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成為更好生態位|14天新商業觀察vol.7

「社會企業」成為更好生態位|14天新商業觀察vol.7

14天是一個醫學觀察期,也可以是商業思考的一個沉浸式發酵週期。

2月10日起,場景實驗室推出「14天新商業觀察」特別策劃,就「戰疫」時期各行業關注的問題,展開專題研究並對話創始人吳聲,圍繞「公司基本面」「新商業認知」「新場景機遇」,每天一篇,講清一個場景實驗室觀察到的新價值點,並嘗試給出具體建議。

今天談論的話題是#社會企業# ,也歡迎你在文末留言提問,參與場景實驗室的場景「雲診斷」——「場景問答」。

任何公司(創始人)在本專題任一文章後留言,闡明一個具體行業、企業在當下背景遇到的典型問題,便可獲得吳聲與場景實驗室團隊的解答回覆。我們希望,提問具體,重要而緊急;我們承諾,深入思考,有問必答。


文 | 場景實驗室


新冠疫情深化了一個商業共識,「環球同此涼熱」。我們都在社會文明與商業文明的起伏進程中,一個暫停鍵猛地按下,誰都無法獨善其身。


胖東來與老鄉雞的「責任擔當」刷屏朋友圈,人們想起還有一種企業叫「社會企業」,紛紛表示之後要多捧場。曾幾何時,社會企業的標籤不再只是圍繞「現金」的公益,而在於組織、業務、觀念等多維度,與全社會要素可持續連接,形成信任關係飛輪。


可以看到一大批新經濟公司在疫情中扮演了堪稱「壓艙石」的角色,包括騰訊、京東、阿里巴巴、蘇寧、小米、字節跳動、快手、美團點評……它們面對突發的具體問題和具體困難,基於自身能力特質都有非常不錯的表現——持續、解決問題、側重關鍵點。


當外在環境發生劇烈變化時,生態、人類命運等概念才越發凸顯。越有使命感的企業,會更強烈感知到自身與社會「舟」與「水」的相依關係。只思考自己的本位,遇到的挑戰會更大,麻煩會更多。相反,「社會企業」才能更高效、更敏捷地響應和解決層出不窮的新問題。


01圍繞業務的可持續社會責任


《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近期的一篇文章《疫情當前,怎樣的企業援助更有效?》中,結合美國研究團隊跨越10年的研究分析,探討面對疫情怎樣的援助更有效。一個結論是「圍繞企業核心業務的援助比現金更有效」,而在這次疫情中,許多企業已經展現出融合一線需求與自身能力特質的進步,大型企業的援助行為也呈現多角度、多層次的特徵。

社會企業——意味著社會責任本身就是商業責任,協作機制本身就是組織優勢,開放精神本身就是競爭能力。更意味著公司的開放程度,遠遠超出一般所理解的業務邏輯。

疫情地圖和科普信息成為各個App和網站的標準動作,搜狗、百度、高德、微信、支付寶讓信息快速準確同步;萬達、世茂、華潤等商業地產推出免租政策,盒馬為武漢動物園送「小魚、小泥鰍」,每日優鮮、馬蜂窩、首汽約車、順豐等更多剛需相關企業的「堅守」「退款」……無論物資保障還是技術支持、信息供給,第一時間自發將各項業務與「社會所急」並軌的企業,都獲得社會廣泛的支持與聲譽。

一如在之前專題文章提到,這是「徹底協作」的時代,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協作中創造新價值。社會化思維潤物細無聲,與公司規模無關,有的只是社會協作的生態位。騰訊課堂、企業微信、釘釘、飛書在應用商店下載量的激增,是因為遠程辦公的臨時性需求被系統承接,金山WPS、網易有道、石墨文檔、Zoom、Teams都因此獲益。


02數字溫度與觀念普惠


從微信、淘寶、美團,到滴滴、快手、拼多多……當越來越多互聯網公司,由互聯網基礎設施,躍遷為社會新基礎設施——技術發展與社會福祉、個體認知同頻共振的當下,需要思考如何讓科技與互聯網變得有溫度,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是精準助農還是餐飲賦能,是醫療普惠還是出行便捷。

這個時代商業的價值,體現在解決具體的麻煩,譬如京東物流承建湖北省政府應急物資供應鏈管理平臺;體現在對社會觀念微小進步的貢獻,譬如成立100多年來平均每兩天研發3個新產品的3M;體現在讓技術賦予所有人平等的權力,譬如在線課堂、在線教育的門檻越來越低。

企業應該做的,是以技術的加持讓個體觀念得以表達和放大,讓個體利用技術實現個人價值增益,讓數字化、AI、新消費形態與數字化用戶產生化學反應。譬如騰訊和阿里巴巴火速研發的健康碼、同程藝龍同行程患者查詢、蘇寧在線健康義診、易觀方舟推出突發公共衛生智能解決方案……

很難想象,幫助埃隆·馬斯克和特斯拉穿越2018年艱難時刻的,除了最終的量產化以外,是很多基金經理和機構投資者對馬斯克在太空火箭和腦機接口等領域實踐的致意。致力於「社交學習、社會大學」的得到App、無門檻創作的快手、海洋塑料再利用的耐克,抑或網絡互助與「人造肉」探索,我們的評判更多在於是否致力推動社會整體能耗降低?這些公司有沒有釋放數字商業時代應有的社會觀念善意?


價值觀制勝時代,對「邊緣」需求的始終關注,會成為社會責任的競爭優勢。


03全球化協作與文化接駁


SheIn、Fordeal、Jollychic,為什麼中國電商紛紛進軍印度、中東、印尼?電商基礎設施正以簡潔、快捷的方式跨區域演變,企業和品牌在全球化範圍內完成模式的輸出和溢出。

中國創新對數字化普惠和全球化實踐的推動,令其獨特貢獻和創造性價值需要被重新審視。不僅是基於「模式溢出」的全球化新下沉之下,從BAT到TMD等諸多互聯網巨頭,數年來在東南亞、印度、中東、非洲等地的投資、落地;更在於中國市場作為「場景豐沛」的新「造物場」,孕育出社交電商、短視頻直播、全場景生態等等新場景想象。

誰是印尼的「雲集」,誰是菲律賓的「拼多多」?為什麼TikTok和Kwai可以全球所向披靡?完善的雲化基礎設施,和基於前瞻科技的深度市場化參與,以及中國產業互聯網的深耕中,深入的每一個作業環節和效率縫隙,為全球產業升級提供了非常好的參考範本和實踐路徑。可以從三個關鍵詞去理解——商業可持續的區域責任,場景創新的區域算法,全球化時代的文化接駁。

中國企業曾經不善於理解在地性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比如關於隱私和誠信,而現在的「包容性」在於越來越懂得,什麼是文化和社會倫理層面的對接——比技術層面的接軌要更加重要。小米、傳音和「OV」的海外市場,TCL、海信、海爾的全球化,在於把握技術紅利,更多又是制度理解能力的高低之別。

今天的創新,越來越表現為文化的溝通、生態的對接和對人類命運的共情,科技與互聯網成為全球化的底層問題、社會問題和認知問題。一個品牌能否提出關於時代社會走向的拷問,抑或全球人類命運的思考,成為市場全新的評價標準。在巴黎聖母院大火之後,LVMH集團和開雲集團大額的重建捐贈,似乎暗示了這個時代的奢侈標準:世道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