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之談‖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用人單位更看重畢業生什麼素質?

馬上又到畢業季了,現在的畢業生正處在做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階段,同時還有部分同學面臨就業問題。在正常情況下,這個學期還有相當數量的同學要和企業進行對接洽談就業,但是由於受到疫情影響,只能通過網絡招聘會等形式洽談就業。同樣是受疫情影響,有些企業業務受到影響,本該招人的計劃可能會縮水,甚至取消原有的招人計劃,因此就業壓力很大。

經驗之談‖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用人單位更看重畢業生什麼素質?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還沒有找到就業單位的畢業生更應該瞭解用人單位的在就業洽談過程中更加註重的問題,這樣在投遞簡歷和網絡面試過程中更勝一籌,為就業增添幾分把握。

早在1999年,本人參加了一項國家面向21世紀教學改革的課題,當時對畢業生進行跟蹤調查,走訪多家用人單位,發放對畢業生要求的調查問卷,問卷共列舉了27項畢業生知識、能力、素質的選項,比如:畢業生的層次、情商、表達能力、專業水平等等,供用人單位排序,排序的結果,幾乎所有的用人單位,都將“責任心”排在第一位。

在這20年的教研過程中,經常會涉及到企業對畢業生要求的問題,答案驚人的類似,由此可見,“責任心”在用人單位心目中的位置。

經驗之談‖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用人單位更看重畢業生什麼素質?


在與企業負責人的交流過程中,談及企業為什麼這麼看重畢業生的“責任心”時,企業的回答大致相同。企業總體的想法是:

  • 1.對於一般性的企業來說,並非學校的層次越高,對企業更有利,這裡有用人成本問題,對於應用型的崗位,一般的本科學歷甚至專科足夠了,除非高精尖的崗位,需要高層次人才。
  • 2.只要是正常畢業的學生,企業相信該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基本達到了畢業要求,如果有大問題不會畢業,也不可能有畢業證。
  • 3.“責任心強”的畢業生,不但對自己有責任心,對家庭有責任心,也會對企業和社會有責任心,因為“責任心”是一種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員工們對企業有“責任心”。有了這樣的員工,企業才能走的更遠。
  • 4.現在的絕大多數畢業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她)們在成長過程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越感,是整個家庭的核心成員,倍受關愛。但是有的獨生子女由於在被愛和被關注的過程中成長,那麼他(她)們有些人就缺少對他人的關注和關愛,缺乏對“責任心”的培養。這也是企業所擔心的點。
  • 5.對於企業來說,學歷層次再高,專業技能再強,對於“油瓶子倒了都不扶一下”的同學其他方面再好,企業也不會要。
  • 6.對於企業來說,專業技能差點可以培養,可是“責任心”的培養太漫長,這是養成教育,是從小在家庭,後來在學校一點一點培養起來的,它是一種習慣和思維模式。

因此企業在畢業生同等條件下,更注重“責任心強”的同學。那麼你在投遞簡歷和交流過程中,你要突出展示你“責任心強”的品質,讓企業感受到你的“責任心”,這樣你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馬到成功。

經驗之談‖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用人單位更看重畢業生什麼素質?


【說明】

1.插圖來自頭條免費圖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