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夜泊》今人捧為神作,為何古代很多人不喜歡?問題出在哪?

很多朋友問我,為什麼古代能出那麼多偉大的詩人?其實答案很簡單:古代的讀書人,把詩情詩意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楓橋夜泊》今人捧為神作,為何古代很多人不喜歡?問題出在哪?

以孟浩然為例,他起床聽到鳥叫,要寫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他去吃好友家吃個飯,也要寫詩: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他求人辦事,也不願意“好好說話”,照樣是寫詩: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愁得睡不著了,也要寫詩: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楓橋夜泊》今人捧為神作,為何古代很多人不喜歡?問題出在哪?

不管身在哪裡,總能發現身邊的詩情詩意,並揮筆寫下來,這就是古人與我們的區別。本期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一首隨性之作,詩名《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論起這首七言絕句的妙處,其實不用筆者多說,入選小學課本多年。此詩無論是意境之美,還是遣詞用字,都是唐詩中的精品,被今人奉為神作。而且這種喜歡還跨域了地域,日本人和韓國人也是頗為喜歡這首詩的。但對於這首詩中一些字句的理解,卻多年來一直有爭議。比如詩中“愁眠”到底是作者愁得失眠了,還是當地有座山叫愁眠山?畢竟江楓和漁火對著“愁眠”這相說法,怎麼讀都有些彆扭。

《楓橋夜泊》今人捧為神作,為何古代很多人不喜歡?問題出在哪?

不僅如此,首句“月落烏啼霜滿天”其實寫得也是很不合常理的。為了形容月落時的清寒之氣,張繼用了“霜滿天”3個字來形容當時的環境。但霜在地不在天,怎麼可能霜滿天呢?哪怕是水中的霧氣,也只會升到水面以上,也是絕對不會霜滿天的。大家可以想想平時我們看到寫霜的名言名句:王國維的“滿地霜華濃似雪”,李白的“疑是地上霜”。這才是正常寫霜的手法,那麼張繼為何非要寫霜滿天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一句根本不是它所見之物,而是他的感覺。江上傳來陣陣寒意,在照明條件不好的月落時分,張繼是不太可能看到清霜的,他只是覺得冷。因為冷,張繼便覺得此時應該是從天上到地下都是清霜,首句詩人不用一個與“冷”有關的字眼,就已經寫出了一股逼人的寒氣。

《楓橋夜泊》今人捧為神作,為何古代很多人不喜歡?問題出在哪?

按照我們今天的理解,這種寫法不但少見,而且十分高明,但在古代很多名家看來,這其實是不可取的。原因是,這樣寫詩看起來有“為了寫詩而寫詩”的嫌疑。這種寫法在唐代還能接受,到了以理為主導的宋代,就讓人歐陽修等名家接受不了了。歐陽修指出最後一句“夜半鐘聲到客船”也不是張繼聽到的,哪裡有寺廟會半夜敲鐘,張繼擺明是在亂寫。當然對於歐陽修的這一指責,也有不少人為在張繼聲辯,稱姑蘇等地確實是半夜敲鐘的寺廟。

《楓橋夜泊》今人捧為神作,為何古代很多人不喜歡?問題出在哪?

從歐陽修等古代名家對這首詩的態度,其實我們就能發現古人寫詩的講究。在他們眼裡,寫詩得是興之所致,不能為求工整度和優美度,而無中生有、刻意為之。霜不是在天,不能僅憑覺得“霜滿天”更有意境,就這樣寫;若寺廟半夜沒有敲鐘的習慣,不能因為追求詩的意境而刻意這樣說。這就是古代很多人不喜歡這首詩的原因。

不過品詩賞詞完全是憑一己所好,雖然歐陽修是北宋文壇名家,但也沒能擋住這首詩的風靡。畢竟從意境和用字水平上來看,這首詩確實是難得的精品。對此事,大家怎麼看?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