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的核心不是姿势,而是凝神定意存乎一心

站桩的核心不是姿势,而是凝神定意存乎一心

初学站桩只知其表,不知其内,一直在站桩姿势下功夫。

然,过了些日子,内心有些空虚,对站桩也开始迷茫,开始深入其中探求本质。

才知,站桩不光有站式,还有卧式,走式,各式各样。当然这只是对站桩姿势的了解,深入其中,站桩其实是身心的锻炼。

站桩源自古代养生导引术。

站桩核心原理也是根据《黄帝内经》:“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如何把握阴阳,如何呼吸精气?

古代养生也好,修道也好,核心是什么?

对于平常不怎么了解的我们来说,耳边常听到:静能生慧。

静便是古代养生的核心。

如何静?

你想静静时,杂念不断。

想要站好桩,偏偏站不好?

为什么?

这就是站桩最核心的东西了。

如何静,又如何控制杂念。

为何静如此重要?

因为静功多是锻炼内在的真气,充实三宝(神、气、精)。

站桩也是静功。

因一句话:一念动时皆是火,万缘寂处即生真。

我开始查出处,偶遇下面这篇文章,当然也是摘抄,删繁就简了些。

仔细品味,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特别分享出来。

以下是摘抄内容:

大道之妙,全在凝神处。凡闻道者,宜领此意求之。凝神得窍,则势如破竹,节节应手。否则面墙而立,一步不能进。

学道之人,须要

海阔天空,方可进德。心宜虚空,神宜安定,能使心不动,便可立丹基。

学道之人,以养心为主。心动神疲,心定神闲。疲则道隐,闲则道生。胸次浩浩,乃可载道。

凡人心不内守,则气自散。若能时时内观,则气自敛,调养脏腑,久之神气充足。古云:“常使气通关节透,自然精满谷神存”。

动时茫茫,不如此心久在腔子里。学道者要先知收心法,再言静功。

定其心神,方可言道。要入玄关,须用定力。定则静,静则生。不但静中能静,必须动中能静,方见功夫之力。神定,内一着也。事来心应,事去心止。气定,外一着也。

语谨形正,语端气峻。下学要紧处,全在正气安神,忘心守口而已

心乃一身之主,故主人要时时在家。一时不在,则百骸乱矣,所以学道贵恒。始勤终怠,或作或辍,则自废也。

夫心之动,非心也,意也。神之驰,非神也,识也。意多欲,识多爱。去此二贼,真性圆明。不欲何贪,不爱何求。无贪无求,性如虚空,烦恼妄想,皆不为累。再加炼气,金丹可成,神仙可冀。

养气只在收心。心在腔子里,则气存矣。

凡人能治心,便是道中人。若全消俗障,何患乎不成。

人生做事,业传千古,不过此一点神光耳。然神非精不能生,而精非静不能养。欲至极虚极灵地位,须炼此能生、能养功夫。

世人当知俭之道,俭于目可以养神

,俭于言可以养气,俭于事可以养心,俭于欲可以养精,俭于心可以出生死,是俭为万化之柄。若不知俭之道,惟以刻薄悭吝是趋,则于俭之道失之远矣。

凡入玄门,只以静性为主。如目前春庭新雨,四壁寂然,草木含春,暗藏长养。理会此中,就有个究竟,不必定以谈玄为道。

仙经云:专精养神,不为物杂谓之清。反神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制念以定志,静身以安神,保气以存精。思虑兼忘,冥想内观,则身神并一。身神并一,则近真矣。

“一念动时皆是火,万缘寂处即生真”,此守中之规也。进道之要,无如问心。故云:“学道先须识自心,自心深处最难寻。若还寻到无寻处,始信凡心即道心。”

捷径之法,唯守此一心。阳气不走,相聚为元海。

万事萌芽,在乎一心。

心动则机动,机动则神明而合之。故曰,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