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世界最牛的教育学学院毕业,经历丰富到猎头都猜不出年龄

MG学长 海归创业者专访(上)

聂鑫

创新教育探路者


学校:英国ㅣ伦敦大学学院教育研究院

坐标:中国ㅣ北京

行业:教育


文| 海吉

采访| Lily


跟聂鑫有四次接触


第一次在纸面上,看到她上挑丹凤眼,典型的东方女性面孔,和丰富的海内外工作经历,像位冷面女企业家;


第二次在电话里,她讲着自己一意孤行的留学梦,时而爽朗大笑,如同明亮热烈的少女;


第三次在朋友的饭局上,她一上来就冷不丁地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特别认真地对我说,“你们一定要做最牛逼的海归创业媒体。”


第四次我跟她约了正式的采访,她认真专注地讲了近两个小时的创新教育,这一次,或许我离最真实的她更近了一些。


身份与个性的反差,外形与履历的碰撞,直到现在,我都没猜出聂鑫到底多少岁。但我确定的是,聂鑫想在2020年锁定一个方向,狠狠地,深挖下去。


从全世界最牛的教育学学院毕业,经历丰富到猎头都猜不出年龄


留学梦里的教育初醒


“到英国后,有次印象特别深,我一个人去大英博物馆,坐在展厅看见来来往往的人,我就想到在这里的每一天我都要特别珍惜。就像梦想实现的感觉,我在梦中见过好多这样的画面,但今天是真的。”


11岁才开始接触英语,留学梦就在聂鑫心中发芽了,便开始做着留学梦。可是零几年的中国,在江西这样的教育偏传统保守的省份里,这几乎就是天方夜谭。幸运的是,聂鑫遇到了一位改变她人生的英语老师,在课堂上读英语报纸了解国外的一切是聂鑫非常享受的回忆。


从全世界最牛的教育学学院毕业,经历丰富到猎头都猜不出年龄

△聂鑫和英语老师

那时她还没有自己的电脑,谷歌也还没流行,她跑到父亲的办公室查阅美国高中的排名。借助那台电脑,她知道了美国有哪些州,知道了成绩单的英文是transcript,知道了GPA和托福。


但11岁的聂鑫,圈子里只有同龄人,连大学都很遥远,更别提留学。她跑去问学校要英文成绩单,老师惊愕问她在说什么,她老实回答说美国高中要有中学的英文成绩单。“他们觉得这个孩子疯了吧。”


把出国的想法告诉父母也遭到了反对,去美国读高中这件事毫无进展。凭借优异中考成绩,聂鑫进了省重点,但一个班级八九十人,早上四点半起床,五点十分上课,晚自习十点半结束,每周休息半天。这样的日程,从高一便开始了。这种应试教育下日复一日的生硬灌输让她无法接受。在厌倦这里的同时,出国梦变得愈发强烈。


从全世界最牛的教育学学院毕业,经历丰富到猎头都猜不出年龄

△给孩子们分享个人成长经历

读大学后,一直反对她出国的父母终于松口同意了,但前提是必须去世界top30的大学。为了实现儿时的留学梦,每天泡在图书馆和自习室是常态,暑假送走同学们,她在学校复习到凌晨,也会利用课余和假期参加各种比赛和实习。“为了目标全力以赴的感觉,是充实又有力量的。”


14年5月,手握十个offer的聂鑫偶然得知世界上教育专业排名第一的大学——IOE(Institue of Education),与中国传统应试教育的不适令她痛苦多年,选择创新教育是必然的。但那些年IOE在中国招收的学生非常少,她没有往届毕业生的成功经验可借鉴,只得自己摸索。


5月23号她提交了IOE的申请,而拿到手的offer在6月1日前就截止缴费,无奈之下,她在5月30号向IOE发去邮件,诚恳却直白表示:我特别想去IOE,但6月1号前得交另一所学校的学费来预留位置了。我希望你们能在6月1号前给我消息。


“在五月底申请季尾声时申请,而且递交申请一礼拜就催促,其实这是蛮危险的操作,但是没办法,我必须奋力一搏。几个小时后我收到了邮件,提示IOE的申请状态有更新。怀揣着紧张的心情点开申请系统看到的是offer,我就在宿舍哗啦一下就哭了,那是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喜极而泣”。


到伦敦之后,聂鑫几乎没有任何过渡期。“我经常梦到我在国外,有一次梦见我在梦里说英文。这是我第一次去那么远的地方,有种鱼回到水里的感觉,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地方。”


从全世界最牛的教育学学院毕业,经历丰富到猎头都猜不出年龄


聂鑫入学那年,IOE并入UCL,这之后IOE招生扩大数倍,中国留学生占据大流。


她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当年IOE的小众冷门,课堂只有两三个中国人,同学们来自世界各地,多数已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相比近年来留学热潮,当年的她得到了更多样化和国际化的教学体验。也凭借着IOE世界第一教育学府的平台,接触了很多教育家、教授和学者,参加了许多行业内峰会和学术讲座,犹如一艘满载燃油的飞船,将聂鑫推向了更大的国际舞台。


从全世界最牛的教育学学院毕业,经历丰富到猎头都猜不出年龄

△在IOE参与组织中国教育论坛合影

“中国传统教育适合一部分学生,他们能通过这种偏高压的方式读出来,发展得很好,但有一些学生需要更开放、更自主的学习环境,可是中国大部分的孩子上的是公立学校,所以我就想探索教育创新领域,让更多像我这种不是很适应中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小孩,能更好地在中国接受素质教育。”


所以,她选择了国际比较教育。这个专业让聂鑫站在第三视角、从宏观和微观、过去和现在去看中国、亚洲和其他国家、研究与理解不同国家的教育优势与问题,通过学习其他国家的教育来重新审视中国教育,从而提出创新方法进行本土化落地实践。


从全世界最牛的教育学学院毕业,经历丰富到猎头都猜不出年龄

△在北师大做学术演讲

“以前在中国讨论教育,大家都是从自身相似的经历去讨论,但是在那边人家从他们的文化和成长经历的视角去探讨。很多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人家会去思考。中国人看自己,有些地方是盲区,通过跟别人交流和碰撞,会产生新东西,不会把很多事情理所当然化,会用批判性思维去看待现象和事实,更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用比较教育的视角和专业的积淀去积极探索改变的方法和路径。”


从全世界最牛的教育学学院毕业,经历丰富到猎头都猜不出年龄

△聂鑫与同学的英国教育调研文章 于2015年5月发表在《中国教育报》


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聂鑫参与过公立创新学校从0到1的筹建,探索面向未来的中西融合教育;担任教育科技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OO,从0到1建立并拿到数百万天使融资,受邀成为众多海外教育公司的战略顾问,也做过协会的运营总监和常务理事,还热心为教育行业的后辈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摆脱在求学和求职路上的迷茫。简历上众多头衔与阅历,让人难测她的年龄与经验。


“女强人?稍微有点吧,但不能完全这么说。就是想要多做一点,不想停滞不前没有成长,一不小心就扑在工作了。”


从全世界最牛的教育学学院毕业,经历丰富到猎头都猜不出年龄


毕业回国的她接到了猎头的电话,对方为她推荐了两个职位,一个是VIPKID创始人的特别助理,一个是加入创建中国第一所公立创新学校。聂鑫选择了后者。


在15年的国内,创办公立创新学校还是片全新领域。哪怕顶着公立二字,这也是一项从零到一的挑战。但也正是因为创新和背后的挑战,才让她选择得义无反顾。“我非常感谢当时给我打电话的猎头,是她开启了我的职业生涯,直到现在我们都还是保持联系。”


从全世界最牛的教育学学院毕业,经历丰富到猎头都猜不出年龄


聂鑫做过英文老师、教务、新媒体运营、品牌宣传、社会实践等各项工作,也曾就职于校长办公室,担任过人才官。此外,她还参与过千人教育大会筹办、名校校长研讨会、北美创新学校访校团和教育行业活动,也在PBL翻转课堂、背景提升、升学指导、个性化教育、教育科技、未来学校等领域有自己的热情和想法。


从全世界最牛的教育学学院毕业,经历丰富到猎头都猜不出年龄

△聂鑫回到母校IOE举办宣讲会


从全世界最牛的教育学学院毕业,经历丰富到猎头都猜不出年龄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分享


在一众工作历程中,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还有过创业经历。担任教育科技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OO,从0到1搭建公司渠道、业务和团队,也成功拿到了数百万天使融资。


平日里有工作,周末要完成MBA的课业和活动,还要忙着创业项目,她还接到了编书的邀请。


这是由教育部直属研究机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起,为教育政策制定者、各大校长提供教育改革的蓝本。 “她不可能放弃这个机会。忙得分身乏术之时,聂鑫想到了借力。她发了条朋友圈,当晚便收到几个回复,立刻组建了研究小组。而在聂鑫的统筹下,一个月便顺利完成了这本书的撰写和定稿。


从全世界最牛的教育学学院毕业,经历丰富到猎头都猜不出年龄

从全世界最牛的教育学学院毕业,经历丰富到猎头都猜不出年龄


“这些都是同时在做的,好多东西是平行交织的,如果不是同时的话,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完成。我的原则就是只要我真想干,我就能把它塞到我的日常中去。”


回忆起三四年前初入职场,第一次写红头文件、第一次举办千人大会、运营公众号、学术研究书籍编著、创业读书工作需同时兼顾,聂鑫笑道自己快憋死了,但青涩褪去,成长的意义留在了聂鑫如今言行与思考中。


从全世界最牛的教育学学院毕业,经历丰富到猎头都猜不出年龄

△主持中国未来学校大会分论坛


朋友眼中的聂鑫是个工作狂,时间揉碎成无数块并行使用。快节奏的四年,五花八门的涉猎与尝试,让她见识了很多,成长了很多,但对于现阶段的她而言,所要追求的不再是多,而是深。横跨教育、商业、创新领域的多元化综合能力是聂鑫的独特之处。


从全世界最牛的教育学学院毕业,经历丰富到猎头都猜不出年龄

△参观中国创新学校一土学校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