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橋入秋尚欠「東風」

國慶七天先晴後雨

柯橋入秋尚欠“東風”

秋天來臨,在勝利西路延伸段道路兩側種植的黃山欒樹結果了,淺紅、黃色的果實顯得秋意越來越濃。

國慶七天長假日益臨近,天氣無疑成為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也直接影響到假期出行遊玩的心情,那麼長假期間柯橋區天氣情況如何呢?會受不久前生成的颱風“潭美”影響嗎?

另一方面,柯橋“入秋”臨近,秋季作為養生季節,飲食習慣、個人調理等養生問題開始不絕於耳,也成為當下“熱詞”。

假期先晴後雨,氣溫有所下降

“國慶假期我區以晴到多雲或多雲天氣為主,長假後期受熱帶低壓影響多雲到陰有陣雨。”昨日,記者從區氣象臺瞭解到,整個國慶假期1-4號“晴到多雲”或“多雲”天氣,5-7號“多雲到陰,局部有陣雨”,總體呈現出“先晴後雨”的天氣情況,適宜出遊旅行。不過,國慶前期我區受冷空氣擴散影響,最低氣溫會有下降,最低至15℃。

不過,這次國慶長假還有著點“小波折”,那便是今年第24號颱風“潭美”。相信不少人興致勃勃地和家人準備著出行計劃時,“天有不測風雲”,“潭美”的生成無疑成為旅遊出行的“最大阻礙”,而且從剛開始氣象雲圖上的颱風路徑來看,受其影響是遲早的事,大家似乎已經能忐忑不安地感受到“國慶泡湯”“假期涼涼”。

不過,好在“天公作美”,據中央氣象臺預計,“潭美”於今日白天掠過我國東海東南部偏東海域後,路徑突變,將轉向東北方向移動,並逐漸遠離我國海區,並將於明日下午到晚上在日本國南部沿海登陸。這下,大家繃緊的心絃終於可以鬆下來了,國慶長假期間該去哪去哪,該玩啥玩啥,至少在5號以前不用擔心天氣問題,至於打算去日本遊玩的那就只能說“涼涼”了。

柯橋“入秋”,尚欠“東風”

一般從氣象學上來講,某個地區“入秋”的標準是,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穩定在22℃或以下,其首日即為入秋日,而真正大規模地入秋則要等到白露、秋分時節。尤其是在南方,進入9月以來,大部分地區也還是被高溫炎熱天氣所牢牢掌控,有些地區還頻現“秋老虎”現象,要步入秋天大多要等到9月底乃至更靠後。

目前,從柯橋地區九月份日平均氣溫來看,除了偶爾幾天日平均氣溫在22℃以下外,並沒有形成“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穩定在22℃或以下”這一現象。所以,截至目前而言,談“入秋”還差那麼一點,但從接下來幾周的氣溫預報來看,“入秋”離我們似乎也差不了多少,有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感覺,這個“東風”,有可能是接下來的某個“秋臺”,或是連續降雨天氣等等。

等到“入秋”以後,陣陣涼意襲來,養生變顯得格外重要。同時,身體也會因為氣溫的變化出現一個適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就會因為我們的飲食不規律或者飲食不注意等等外在因素而引起腸胃不適、急性腸胃炎等病症。所以在飲食上,應該給身體一個緩衝的時間,不能因為貪圖一時的痛快和爽意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春捂秋凍”,做好個人調護

我們常常能聽到這樣一句諺語,“春捂秋凍,不生雜病”,大致的意思就是,春天的時候,不要急於脫掉棉衣等厚實的衣物,到了秋天也不要剛剛感受到冷就穿得很多,個人身體要適當地捂一點或者凍一點,反而對身體有所裨益。而現在的時節,正是“秋凍”之際,尤其是太陽落山以後,飯後散步略有些許涼意,並且秋分過後早晚溫差驟增,這種感覺就愈發明顯。

那麼,“春捂秋凍”是否有其科學依據呢?記者也從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有關醫生處得到了佐證,“春捂秋凍”,就全身機體協調來講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秋季來臨時氣溫不穩定,暑熱還沒有完全褪盡,身體如果過早地添衣保暖,一旦氣溫回升,出汗受風就很容易傷風感冒。”這也就是為什麼要適當“秋凍”的原因。

而針對“秋凍”,養生專家也提醒道,秋季以後適當的涼爽刺激,有助於機體增強抗寒能力,並且能夠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當然,“春捂秋凍”在時間上主要是指“入春”和“入秋”之際,如果是“春末”和“深秋”,那明顯就不適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