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维斯宣告破产!昔日“牛仔裤之王”为何没落?

真维斯破产了!

据澳大利亚《每日邮报》报道,创立于1972年的澳大利亚零售服饰品牌真维斯近日宣布进入破产清算管理程序。但在进行破产管理程序期间,真维斯将会继续运营。

这个曾经备受全球年轻人追捧、被称为“牛仔裤之王”的服装品牌巨头企业,年营收一度高达50亿港元。如今,真维斯在的业务却呈现一片衰败之迹:裁员6000多人、关店1300多家、业绩下滑超65%以上。

资料显示,真维斯创立于1972年,品牌诞生地就在澳大利亚,它的第一家店开在澳大利亚珀斯的巴拉克街,之后迅速在澳洲扩张。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港商杨钊、杨勋创办的制衣厂就一直给真维斯做贴牌代工。1990年,杨钊、杨勋两人反客为主,收购了真维斯。

1993年,真维斯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在上海开了第一家店,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真维斯通过打下年轻人的市场迅速在中国各大城市商业街布局开店。

当时,国内市场对服饰品牌的观念尚不清晰,但年轻人的“时尚”追求始终存在,真维斯和班尼路、佐丹奴、堡狮龙等一系列国际品牌抓住了这一波红利,迎来了事业高潮期。其中,真维斯如龙卷风一般席卷全国,因物美价廉的定位和销售策略,它在广大二三线城市备受追捧,尤其是对于不少“小镇青年”而言,真维斯可以算是一代年轻人的青春回忆。

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真维斯在中国内地门店数量达到2500家的顶峰。2013年,真维斯的销售额达到了近50亿港元。由于在中国布局太广,很多国人误以为真维斯是中国人自己创立的品牌。

不过,在高速扩张的背后,真维斯同样难免走入了下坡路。接下来几年,真维斯的发展遭遇滑铁卢。从50亿到40亿、28亿、16亿,真维斯的业绩一路下滑,随之而来的是关店和裁员。

由于中国业务持续陷入亏损,大股东开始选择将真维斯进行出手转让。2018年8月27日,真维斯母公司旭日集团发布公告称,以8亿港元将连年亏损的内地服装零售业务即真维斯品牌出售给集团创始人、大股东杨钊和杨勋兄弟,真维斯在中国内地服装业务已经进行剥离。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曾经的休”牛仔裤之王“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败局?

对此,真维斯品牌创始人诺伍德曾自己分析了真维斯为什么衰落,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真维斯早已与“时尚”一词背离。

此外,便是市场状况和整体环境的影响。《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道中称,真维斯受到了市场状况和环境的影响,这些状况伤害了澳大利亚乃至全球的许多服装零售商。托管人之一斯图尔特指出,“看看这些服装行业的零售商纷纷进入破产管理程序,这也反映了消费者购物方式的结构性变化。真维斯每年在澳大利亚146家门店和网店的销售额才1亿美元,这实在太低了。”

可见,澳洲艰难的零售环境,以及来自电商的压力,亦是拖垮真维斯的原因。在斯图尔特看来,澳大利亚的线下零售正经历1990年以来最艰难的时期,遭受到亚马逊等国际电商平台的持续冲击。

在微博上,有关“真维斯破产关停1300家店”话题也引来上亿的阅读以及几千条讨论。不少网友表示,“学生时代的潮牌居然就这么凉了”、“果然跟不上时代就要被淘汰的,值得警醒。”

时代总是在变化,服装市场进入"红海"阶段,前期的红利逐渐消失殆尽。电商的迅速崛起也在冲击着传统的实体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线上购物。

《每日财报》评论认为,面对市场的巨大变化,真维斯的管理者们并没有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经营理念没有改进。最终,真维斯丧失了对核心消费群体的吸引力。这也是真维斯沦落至此的最大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