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复学后多名师生低烧发热,核酸检测结果已出

近日(11 日),一些人的朋友圈里流传说,广西梧州某高中多名师生出现了发热症状,经过证实,这些症状只是上呼吸道感染,和新冠肺炎并没有关系。

记者从梧州市卫健委、教育局等相关部门了解到,4 月 9 日至 10 日,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接连收治了梧州某高中多名有低烧发热症状的师生。

一高中复学后多名师生低烧发热,核酸检测结果已出

据了解,接到医院相关报告后,市卫健委派出专家组对发热师生开展诊疗、调查工作并进行核酸检测,就诊师生为上呼吸道感染。截至 4 月 11 日,梧州市疾控中心已对该校校园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指导校方再次进行全面环境消杀。

一高中复学后多名师生低烧发热,核酸检测结果已出

梧州市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刘俊:" 近期,在我们梧州市某个学校有部分学生和个别老师因为有低热,或伴有流涕、咳嗽等到医院来就诊,经过我们做化验、做 CT 等检查,考虑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目前是春季,是这个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上呼吸道感染是跟空气、环境、卫生是有一定关系,也可能和心情紧张、忧虑有关。目前,经过处理,就诊的学生和老师病情都得到了好转。

据悉,4 月 7 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辖区范围的高三、初三学生,全部复学。据梧州市教育局统计,4 月 7 日全市有 137 所中学开学复课,6.5 万名高三、初三年级学生返校报到。其他学段和年级自 4 月 14 日起有序开学,分两个批次安排,具体开学时间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开学工作准备情况进行科学研判后,再提前向社会公布。

梧州市教育局方面表示,开学复课后,各校采取小班教学、分区管理、错时就餐、错峰放学等防控举措,确保各个环节万无一失,牢牢守住校园疫情防控底线。寄宿制学校则实行寝室减员,错时分批就餐或分餐,最大限度减少学生聚集,将防控管理落到实处。

春季天气多变,时寒时暖

流感、水痘等疾病常出现

下面是广东疾控专家

对常态下春季开学的提醒

在防范新冠肺炎以外

请务必防范以下 6 种疾病

做好预防、注意个人卫生

在警惕之时

也切勿恐慌

防流行性感冒

一高中复学后多名师生低烧发热,核酸检测结果已出

专家提醒:

随着春季学校开学,学校暴发疫情发生风险增高,学校应重视做好春夏季流感防控工作。

流感对全人群易感,但流行季节儿童的感染率和发病率通常最高。

防诺如病毒感染

一高中复学后多名师生低烧发热,核酸检测结果已出

专家提醒:

2019 年春季随着学校陆续开学,暴发风险增大,接触传播和食源性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

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口密集单位为诺如病毒感染暴发高风险场所。

防手足口病

一高中复学后多名师生低烧发热,核酸检测结果已出

专家提醒: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学龄前儿童。

高发场所为托幼机构,暴发疫情高峰期在 4-6 月。

防水痘

一高中复学后多名师生低烧发热,核酸检测结果已出

专家提醒:

重点防控场所主要是小学,5 月是暴发的高峰期。

为了更好的预防水痘,建议家长避免小孩和患病小孩玩耍,最好要带小孩接种两剂次的水痘疫苗:

12-24 月龄接种第 1 剂,4 岁 -6 岁接种第 2 剂。

未完成 2 剂者,补齐 2 剂(≤14 岁人群两剂至少间隔 3 个月,≥15 岁人群两剂至少间隔 4 周)。

防流行性腮腺炎

一高中复学后多名师生低烧发热,核酸检测结果已出

专家提醒:

重点防控场所主要是小学,5-6 月是暴发的高峰期。

主要防控措施是避免接触病人,加强学校预防接种查验证及疫苗补种工作,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及时处置疫情。

防登革热

一高中复学后多名师生低烧发热,核酸检测结果已出

专家提醒:

随着春季学期开学和人员流动,尤其在高等院校存在出现登革热病例的风险。

注意清除或控制蚊虫孳生地(清积水),为有效控制学校内蚊虫密度,还应对学校外围周边 50~100 米范围内的一切蚊虫孳生地进行彻底清理。

给家长的建议

打疫苗:学校是人员密集的场所,容易造成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如果有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建议通过打疫苗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

勤清洁:经常打扫居室,常清洗、消毒孩子使用的食具、玩具和其他物品。

勤通风:少去或不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又差的公共场所,家里每天要开窗通风。

勤观察:宝宝身体不适,出现高热、呕吐、腹泻、皮疹等传染病可疑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治,不要带病上课。

吃熟食:食物必须煮熟煮透,特别是生蚝之类的海产品,即食蔬菜彻底洗干净。

清积水:及时清理门前屋后的各种积水,翻盆倒罐,清除蚊虫孳生地。

给学校(托幼机构)的建议

落实晨、午检:每日落实学生晨、午检及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如患传染性疾病,需隔离期满才能上学。

严格管理病例:学校员工或学生出现出现发热、咳嗽、皮疹、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及早离岗离校居家休息,切勿带病上班(课)。

及时报告疫情:发现病例异常增多时,要立即向当地疾控机构及相关行政部门报告。

加强开窗通风:加强教室、宿舍、午休室等场所的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搞好环境卫生:注意清洁打扫,定期做好玩具、教室、公用活动区等的清洁消毒工作。

加强健康教育:教育孩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勤洗手,打喷嚏要遮掩口鼻等。

此外,专家还建议,已经开学的各位毕业生家长要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学校方面,除了要做好公共场所的通风消毒工作,各位老师要合理安排教学活动,避免学生聚集性活动,提醒学生做好个人防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