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勝的一聲呼喊,響徹千年!

公元前210年,千古一帝秦始皇在東巡途中駕崩於今天河北省邢臺市一個叫沙丘的地方。宦官趙高密謀丞相李斯篡改始皇帝遺詔,造成結果如下,長公子扶蘇——自殺、大將軍蒙恬——自殺、二世子胡亥——登基大統。

秦國上下,自從秦二世登基以來,就籠罩在極其恐怖的氛圍當中,人人自危。高壓政治之下。暴政也在國內愈演愈烈。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古人誠不欺我。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勝的一聲呼喊,響徹千年!

陳勝吳廣起義

戍卒叫,函谷舉,大楚興,陳勝王。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陰曆7月,陳勝吳廣起兵。具體過程我們在中學時代的語文教材裡都已經學習過了,無非就是利用封建迷信的威力,在綢帕上寫下“陳勝王”的字樣再塞入魚肚子裡,壯丁們買回來剖開一看都是大吃一驚。當天晚上呢,又讓吳廣潛伏在一個破廟裡模仿狐狸的聲音發出“大楚興陳勝王”的聲音,壯丁們半夜被驚醒害怕不已。

第二天安排兩個小兄弟假裝逃跑來激怒當差的,官差果然中計,破口大罵,狂抽皮鞭。大家的怒火就這樣被點燃了,陳勝一看時機成熟,於是振臂一呼,應者雲集。

如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起義軍不斷壯大,車千乘、騎兵千餘、步卒數萬,很快,陳勝就定都陳縣,建立了張楚政權。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勝的一聲呼喊,響徹千年!

起義軍進攻路線圖

又如驟風、似急雨,秦二世二年(前209年,漢初承秦制,十月為歲首)十二月,陳勝率部西征滎陽兵敗,撤退途中竟被自己的馬伕莊賈殺害,成為千古遺恨。

陳勝從謀劃起義,到稱王立國,再到兵敗被害,前後不過半年時間。但他派出的那些王侯將相,競相奔走,前赴後繼,最終滅亡了暴虐的大秦帝國,實際上等於最終替他完成了未竟的大業。

陳勝死後,葬在芒碭山主峰西南。劉邦稱帝后,追封陳勝為“隱王”,派30戶丁役守護陳勝墓,並按王侯待遇對陳勝年年殺牲祭祀。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勝的一聲呼喊,響徹千年!

陳勝墓

勿以成敗論英雄,陳勝雖然沒有看到最終的勝利,但他的豐功偉績不容磨滅。組織發起了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他為後世王朝帶來了秦亡的深刻教訓,也喚醒了華夏人民不畏強暴敢於抗爭的民族血性。史學家司馬遷就十分推崇陳勝,在《史記》中立《陳涉世家》(“世家”記載諸侯王),肯定了他的歷史地位。

“苟富貴,勿相忘”、“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三聲呼喊,聲聲振聾發聵!他成為了後世農民起義的精神寶典,更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出身平凡的你我,永葆初心,不斷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