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蝨一代傳一代?教您如何防治不再頭痛


白粉蝨一代傳一代?教您如何防治不再頭痛

  白粉蝨是柑橘產區一種常見而易被忽視的害蟲,嚴重時引起柑橘枯梢落葉,果實生長緩慢以致脫落,並誘發煤煙病,對柑橘的品質和產量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已成為柑橘生產中不可忽視的一種重要蟲害。以下為大家詳細總結了柑橘白粉蝨的症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等相關知識,供大家參考:

白粉蝨一代傳一代?教您如何防治不再頭痛

一、發生規律

  白粉蝨在廣西每年發生3代,在江西南昌和福建每年發生4代,在臺灣和廣東每年多達5~6代。以四齡幼蟲及少數蛹固定在葉片背面越冬。成蟲羽化後當日即可交尾產卵,初孵的幼蟲爬行距離極短,通常只危害原葉。該蟲4月中旬羽化出的成蟲開始產卵,一片葉上產卵100粒以上,4月下旬至5月上旬是第1代卵孵化高峰期,第2代6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3代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第4代在10月上旬至第2年的4月上旬。7—8月發生最多,卵期8~24天;幼蟲有3齡。在柑橘園裡可見各種蟲態,世代重疊嚴重。成蟲有翅能飛行,成蟲遷移產卵是橘園樹木間傳播擴散的主要方式。柑橘粉蝨寄主多、食性雜,喜廕庇環境,通風透光不良的橘園受害較嚴重。幼蟲和蛹有蠟質保護,對藥劑具有較強的選擇性。

白粉蝨一代傳一代?教您如何防治不再頭痛

二、危害特點

  柑橘粉蝨在橘園世代重疊,從4月上旬至11月下旬均可看到它的成蟲、幼蟲、蛹和卵。同一果園樹與樹之間由成蟲遷飛傳播,果園和果園之間主要由風(特別是颱風)傳播。各代成蟲盛發期以7—8月最多。柑橘白粉蝨的幼蟲孵化後,群集在葉背及嫩枝上固定取食危害,吸取枝葉汁液,並分泌絮狀蠟絲,從而造成樹體營養生長停滯、落葉、新梢抽發少,抑制植物及果實發育。最為嚴重的是該蟲的分泌物往往引發煙煤病,特別是8—9月份,葉片佈滿黴層,嚴重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使柑橘葉片發黃,枝葉枯萎,柑橘產量和質量都受到很大影響。

白粉蝨一代傳一代?教您如何防治不再頭痛

三、重發原因分析

  (1)橘園管理較差。目前橘園種植密度偏大,成園後樹體廕庇,有利其發生。據調查,樹體密度偏大,尤其在樹冠大、枝梢多的橘園,柑橘粉蝨蟲量上升快,危害明顯重於密度適中、管理及時的橘園。在一些地方冬季清園做得不及時、不徹底,給粉蝨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條件,容易帶來翌年粉蝨的成災。

  (2)生態因子。橘園長期大量使用廣譜性的殺蟲藥劑,結果造成對天敵昆蟲的殺傷力增大,導致天敵數量銳減,使粉蝨失去了天敵的控制效應,使一些地方橘園粉蝨的危害1年重於1年,造成防不勝防的被動局面。三是防治技術不到位。柑橘粉蝨是一種隱蔽性害蟲,橘農對它的發生規律知之甚少,一旦出現危害症狀開始防治時,往往失去了防治適期,大多是“馬後炮”,效果不理想。該蟲具有遷飛性,最好應在統一的防治適期內,開展統防統治,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一旦貽誤了最佳防治期,極易引起危害,防治效果不佳。

白粉蝨一代傳一代?教您如何防治不再頭痛

四、防治方法

  (1)抓好農業防治。通過農業措施的實施,改善橘園生態環境,創造天敵生長繁殖的有利條件,達到控制粉蝨危害的目的。如早春在寒冷結束後,及時修剪被害嚴重的枝條及衰弱枝、廕庇枝,減少蟲源,使樹冠通風透光。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樹勢。特別是栽植密度過大的橘園,枝葉鬱閉,行間陰溼,應每行隔株移去1株,並對橘樹進行修剪,以改善園內通風透光條件。在6月中下旬第1代成蟲羽化盛期,正值夏梢大量抽發期,全園應及時抹除夏梢,清除成蟲產卵場所,可有效減輕以後各代的危害,此時抹梢還可兼治柑橘潛葉蛾。橘園種植綠肥,保留果園良性雜草,能夠增加果園的田間小環境的溼度。有利於柑橘粉蝨的主要自然天敵——粉蝨座殼孢的生存和繁殖,提高其對粉蝨的寄生率。

  (2)藥劑防治。在柑橘白粉蝨嚴重發生的情況下,化學防治仍是目前主要防治手段。成蟲羽化後當日即可交尾產卵,初齡幼蟲盛發期用藥最為有效。藥劑推薦:25%啶蟲脒+5%阿維菌素吡蟲啉噻蟲嗪烯啶蟲胺+5%阿維菌素等。每7~10天噴一次,噴2~3次。噴藥時,重點噴灑於樹冠的內膛和葉背。注意不同類型殺蟲劑要交替使用。3齡及其以後各蟲態的防治,最好使用乳油製劑,可提高殺蟲的力度。對於白粉蝨引起的煤煙病,可以使用礦物油,在下雨的時候,果實上的煤煙會被雨水沖刷掉。

  如果農友們想了解更多的柑橘種植技巧,歡迎點擊下方藍字“瞭解更多”,關注我們,就能第一時間收到我們及時更新的實用種植技術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