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因襄樊之戰而失荊州,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關羽,字雲長。關羽溫酒斬華雄初露鋒芒,斬顏良誅文丑聞名天下,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斬龐德擒于禁水淹七軍,威震華夏,號稱天下第一猛將呂布,感覺在他面前顯得有點黯淡無光,但關羽一生的敗筆便在於大意失荊州,這一切,源於關羽執意要打襄樊之戰,他為什麼要這樣呢?


關羽因襄樊之戰而失荊州,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襄陽樊城特殊的地理位置

襄陽和樊城位於荊州跟魏國領土的交界處,是曹操在中原的重鎮,如果能攻下襄陽和樊城,那麼就能謀取許昌和洛陽。許昌是漢獻帝的所在地,洛陽是兩都之一,諸葛亮的出師表中“還於舊都”就是希望把蜀國的都城遷到洛陽或者長安。襄陽樊城有難,合肥的張遼必然分兵來援,而合肥又是孫權虎視眈眈的地方,這樣曹操就會首尾不能相顧,那麼曹操也就會成為第二個袁紹。


關羽因襄樊之戰而失荊州,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關羽其實是在執行隆中對

諸葛亮的隆中對,第一步是取荊州,第二步是取益州,這最後一步便是待天下有變從荊州率一支勁旅直插許都洛陽,而關羽便是這隻勁旅。可能大家會說,天下沒有變,是關羽自己執意要打襄樊之戰,其實不然,曹操先後經歷了赤壁之戰和關中之戰,自己的精銳已經摺損過半,曹操雖然擁有中原廣闊的領土但是,能打硬仗的軍隊不多了,曹仁這隻便是。也就是說,如果能夠消滅曹仁,不僅能夠消滅曹操所剩無幾的有生力量,而且能夠佔領襄樊,這與諸葛亮的隆中對是相符合的,不過關羽做出了錯誤的判斷,認為東吳不會參戰,從而使自己腹背受敵。

時間對曹操是有利的

曹操赤壁丟荊州,關中大戰,丟失了關中,但是這兩個地方本來不是曹操的,曹操打敗袁紹所得的青幽並冀遠比這兩個地方要富庶的多,所以說曹操雖敗但是領土並未受損,兵力雖然折損,但是中原人口多,錢糧足,只要給於足夠的時間,曹操便能捲土重來,幾十萬軍隊不成問題。在這種時候,時間對曹操是有利的,關羽如果不乘勝追擊,那麼以後攻取襄樊的難度,便會成倍的增加


關羽因襄樊之戰而失荊州,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打襄樊之戰不敢說是正確的,但也並不完全錯,襄樊是北伐的前沿陣地,曹仁所部是曹操所剩無幾的有生力量,而且時間對曹操是有利的,但是自古成者為王敗者為寇,關羽大意失荊州成為了自己一生的敗筆,如果關羽大勝了呢?那麼歷史對雲長會有另一種評價。


你覺得關羽打襄樊之戰是否正確呢? (單選)
0人
0%
正確
0人
0%
錯誤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