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祸相依”的智慧,看透本质方幸福人生

老子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一、指福与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的结果。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福能变成祸,祸能变成福。

此言具有一定的辩证法思想内涵,因为辩证唯物主义(后面称“唯物辩证法”)通常讲的就是“矛盾”(“对立统一”),老子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讲的就是矛盾,而且是讲的对立统一矛盾。“祸”使人悲伤,“福”使人快乐,因此“祸”“福”之间是一个对立矛盾。然而“祸”又有可能使人吸取教训而产生“福”,“福”有可能使人乐极生悲而产生“祸”,因此“祸”与“福”之间又是一个统一的矛盾。

“福祸相依”的智慧,看透本质方幸福人生

二、这也是老子所有言论中最著名的话语之一了。它告诉人们,祸患中孕育着幸福,幸福中隐含着灾祸;身处于灾祸悲伤之中,要坚定自己的信念,等待幸福来敲门,在成功富贵之时,要时时警醒,防止隐藏着的灾难忽然降临。这也与‘反者道之动’契合,都属太极阴阳理论,这个笔者之前文章有大量说,这里不多解释。总之就是道家太极原理,阴阳对立、阴阳转化、阴阳互融等都是太极的特点。所以说没有绝对的阴或阳;万事万物都会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成一个大循环!

“福祸相依”的智慧,看透本质方幸福人生

《淮南子》中记载了“塞翁失马”的故事

长城一带的人中,有位擅长占卜的人。有一天,他家的马忽然跑到了北方胡人那边。乡亲们都为此来慰问他。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邻居们都前来祝贺他们一家。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坏事呢?”他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结果从胡人的烈马上掉下来摔得大腿骨折。人们都前来安慰他们一家。


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境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部分都死了。唯独那个老人的儿子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性命。

贾谊《鵩鸟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

“福祸相依”的智慧,看透本质方幸福人生

三、世界有无数种可能,但就具体的某件事来说就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好,一种是坏;一种是成功,一种是失败。

各占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所以正处在逆境中和不得志中的人们应该可以相信,成功对于你们来说和那些成功者来说都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没有谁是上帝的宠儿,或者说我们都是上帝的宠儿,因为他给了我们每个人百分之五十的成功的可能,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了,这种可能就会实现。成功并不是某些人的专利也不只是某些人的幸运。失败对于那些成功者来说也是占百分之五十的可能的。我们都是平等的,只是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能力来制定目标。有信心,肯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福祸相依”的智慧,看透本质方幸福人生

《旧唐书.魏徵传》:“祸福相倚,吉凶同域,唯人所召,安可不思。”

福祸相依,乃是劝人在困境中不要悲观,因为即使在绝境也有生机,要往前看要沉着冷静寻找突破扭转乾坤的方法,祸事背后隐藏着无限的希望。因祸得福的事情屡见不鲜。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阴阳两面,相生相克。祸与福相当于事物的两个极端的方面没有绝对的祸与福。

“福祸相依”的智慧,看透本质方幸福人生

在困境中要激励自己,百折不挠,勤奋刻苦,未来一定会好,要坚持;在顺风顺水的时候要警示自己,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千万不要忘记风险,要沉静。只有不气馁,不骄傲,前面才是一片坦途。

总之福祸相依论,是人活在世上趋利避害的第一法宝。领悟其精髓,人生会更幸福。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