由於她感知他人的能力、自我覺察的能力和控制情緒的能力得到提高,她整個人也越來越平和,情緒越來越穩定,最終夫妻關係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太太情緒容易失控,天使+魔鬼


本期專家

聽說吧心理諮詢中心首席諮詢師、高級婚姻諮詢師、性心理諮詢師——李建學


李建學

太太情緒容易失控,天使+魔鬼

·聽說吧心理諮詢中心首席專家

·廣東省心理衛生協會心理諮詢師專業委員會會員

·高級婚姻諮詢師

·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

·性心理諮詢師

·高級催眠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