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文學】第286期 眾志成城 抗擊病毒 特刊13

【東風文學】第286期 眾志成城 抗擊病毒 特刊13


眾志成城 抗擊病毒

一一《東風文學》特刊(13)


2020年春節期間,一場突如其來的冠狀肺炎病毒來襲,古老而年輕、光榮而美麗的武漢,倍受傷害,飽受考驗。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全國人民的關心支持,醫護人員的忘我奉獻,武漢人民展現出顧全大局、堅韌堅強、嚴於律己、寬厚仁愛的精神風貌,譜寫了一曲與疫情抗爭的感天動地的讚歌。

非常時期,關注時實,文以載道,東風文學以獨特的視角和方式,反映在這場與病魔抗擊的偉大戰役中,中國人可歌可泣的故事與真切動人的感受,現編輯特刊13,以饗讀者!

【東風文學】第286期 眾志成城 抗擊病毒 特刊13

我做志願者的日子 作者:陳志光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武漢這座城市按下了“暫停鍵”。 2月20日,疫情籠罩下的武漢顯得格外清冷。一大早還在睡夢中的我,就接到組織的電話,告知單位即將成立疫情防控青年黨員服務隊,需要招募一批志願者,馳援武漢開發區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想到能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我動力十足、能量滿滿,便毫不猶豫報了名。不到半天時間,服務隊便組建成立,並設立了臨時黨支部,第一批報名的青年黨員就達27人。為了不讓家人擔心,我及時做了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最終也取得了他們的支持。 前期,服務隊的每一位成員都不知道服務的時間、地點、具體任務等,在一切都是未知的情況下,通過組建的微信群,採取自願“盲報名”的方式上抗疫前線,充滿了不確定性和挑戰性。記得隊長第一次發佈任務是在22日深夜11點半,微信群的消息只有短短十幾個字:“明天有任務,需要4名隊員,開始報名。”那時我已經入睡,第二天查看手機才得知,當晚就被其他隊員搶先報名了,只有等待下一次機會。為了爭取早點上前線的機會,手機保持24小時開機狀態,時刻關注著服務隊微信群,生怕錯失了報名機會。23日上午9點多,終於等到又一次任務信息發佈,同樣是需要4名隊員上前線執行任務,沒想到瞬間又被“秒光”,速度比微信“搶紅包”還快。正在遺憾和鬱悶之際,隊長說,考慮到此項工作任務具有勞動強度大、風險係數高等特點,決定分批輪換隊員上崗,所有隊員均有機會上前線,只是需要排隊等候,並要求大家隨時做好出徵的準備。 雖然兩次機會都沒能報上名,但依然鬥志昂揚,身處大後方的我並沒有閒著,而是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勢,積極為服務隊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服務,如編髮團隊工作日誌、撰寫宣傳文稿等。看到隊員們一個個在前線火熱戰鬥,一邊為他們加油助威,一邊祈禱平安順利,盼望能夠早日上前線和隊友們一起並肩戰鬥,曾多次請求組織儘快給予安排。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努力爭取,在3月3日那一天,服務隊正式通知我上前線。心裡甚是激動,立馬收拾好行李,閃電出征。根據安排,我被編入了轉運組,主要任務是承擔從武漢市各新冠肺炎定點醫院、方艙醫院協調轉運出院患者到武漢開發區的指定隔離點。該項任務需在醫院和隔離點之間往返,與患者和醫護人員有密切接觸,需要較高的防護措施,我和同一批上崗的其他隊友一起,接受了一次嚴格的防護和消殺培訓。培訓結束後,每人分派了一輛純電動轎車,作為執行任務用車,並配備了防護服、口罩、護目鏡、消毒酒精等防護物資,把後備箱塞得滿滿的,有一種別樣的安全感。 當天下午,我就隨隊來到隔離點集合待命。一輛輛白色轎車列隊一字排開,就像整裝待發的士兵,英姿颯爽,蔚為壯觀。任務單一來,隊員們就開啟了“搶單”模式,爭先恐後出任務,有一位隊友因為擅長搶“大單”,被大家譽為“大客戶經理”。我也不甘示弱,很快便成功搶到第一單,任務是去武漢亞心總醫院轉運4名即將出院的治癒患者。根據前幾批隊友創下的經驗,採取兩人一組的方式執行任務,一人負責駕車,一人負責對接聯絡,分工協作、互相補位,同時互相配合做好消殺工作。 第一次出任務那天,天空下著濛濛細雨,我“全副武裝”穿戴好防護用品,和隊友一起駕車引導轉運車輛前往醫院。來到醫院的住院大樓門前,未免還是有幾分恐懼,雖然早早就做好了心理防備,但畢竟是在疫情最嚴重的時期,第一次近距離和醫院“親密接觸”,如果不是切身體驗是難以有這種感覺的。天空中飄灑的冷雨就像瀰漫著的病毒,不停地拷問著我的意志力。然而,想到此時的自己是一名正在戰場上衝鋒的戰士,肩負著厚重的責任和使命,縱有再多危險也必須勇敢面對、奮力堅守,決不能退縮。大約等了十幾分鍾,終於迎來了4名出院患者,他們在醫生的護送下走出院門,一個個臉上掛滿了幸福的笑容,就像經歷風吹雨打後盛開的美麗花朵。這時,我被他們樂觀積極的態度所深深感染,似乎忘記了病毒的存在,感受著此刻的美好。在和醫生進行了簡單的交接之後,便和隊友一起引導他們上車,踏上“回家”的路途,最終順利把他們安全送至指定隔離點,成功完成了自己前線服務的“第一單”。 有了第一次執行任務的經歷,讓我更加體會到此項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更加堅定了為患者做好服務的信心和決心。後來,我又相繼去了武漢協和醫院西院、武漢兒童醫院、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方艙、沌口方艙等多個醫院(方艙)轉運出院患者,足跡遍佈武漢三鎮。 在轉運過程中,並非都是一帆風順,時常會遇到一些突發情況,需要協調解決。記得3月8日“女神節”那一天,我和隊友一起到協和醫院西院轉運4名出院患者,發現其中有一位身患殘疾行動不便的85歲高齡的老婆婆。由於事前信息掌握不準確,準備工作做得不充分,只好臨時從醫院協調輪椅作為輔助轉運工具。我們和醫院護士一道,將她從住院大樓穩穩當當推至轉運車輛門前,小心翼翼攙扶上車,而後又幫其將大包小包的行李全部提上車廂,一切安排妥當後才發車啟程,確保老人安全平穩轉運。在連續的體力勞動下,厚實的N95口罩已經關不住急促的呼吸,過度“保暖”的防護服也使得全身被汗水浸透。 由於各定點醫院、方艙醫院相對分散,而隔離點處於武漢開發區較為偏遠的位置,轉運距離往往很長,再加上各個醫院管理流程不一樣,等待時間具有不確定性,工作中不能正點吃飯是常有的事。記得3月5日上午,我和隊友一起去武漢兒童醫院轉運3位兒童患者,車程需要40多分鐘,到達醫院已是臨近中午。兒童屬於特殊關愛群體,出院手續流程原本就比成年人複雜,再加上當天出院標準統一加嚴,導致不能按照提前預約的時間對接轉運。我們在醫院足足等了3個小時才接到患者,等返回到隔離點,已是下午2點多,早已飢腸轆轆,只好請隊友將盒飯打包帶到隔離點停車場,來一次露天“野餐”。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轉運過程中,需要克服許多困難,甚至改變一些固化的生活習性。比如,因為戴口罩容易導致眼鏡的鏡片起霧,有時駕車也不得不摘下近視眼鏡,憑著感覺找方向,有一次還在高架上錯過了一個路口,只得從其他路線迂迴到目的地。又如,防護服屬於緊缺資源,每人每天只有一套的配額,為了節約防護服,只能儘量少喝水,工作期間少上或不上洗手間。 經過自己的努力,10天前線工作期間,累計從各大定點醫院、方艙醫院轉運54名出院患者到指定隔離點,行駛總里程超過1000公里,當好了患者的“擺渡人”,實現了轉運的“零差錯”。 在前線的日子裡,除了盡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還見縫插針地開展一些“業餘”志願服務,努力發揮更大效用。曾經利用下班時間,幫助一位朋友將6箱新鮮草莓運送至江漢大學方艙醫院醫療隊駐地,完成了一次愛心接力;曾經採用手搬肩扛的方式,協助單位同事將20多噸捐贈物資從卡車上卸下搬運到制定場所;曾經在服務隊工作期間,堅持每天晚上為團隊編寫工作日誌,用鮮活的文字記錄感動的瞬間。 回首做志願者的每一個個日日夜夜,有艱辛的付出,更有收穫的喜悅;有痛苦的磨礪,更有成長的快樂;有銘心的記憶,更有深刻的感悟。每一滴滾燙的汗水,每一個堅定的步伐,每一次用心的服務,都是人生中精美的刻度,也是寶貴的財富。 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在做志願者的那些日子裡,深深感受到武漢這座英雄城市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精神品格,深深體會到英雄的武漢人民不畏艱險、樂觀向上的豪邁氣概。4月8日,塵封76天的武漢終於按下了“重啟鍵”,伴隨著醉人的煙火氣,正加速駛向下一站的繁華與美麗……

【東風文學】第286期 眾志成城 抗擊病毒 特刊13

【東風文學】第286期 眾志成城 抗擊病毒 特刊13


做夢都沒想到今年會過一個這樣特殊的春節。一場席捲全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霸道來襲,因為封城,我們一家三口被困在丹江口市的婆婆家。響應號召,宅家抗疫。面對每天暴增的感染冠狀病毒性患者數量,那些奮戰在疫情一線的白衣天使和各個相關企業的領導人,正在和時間賽跑,和冠狀病毒展開殊死搏鬥。親人中值得一提的是,我那個年滿40歲的外甥女陳玥廷的所作所為讓我感動...... 外甥女家住襄陽,她在襄陽某促進會擔任副秘書長工作,人際交集廣,有很強的領導力,經常協助單位策劃各種活動。春節前玥廷夫妻兩人帶著上初中的女兒從襄陽回到十堰的婆家過年。當武漢封城的消息傳來後,玥廷在家園群裡時時提醒家人們不要出門,不要接待客人,如何防範病毒等等。她的微信朋友圈比任何時段都忙碌,每天都有十幾條有價值的更新消息。除了各種疫情動態和防範知識,大多是哪裡需要救災物資,哪裡需要運輸車輛等等各種物流求助和捐贈信息。除夕晚上,玥廷的朋友圈轉發了一條襄陽市中心醫院接受社會捐贈公告物資明細清單內容,第二天又轉發了順風已經開通武漢捐贈的綠色通道,請有捐贈需求的朋友撥打95338專項電話與客服聯繫,公佈了武漢開通的24小時接受防控物質車輛的求助電話和聯繫方式。 1月26日,玥廷通過網絡認識了一個叫AAA丁丁的瑞典華人,丁丁在瑞典建了一個華人公益微信群,玥廷看到丁丁在瑞典召集那邊華人給國內醫院捐款捐物的實時動態,為丁丁的愛國情懷所感動,她想為抗疫出一份力,請求丁丁把自己也拉到了華人公益群。瑞典的華人們想給武漢的醫院捐贈口罩和手套,需要有人聯繫好醫院直接對接,為了對接不出差錯,玥廷忙的廢寢忘食,每天都需要十個多小時的對接。瑞典友人捐贈口罩在購買上也有困難,一怕買到假的,二要辦理通關手續,三還要最快對接到醫院,還要查證怕有人冒充醫生領物資。韓國的,波蘭的,很多國家的資質看不懂得找人翻譯。玥廷說她最感動的是有義務捐贈十萬雙醫用手套的,對方沒有留名,玥廷幫忙把醫用手套對接到各大醫院。

【東風文學】第286期 眾志成城 抗擊病毒 特刊13


玥廷說做公益並不是單單出個錢那麼簡單,要博愛更需要智慧。在玥廷的朋友圈,每天都能看到如下此類消息: 不用中間商:凡是有捐贈物資運輸需求的機構,全天24小時均可撥打阿里巴巴菜鳥武漢物資運輸支持熱線:400-900-5656,將安排專屬小二跟進落實。真實有效!(菜鳥真棒!) 這幾天很多朋友要捐贈,但物資不好買。這邊瑞典朋友之前一直在做慈善,目前已找到國外貨源,請朋友們及時和我聯繫!再次感激大愛無疆的你們! 賀會長轉來信息:為應對疫情,普洛斯全國40多個城市的110個物流園向各級政府、合作企業及慈善機構無償開放,用於為支援疫情的防控物資的倉儲週轉支持。五個湖北省武漢市及周邊地區的普洛斯物流園分別位於黃陂臨空區、東湖光谷、孝感及葛店。 玥廷說:“國家不讓倒賣物資,運輸也很難。我也是特別反感倒賣物資的人,我也只能盡義務幫助大家對接,做些能力範圍內的事情。國難當前,希望大家都能做到日行一善,德行千里。以德為本,方得始終。”我敬佩外甥女這種胸懷大志,樂於奉獻的精神。希望這場瘟疫在國家領導的得力指導和白衣天使們的無私,大家齊心協力,待在家裡規範好自己的行為。願春來疫去,山河無恙;願情存疾散,你我安好;願城市街道,繁華依舊;願脫掉口罩,笑容綻放!


-END-


本期策劃︱黃承林

文中插圖︱蔣德華


精彩閱讀:

【東風文學】第286期 詩海拾貝︱眾志成城 抗擊病毒一一《東風文學》特刊(12)

【東風文學】第285期 詩海拾貝︱眾志成城 抗擊病毒一一《東風文學》特刊(11)

【東風文學】第284期 柳岸聞鶯︱眾志成城 抗擊病毒一《東風文學》特刊(10)

【東風文學】第283期 柳岸聞鶯︱眾志成城 抗擊病毒一《東風文學》特刊(9)

【東風文學】第282期 詩海拾貝︱眾志成城 抗擊病毒一一《東風文學》特刊(8)

【東風文學】第281期 詩海拾貝︱眾志成城 抗擊病毒一一《東風文學》特刊(7)

【東風文學】第280期 詩海拾貝︱眾志成城 抗擊病毒一一《東風文學》特刊(6)

【東風文學】第279期 詩海拾貝︱眾志成城 抗擊病毒一一《東風文學》特刊(5)

【東風文學】第278期 詩海拾貝︱眾志成城 抗擊病毒一一《東風文學》特刊(4)

【東風文學】第277期 詩海拾貝︱眾志成城 抗擊病毒一一《東風文學》特刊(3)

第276期 詩海拾貝︱眾志成城 抗擊病毒一一《東風文學》特刋(2)

【東風文學】第275期 詩海拾貝︱眾志成城 抗擊病毒一一《東風文學》特刋(1)


敬請關注 歡迎賜稿


《東風文學》搭建文化平臺,發表佳作名品,宏揚昂然正氣,營造和諧氛圍。鼎新文學,文責自負,倡導原創,嚴禁抄襲。
詩詞、散文、小說、評論等各種文體皆可,尤其歡迎短小精悍、文風清新、文義雋永之作。
詩詞一次三至五首,每首三十行內;散文、小說、評論等每篇三千字內為宜。並請附作者百字簡介及生活照一張。請將文章、個人簡介和生活照放一個文件夾打壓縮包發送。


請作者註明姓名、工作單位、通訊地址、郵箱和電話號碼,以便通聯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