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模式 开拓新领域

11月18日,一股强冷空气让江苏一夜入冬,最低气温逼近冰点。当天,家住扬州市邗江区唐悦国际小区的蒋涛按下家中的石墨烯电采暖设备开关。20分钟后,室内温度升至20摄氏度。

推广石墨烯电采暖技术是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今年拓展电能替代新领域的举措之一。今年以来,国网江苏电力以电能替代为抓手,创新工作机制、拓展业务空间,下大力气实施电能替代。截至10月底,该公司累计替代电量189亿千瓦时,完成全年目标的121%,替代电量及年度目标完成率均居国家电网各省级电力公司首位。

电能替代走进生活 | 探索新模式 开拓新领域

南通供电公司员工调试南通通沙港务公司码头港口岸电设备。章亚运 摄

新思路新技术

拓展业务空间拉动用电增长

10月18日10时18分,“中天电运001”号借助垫在船底的气囊,缓缓滑入水中。该船由锂电池与超级电容“双电”驱动,整船电池容量1458千瓦时,采用常州供电公司投资建设的靠岸充电设施充电2.5小时,可续航50千米,主要用于中天钢铁码头到连江桥码头的矿渣运输。

“目前,国内90%以上水运船舶采用柴油动力推进系统,燃油成本高、噪音大、污染环境。相比燃油船舶,电动船舶具有废气零排放、零污染、低噪音、低震动等优势。”常州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该船通航后,年可替代电量45万千瓦时。

今年江苏受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实体经济发展面临挑战,售电量呈低速增长态势。国网江苏电力主动应对,想方设法开拓电能替代新领域。该公司在扬州依托供电营业厅建成石墨烯电采暖体验区,在居民、商业领域累计推广电采暖面积5万平方米,覆盖市区8家旅游经营商户;开展电动特种车辆研究应用,建成南京高齿全电气化厂区,采用200余辆电动搬运车、叉车替代原有燃气作业车辆。

推广电能替代为各个领域的用能转型带来机遇。9月,泗阳县峪口禽业厂区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改变:没有了鸡粪味,传统的清粪池设备已替换为电发酵罐。

“我们厂曾经因为环境监测不达标被环保部门要求整改,几度面临停产。泗阳县供电公司为我们实施了电能替代改造,有效解决了鸡舍粪便臭味大的问题,周边居民的投诉明显变少了。”峪口禽业厂厂长董玉才说,厂里每天产生近20吨水溶性畜禽粪便,经过发酵罐设备加工后,每天可以生产熟料有机肥2.25吨。按每吨熟料420元计算,仅此一项,每年可收入34万元。

电能替代走进生活 | 探索新模式 开拓新领域

金湖县供电公司员工在电气化养殖场宣传用电安全知识。梁德斌 摄

全电化更清洁

让电能替代走进社会生活

今年国庆长假,盱眙县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迎来旅游高峰。第一山脚下,全电小磨麻油机、电蒸锅、电炸锅、电烤箱等炊具各显神通,琳琅满目的小吃吸引游客驻足。

盱眙县供电公司抓住第一山历史街区景观改造提升的时机,对5平方千米景区内餐饮、住宿、交通、照明等全面开展电能替代,推动以电炊具、电动汽车、电加热等用能方式替换散烧煤、瓶装煤气、燃油等非清洁能源,创建“全电景区”。

在江苏许多特色街区,“全电”成了新时尚,让水乡传统木质建筑不再受烟熏火燎。

扬州趣园茶社的厨师付超群说:“自从改用了电炊具,厨房里见不着火了。”随着传统厨房变身为“全电厨房”,饭店后厨炉火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电磁灶。淮扬菜讲究刀工和火候。付超群一开始担心电磁灶火候不好掌握。但他使用后发现,虽然没有明火,但在充沛电力的保障下,电气烹饪设备的加热温度更精准,菜的口味没有变化。目前,“全电厨房”已走进苏州观前街、常州太滆渔村等多个传统街区。

今年,国网江苏电力咬定传统重点领域不放松,出台电能替代专项行动方案。该公司除了在乡村电气化、商业餐饮领域大力推行电能替代外,还盯紧校园、工业、岸电、居民生活等领域,建成盱眙20万亩全电气化虾稻共生养殖示范基地、投运徐州嘉治学校等10个清洁高效绿色校园示范项目、建成岸电系统125套、携手国网电商等平台线上线下推广电磁炉等家用电器,让电能替代走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主动上门找市场

以模式创新发掘更多需求

国网江苏电力完善重点客户定期服务和市场情报搜集机制,在交通、公共建筑、工业、农业四大领域挑选4000家重点用能客户,纳入客户结构性信息普查范围,常态化开展上门服务和市场情报搜集;建立客户用能情况“双周报”制度,推动前端团队由“坐商”向“行商”转变,及时发掘客户电能替代、综合能源业务需求。

今年年初,句容市国有粮库“煤改电”项目完成,年替代电量5万千瓦时,预计每年可减少燃煤1100多吨,减排二氧化碳2900多吨。2018年,句容市供电公司经过前期摸底调查,发现该市的4家国有粮库中,有3家仍在使用燃煤热风炉烘干粮食。该公司多次配合国网江苏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到各粮库推广“煤改电”,定人定点为“煤改电”项目提供上门指导服务,与粮库签订了设备销售及安装施工合同。施工中,该公司开辟绿色通道,现场参与勘查、设计等环节,全力推动项目建成投产。

为了挖掘电能替代潜力项目,国网江苏电力开发部署了B2B政企客户及B2C居民客户电能替代业务流程,建立了包含10类指标的电能替代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监测量化市县公司、供电所以及前端服务人员电能替代工作质量。该体系自4月在镇江试点以来,累计发掘潜力项目1644个,储备1330个,实施1243个。

国网江苏电力还推行乡村供电所电能替代正向激励,对推动电能替代项目的供电所员工及团队给予奖励。截至目前,该公司累计奖励员工188人次,推动实施电能替代项目146个,替代电量1758万千瓦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