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析丨宗祠对联欣赏59:汪姓,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57位

汪姓起姓于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东以邑为姓的汪姓,是我国早期历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带。其中北方的山西省境内发展成了一大望族。东汉末年,汪文和迁居新安(今安徽歙县),发展成为新安一带望族,唐代汪华封越国公。世居今安徽歙县,家族甚旺。宋代以后,汪姓迅速繁衍起来,成为我国南方的一个典型大姓。


品析丨宗祠对联欣赏59:汪姓,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57位


起源始祖


源流一:出自夏王朝时期古诸侯汪罔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


源流二: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西突厥汪古部,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


源流三: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君主成公姬黑肱次子姬汪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


源流四:源于姬姓,出自翁氏所分,属于长者赐姓为氏。


源流五:源于地名,出自古代汪水,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源流六:源于汪野国,出自秦、汉时期西北地区汪野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源流七: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源流八: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源流九:汪华。唐初歙州歙县东乡登源人(今属安徽绩溪县汪村),少年时以勇侠闻名,隋末据有宣、杭、睦、婺饶五州,建号“吴王”。


品析丨宗祠对联欣赏59:汪姓,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57位


郡望堂号


郡望


平阳郡、吴兴郡、新安郡、六桂郡


堂号


平阳堂:以望立堂。

六桂堂:以望立堂。

婺源堂:以望立堂。

新安堂:以望立堂。

吴兴堂:以望立堂。

越国堂:唐朝汪华封越国公,以望立堂。

忠勤堂:明朝汪广泽封为忠勤伯,以望立堂。


品析丨宗祠对联欣赏59:汪姓,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57位


宗祠对联


龙骧世泽;童子春风。

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汪文和,字国辅,建安年间以龙骧将军为会稽令。后居新安,子孙成为当地望族。下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鄞县人汪洙,字德温,九岁时能赋诗,人称“神童”。有当地官员召见他时,他穿着短衫,官员问他:“神童的衣衫这么短?”他答道:“神童衫子短,袖大若春风。”宋元符年间进士,官至观文殿大学士。后在西山筑室讲学,乡人称为“崇儒馆”。


平阳世泽;越国家声。

全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汪华,封越国公。


龙骧世泽;越国家声。

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汪文和。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汪华。


状元甘雨;童子春风。

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汪应辰,十八岁状元及第,尝祷雨得霖,谓之“状元雨”。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汪洙,九岁善赋诗,称神童,上宫召见,问洙曰:“神童衫何短?”洙曰:“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


支分越国;家住蠙山。

此联为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汪氏门联。如皋旧有雉水蠙山之称。


好古探周礼;嗜奇穷汉碑。

此联为清朝时期的学者、骈文家汪中自题联。汪中,少孤家贪,从母学习。清乾隆四十二年拔贡,但不赴考,始钻研学问,对经学、方志学等均有著述。有《广陵通典》、《容甫先生遗诗》等。


航海居先导;医方集大成。

上联典指元朝时期的航海家汪大渊,自幼好游。前后两下东西洋,越数十国。就清中叶以前有记载的中国航海家而论,其游踪之广泛,汪氏当居前列。有《岛夷志略》。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医学家汪昂,好集医方,编著有《素灵类纂约注》《医方集解》《本草备要》《汤头歌诀》等,集当时医方之大成,对普及医学颇有贡献。


夕阳诸岭出;晴雪万山分。

此联为唐朝时期的诗人汪万于诗句联。


唐封越国三千户;宋赐江南第一家。

此联为安徽省宿松县汪家冲汪氏宗祠联。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歙州绩溪人汪华,少年时以勇侠闻名,隋朝末年据有宣、杭、睦、饶、婺五州,建号“吴王”,唐武德年间降唐,被授予总管歙、宣、睦、饶、婺六州军事,歙州刺史,封越国公。下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信州玉山人汪应辰,字圣锡,绍兴年间状元,官秘书省正字,因反对议和,主张加强战备而忤逆秦桧,出京通判建州。秦桧死后,回朝任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并侍读。为官刚直,遇事敢言,又因得罪权贵,以端明殿学士出知平江府。宋高宗曾赐他“江南第一家”匾额。河南东部,安徽北部的汪氏通用联为:唐封越国家声,宋赐司马门第。


清朝三友流芳远;吴门四汪享誉高。

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天文历算家汪莱,与焦循、李锐合称“三友”。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诗人、书法家汪士宏,康熙进士,与姜宸英齐名。与两兄一弟合称“吴门四汪”。


丹青不知老将至;宝贵何如诗所传。

此联为清朝时期的诗画家汪昉自题联。


竹宜著雨松宜雪;花可参禅酒可仙:此联为清朝时期的书画家汪士慎自题联。


不因果报勤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

此联为清朝时期的书画家汪竹坪自题联。


在璞草堂,尝留吟稿;雅安书屋,亦著诗篇。

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仁和人汪新,字又新,号勺陂,乾隆年间进士,嘉庆初年官至湖北巡抚。其继室方芷斋,著有《在璞草堂集》。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歙县才子汪荌,字雅安,能诗,著有《雅安书屋诗集》。


集著浮溪,大展词林学问;名魁金榜,遍洒状元甘霖。

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诗人汪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人(今江西德兴)。幼颖异,入太学。宋徽宗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进士,调婺州观察推官。累迁著作佐郎。高宗朝,累官中书舍人,擢给事中,迁兵部待郎,拜翰林学士,诏令多出其手。宋高宗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知湖州,宋绍兴八年,以显谟阁学士知徽州,徙宣州。后以事夺职,居永州。工于诗,受苏轼影响,以描写自然景物见长,语言明快,格调清新。存词四首,风格近柳永。著有《浮溪集》六十卷。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吏部尚书汪应辰,十八岁中状元。出知平江府等职。好贤乐善,精于义理,学者称玉山先生。有《文定集》。


为政十年心,经纬百方除太甚;临岐一尊酒,绸缪万语望重来。

此联为范肯堂赠汪星剑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