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连载」梦回五华书院

「原创连载」梦回五华书院

记忆中的五华书院

是谁,掬翠湖泓碧,盈一眸浅笑,悠悠吟唱;

是谁,依五华钟秀,执一笔淡墨,深深蕴染。

传统文化里,诗画同源;诗词本该吟唱。故纸堆里埋首一圈,抬头感慨:379年历史的五华书院,就是诗、是悠扬瑰丽的大雅之曲;更是画、是壮阔波磔的文教之画。

袁嘉谷云:“湖势欲浮双塔去,山形如拥五华来。”写景翠湖五华。正好契合“仁者乐山知者乐水”意境。如果翠湖是昆明之眼,那五华山必为昆明之心了。书院以为一省最高学府,当居眼后、当在心间。

五华书院淡出历史画卷111后的今天,在五华山麓已找不到它的一丝痕迹。而引人关注的是,五华书院到底为什么可以历近四百载而不衰。

于是有了这次采访。与其说是采访,不如说是一位文博学者对五华书院的一次回眸审视、一个执拗的记者对书院的梦回探寻,更是两人对书完所特有的“精神特质”的一次探讨。

杨安宁,五华区文化体育旅游局社文科主任,多年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郑振铎、王冶秋文物保护奖得主。

对五华书院,杨安宁和他的同事做过相当程度的调查,掌握了极其丰富的一手资料。因此也有看待它的另一种全新视角。

五华书院因清末云南境内动乱而毁于一旦。物质虽殁,它曾经的存在对云南近现代、尤其是清中后期的文化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书院办学历程中很多改革创新之举,非但一扫封建社会文教保守陈腐之囿,甚至对我们今天的文化教育产业,仍有很强的启迪借鉴意义。

五华书院创办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是云南第一座全省性书院,有“遥岑面拱,翠泽胞罗,真不减白鹿、衡麓之胜”一说。

五华书院,虽然也是封建社会传统的教有组织形式,也因循“学而优则”的封建传统,却在办学措施、师资运用、尤其是书院经营等方面革故新,甚至有很强的“穿越“先行创举。所以五华书院能存在近四百年,几乎历经明清两代,一直延续到清末被新式学堂所替代。是“云南历史上办学时间最长、培养人才最多、影响最大的书院”。

五华书院创办的379年间,之所以成效卓著,声名远播,首先是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书院从建院起规模就颇为宏大,后历经多次重修扩建,到万历三十八年,“于是五华之上宫墙翼翼,而山用之胜亦若为改观矣。”此后的200多年间,明、清两朝历任云南行政、教育长官都对五华书院情有独钟,不仅多次修缮、扩充校舍,而且在办学经贵、师资、学生选拔等方面都给予优惠照顾,致使五华书院历久不衰,堪与内地一些著名书院媲美。同治二年(1863年),兵燹之后重修的五华书院,“建筑庞大……入门古柏森森,中一甬道,两旁斋舍,中为大讲堂,再入则为藏书楼,庋藏清初所颁之《四库全书》……生读寄宿之所,能容数万人。”此时的五华书院藏书丰富,涉及各个门类,其中有不少孤本、珍本、善本。书来源除历年购置累积储存而外,还有皇帝“御赐”、本院刊刻、官绅士民捐赠等途径,总量在十万册上下。为学子教师读、研学提供了查阅典籍资料之便,也给当时尚无民间公共图书馆的昆明起到了开文化风气之先的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除了拥有当时堪称一流的教学设施外,五华书院师资力量极为雄厚。书院历任山长(院长及主讲)都是省内外享誉一方的名士、蓍宿,他们饱读诗书,无不是进土便是举人。其治学态度严谨细致,教学方法通便灵活,受学生欢迎,书院除延聘本省名宿,更“睁开睛看山外”,从四川江浙等地礼聘博学鸿儒至书院讲学。

在教学方法方面,五华书院更是灵活,可以说是一扫封建社会办学酸腐之气。特别是清中后期刘大绅任山长时,“其教士子,务践修德行,戒以记诵词章、诡取功名为务,学风尚淳。”竭力提倡并鼓励、指导学生课余写诗。以至于书院学生诗作数量既丰、质量也高。

五华书院的生源也是优中选优,确保质量。自清初重建后,一部分生由当地学从省内各府州岁考、科考的中榜者中举荐,一部分从乡试落第的秀才才中选拔,“凡滇中人土略具隽才者无不招纳其中”,此外少量招收部分自费生,每年招生人数不过百人左右。

书院有严格的院纪院规,学生奉命唯谨,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正因为书院严于教学,又注重学的品格教育,因而该院的毕业生大都学业精良,品行端正。如清代乾隆年间的“铁笔御史”钱南园,不仅诗书画三而且一身正气,刚直不阿,勇斗权臣和珅,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被时人称颂为“鸣风朝阳”;以著述《和原始》而声名大噪的广南学子方玉润,清代享誉滇中的“五华五子”戴綱孙、杨国翰、池生春、李於阳、戴淳都出自五华书院。

五华书院开文化风气之先的,更有文化、教育“产业”经营的“先行之举”。

五华书院虽系官办,但经费并不完全依赖于国家书院购置有一定的田产,把每年的田租作为经费;同时又购置铺面数十间,公房四所,均坐落在昆明各街市。每年可收租金200余两白银补充书院开支。书院的这一“经营”措施,可以说开创了副业养教育文化的先河。这在经济混沌不发达的封建社会,尤其是在云南这样山高谷深消息闭塞之地,殊为难能可贵。意识之道,云南并未落于人后反有先行之壮。

相形之下,“敢为人先”不过仅为勇毅之行;而“先行之举”,却是意识、胆气、胸襟、抱负的集合。近四百年的历史,五华书院之所以长盛不衰,实则是和这种继往开来、革故鼎新的“先行之举”的精神特质密不可分的。

除开意识、“经营”先行之外,五华书院在教学之道上,也有其独特和创新之处。

五华书院生员主要来自云南各府州县,平日教学为“官课”和“堂课”,教学内容主要是攻读“经、史、子、集”,应国家科举。官课以每月初三和十八两日,由总督、巡抚、司道以及府、州、县轮流命题,对学生考试制艺一篇及律诗一首。经过评定排列名次,成绩优异者均奖给“笔资”。“堂课”则为每月课诗文一次,由书院负责人进行考核,成绩优异者同样奖给“笔资”,日有课月有试,生员根据成绩而升降。正课内成绩不合格者都降为副课,副课内成绩优秀者则升为正课。这一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竞争观念和优患意识,为学生的学习既施加了压力又增强了动力。所以五华书院每次秋榜,中试者有三十人之多,少亦二十人。据《明清进土提名碑录》统计,明清两朝,云南籍进士共有951人,昆明一县(大致为今天五华、盘龙两区)就有215人。其中大部就出自五华书院。

这种对学生的管理,很有些类似今天的升留级制度和奖学金制度,甚至几乎已经具备了某种程度上的“以学生为本”的现代办学理念。五华书院的这些举措,正是将近四百年中,它的学生人才济济的重要原因。

五华书院应科举、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开滇之风气。”教育者重视教育;弘扬‘勤奋好学、求实严谨、践履创新、兼容并蓄‘’的治学精神,使得它在云南的文化教育史上异彩纷呈,为今天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借鉴作用。

回首五华书院,它的创建,正好是滇文化完全融入华夏文明的时代。而它的历程,也正是云南从远古洪荒,走向近现代文明的文化缩影。

梦回五华书院,仿佛一曲古风,悠悠从翠湖波心传来,清越入耳,好似一幅长卷,缓缓自五华山麓展开,历历在目。

古风粲然,大雅煌煌,一时在此浑然交汇;浅唱低吟,大音希声。

铜勾铁划,淡墨重彩,即刻于斯融合独立;浓妆淡抹,大象无形。

「原创连载」梦回五华书院

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昆明近日楼商贾云集

(完)

原创连载自:《天雨流芳》滇之文化 · 国之重器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