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稼不賺錢,農民還是對土地特別依賴和珍惜


這一點,我特別贊成,這一點就是農民的農本思想,一種人類上下幾千年農耕文化傳承下來的。


莊稼不賺錢,農民還是對土地特別依賴和珍惜


隨著人類的發展,農民這種深耕在農村的群體,越來越被外界用金錢來衡量。有人說農民種莊稼不賺錢,還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幹活,真是不容易;也有人說農民就是傻乎乎的,種莊稼不賺錢還費那個事;也有人說,農民就是愚蠢,流大汗,出大力,最後手頭上沒有錢。

或許說,每個人都對農村有自己的看法,每個人都是諸葛亮,有人看到農村到處是黃金,金燦燦的“黃金”等自己去“揀”;有人看到農村是最後的風口,就是那種站在風口上的豬也能飛的“風口”,農村依然是伴隨著雞鳴狗叫鳥語花香的日起日落;農村依然是每天準時看到裊裊炊煙的地方。

莊稼不賺錢,農民還是對土地特別依賴和珍惜


莊稼不賺錢,農民還是對土地特別依賴和珍惜


有人說,如今的農村是386160部隊的駐地,我也贊成這樣的說法,如今的農村確實是只有這些“精兵強將”。我們來簡單說說386160這個農村部隊的人員結構:

386160部隊有六個阿拉伯數字構成,前面兩個數字“38”是指三八國際婦女節的簡稱,是代表著廣大婦女同志們,在農村就專指留守婦女了。

“61”指六一兒童節,指廣大的未成年的兒童們,而在農村是特指留守兒童。

莊稼不賺錢,農民還是對土地特別依賴和珍惜


“60”指60歲的農村老人,當然,這裡指的是農村中廣大老年人,60歲,70歲,80歲,90歲及以上的留守老人,這些農村居家養老的老年人。

現在的農村在平時,不就是隻能看到兒童、婦女、老人嗎?如今農村就是以這三類人為主體,其他有力氣,能流大汗的勞力都外出打工賺錢了。

可以這麼說吧,農村裡有點想法的農民,這個想法就是想賺錢提升自家生活水平,比如說,把舊房子翻蓋一下,去城裡給孩子買套房,年底買輛小汽車等等,有這樣想法後就會去外地打工賺錢了。

莊稼不賺錢,農民還是對土地特別依賴和珍惜


普通農民種莊稼不賺錢,這個一點不假,但是還是很多新式農民還是在農村賺到錢了,我們來看看,哪些農民賺到錢了。

第一種,知識改變農村。現在很多大的農場,種莊稼的不是老農民,而是一些有豐富知識青年,他們在田間取土化驗,來到實驗室,分析土壤中缺什麼微量元素,有什麼病蟲害,進行改良土壤。他們通過“天網系統”全天候二十四小時監控,從耕地、播種、施肥、中耕鋤草、打藥、追肥、澆水、收割等全套機械化,這些新農民把土地利用大極致,這就是未來農業的雛形,也是農業發展趨勢。

莊稼不賺錢,農民還是對土地特別依賴和珍惜


第二種,調整思維,改變農作物品種,通過不同品種稀缺性,農民還是可以佔據先機的。比如說,農民可以搞養殖,生豬、林下養雞、種果樹、種藥材等,要根據自己本地土地情況,要向土地要利潤。

大部分普通農民種莊稼是餬口,農民為什麼還是對土地特別依賴和珍惜?

第一、土地是農民生活的根本,是農民的根,農民對土地的依賴和珍惜源自土地能給農民安全感。俗話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說明糧食對於農民來說非常重要,而糧食是需要土地來播種生長出來的,最後還是要回歸到土地這個根上面來,沒有土地,手中無糧,農民心裡慌不慌?

莊稼不賺錢,農民還是對土地特別依賴和珍惜


第二、土地是農民最好的搭檔。土地非常實在,農民種什麼樣的種子,開什麼樣的花,收什麼樣的果,這是一點假不能做的。你想從土地中不勞而獲,那是不可能的,你的土地搭檔做不到的,所以在千百年的土地耕種中,土地是越來越肥沃了,農民莊稼也就越來越豐產了。

第三、在特殊時期,土地顯得更加重要。今年春節期間開始特殊時期,大家感受到有糧食吃,有自家菜園是多麼重要。有時候覺得糧食比金錢更重要,農民可以通過土地種植莊稼,收穫糧食,至少不會捱餓的情況。

莊稼不賺錢,農民還是對土地特別依賴和珍惜


你是否也覺得土地很珍貴呢?保護土地,從我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