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草莽皇帝朱元璋波瀾壯闊的一生

中世紀的歐洲貴族極其看重出身,沒有貴族的名號,就算你當上了國王也不會受到平民以及國內貴族的承認。可古代的中國與歐洲並不一樣,中國自古就有一句話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它的意思很簡單,就是王侯將相也並不是天生的貴族。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草莽皇帝朱元璋波瀾壯闊的一生

這句話出自陳勝口中,一位出身草根的庶民想要通過起義反抗推翻秦朝的統治,自己當皇帝。雖然陳勝起義失敗了,但是並不意味著這句話並沒有人實現,朱元璋便是這少數中能夠真正實現這句話裡的內容,從一個不信命的平民草根一舉成功地當上皇帝。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草莽皇帝朱元璋波瀾壯闊的一生

1. 朱元璋的青年,出身於貧困潦倒的家庭,不甘服從自己的命運

如果真說起中國古代皇帝的出身,恐怕還真找不出一個比朱元璋還要差的。朱元璋出身於一個貧困的農民世家,其父親甚至往上數幾代都是貧困的農民,常受到官府高稅的壓榨,家裡所剩不多的土地更是為了交稅而賣了,到了朱元璋這代時更是“孤無所依”,連飽飯都吃不起,為此朱元璋為了生計剃髮當過和尚,甚至還出去“遊食”過三年以乞討來的食物維生。

而在朱元璋十七歲那年,天旱、饑荒以及蝗災都來了,朱元璋的父親、母親以及兄長都死了,而朱元璋甚至拿不出一筆錢給他們體面的下葬,也就是所謂的“貧不克葬”,最後還是依靠一位同鄉給予朱元璋的一塊地,才得以將幾人一塊草草的掩埋下葬。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草莽皇帝朱元璋波瀾壯闊的一生


而當時已處於元末,可謂是“天下大亂,盜賊四起”。已經有不少草莽在地方上自立為王,元朝實際統治的僅有首都輻射出去的一小塊地方。各地是軍閥割據,農民起義到處都是,天下各路英雄都想要在元朝即將倒下的時候分一杯羹,不可謂不亂。

朱元璋是一個蠻迷信的人,他想天下都這麼亂了,我能怎麼辦呢?他向天求卜,問天:“得毋當舉大事乎?”得到“吉”字便決定參加起義軍,自己也幹一把大事。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草莽皇帝朱元璋波瀾壯闊的一生

2. 朱元璋的軍旅,一帆風順得以“黃袍披身”終成皇帝

朱元璋自占卜後,便決定參加了郭子興的起義軍。郭子興在見到朱元璋後,便認定此人定不是凡人,留著朱元璋在身邊當成親兵親自培養。朱元璋也沒有辜負郭子興的期待,在表現出了很好的軍事才能後,逐漸也有了屬於自己領導的一支隊伍,亦有了徐達、湯和以及費聚等英才的追隨(後來大多為明朝有名的大將)。

朱元璋的領軍能力開始體現,在元朝丞相分兵圍六合,朱元璋說:“六合破,滁且不免”。以此他決定起兵救之,元兵雖然來的更多了,朱決定“設伏誘敗之”,最終朱元璋大敗丞相帶領的軍隊以及後來前來支援的軍隊,以此名氣大漲,甚至可以說“一舉成名天下知”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草莽皇帝朱元璋波瀾壯闊的一生

朱元璋的名氣大漲,而且以朱元璋逐漸顯示出來的各方面的才能,郭子興對他更重視了。在派兵攻打和州時,朱元璋便被任命為“總其軍”,年紀輕輕的便是一軍的總司令。在和州戰役中,朱元璋更是以出色的成績,在屬下的面前立下了威信,也為他稱王奠定了基礎。

朱元璋在帶領軍隊剿滅了陳友瓊、張士誠以及方國珍等在地方割據的大軍閥後,終在洪武元年(即1368年)在南京稱帝,從此朱元璋正式建立了明朝,亦從一個庶民真正地蛻變成了一國之君。這也真正的實現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草莽皇帝朱元璋波瀾壯闊的一生

3. 草莽出身的皇帝,矜矜業業為做一個稱職的皇帝

在朱元璋上位後,沒有忘記當初元朝留給他的教訓,而他自己本身也是出身庶民,自然瞭解平民的痛處。朱元璋為了維護農民的穩定,下令獎勵農民墾荒種地,減免農稅,還大力鼓勵移民屯田、軍屯以及種植。在朱元璋的努力下,這個被很多人不認可的皇帝,終於將國內的局面給穩定了下來,在此之前被戰爭破壞的繁榮也在快速的恢復。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草莽皇帝朱元璋波瀾壯闊的一生

朱元璋在位期間被稱為“洪武之治”,社會生產力以及工商業都發展的十分迅速。不僅如此,他還出臺了一系列利民政策,為解決貪官問題,不惜為此詔令天下:“為惜民命,犯官吏貪贓滿六十兩者,一律處死,決不寬貸。”並在朝廷上對大臣公開稱:從地方縣、府到中央六部和中書省,只要是貪汙,不管涉及到誰,決不心慈手軟,一查到底。

不僅如此,他還進行了一系列維護社會安定的工作,解放奴隸、清查戶口以及統一貨幣等,這讓朱元璋受到了大量民眾的認可。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草莽皇帝朱元璋波瀾壯闊的一生

4. 晚年悲慘,白髮人送黑髮兒,憂勞過度而死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有意遷都西安,便派太子朱標前往勘察地形。可悲劇也在朱標從西安回到京都不久發生了,太子朱標在回京後便患病不愈,第二年便早早去世。朱元璋當時已然年近七十歲,可還承受了白髮人送黑髮兒的痛苦。

在朱元璋親自撰寫的《祀灶文》中,他表達了萬分悲痛的心情:“朕經營天下數十年,事事按古就緒。惟宮城前昂後窪,形勢不稱。本欲遷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勞民。且興廢有數,只得聽天。惟願鑑朕此心,福其子孫。”

一個從庶民出身華麗的當上了皇帝,本應該雄姿英發的,可朱元璋在晚年時只有“悲涼”兩字可以形容。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草莽皇帝朱元璋波瀾壯闊的一生


在經歷了老年喪子的痛苦後,朱元璋老邁的身體越來越差,可依舊忍著悲痛處理著朝廷政務。最終,在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駕崩離世,這個出身卑微卻充滿了傳奇色彩的草莽皇帝的一生正式畫上了句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