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攀枝花一縣名總被錯讀 萬般無奈只好改名

2015年,我和邱師兄、邵師兄、駱天四人一車從廣州出發自駕遊,要去四川、雲南逛一圈。

當天下午進入元謀縣境內,滿眼一望無際的黃綠色的草場,地表起伏不平。這裡似乎是高原草甸。東面的天空上,一輪圓月在地平線上升起。四周的光線倏然暗淡下來,天黑了。元謀,歷史書中不止一次地提到的元謀人,就是在這裡發現的。我正在造訪孩童記憶裡的遙不可及的遠方。哪怕只是路過,心裡仍然漾起一陣莫名的激動。原來說元謀人是170萬年前的智人,後來重新測定說是隻有70多萬年。

四川攀枝花一縣名總被錯讀 萬般無奈只好改名

雲南元謀縣的月亮,2015


邵師兄說,今晚避開攀枝花,在米易縣住一晚吧。於是,我在地圖上找酒店,阿駱打電話把酒店預訂下來。20點50分左右,我們從高速下來,駛進米易縣城。回來後,才知道,那是攀蓮鎮,米易縣政府所在地。

收費站出口處,幾名警察正在查車。三、四輛車停在路邊排隊等候。我們的車經過,警察居然揮揮手,讓我們直接駛離。阿駱說:看,警察就知道我們是好人,直接放行。真能瞎掰!

縣城坐落在河谷裡。安寧河水穿城流過。沿河兩岸的酒店、大樓上,耀眼的霓虹展現著多彩的圖案,顯得熱情過度。遠遠地,一棟樓整個外牆上一個巨大的霓虹大開大放地變幻,非常搶眼。有時通體點亮;有時顯出中秋、國慶快樂字樣;有時禮炮繽紛綻放;有時像水波一樣,一圈一圈從下往上攀爬。街道上車少人稀,這一幢樓讓整個小城變得異常活潑。

一棟臨河的酒店的光影,倒映在水裡,落入阿駱的視線。他覺得很美,還說要是晚上能住在那間酒店,多好啊。在他的催促下,我手忙腳亂地找到那間酒店的電話。電話打過去,600多塊一晚,超出我們的心理預期,便老老實實地往預訂過的酒店駛去。在導航的指引下,我們穿過縣城中心街道,離最炫的霓虹越來越近。那棟樓不高,不到十層。難道今晚我們要住進這棟樓?太巧了。

想得美!預訂的酒店安寧明珠大酒店,就在那棟樓斜對面。辦完入住手續,我們走下樓,在當地人的指點下,穿過向陽路,通過一個古色古香、掛滿大紅燈籠的遊廊,走到清桐路,一路往南,在育才路的交叉路口,看到一家牛肉館,正是我們在大眾點評網上看到的那家店。可惜,晚上九點半,他們已經打烊!

四川攀枝花一縣名總被錯讀 萬般無奈只好改名

米易縣城的燒烤城,2015

清桐路東面,恰好是一個燒烤城,就吃燒烤吧。坐下來,我向服務員詢問的第一句話就是:那邊黑乎乎的,是山嗎?燒烤場一拉溜擺出的十幾張桌臺籠罩在明亮的燈光下;四周一片昏黑;頭頂上,月色朧明,天空一輪圓月在雲朵間徜徉,時隱時現。仰起臉,東南方向,能看到一道黑黝黝的影子。是雲嗎?離得有點太近,又有點過於沉穩,沒有云朵的靈動。是山嗎?有點太高,必須抬起下頜,作仰視觀。

邱師兄說,肯定是啦;邵師兄提醒道,阿郎,從下高速起,這個問題,你都問好幾遍了;阿駱說,阿郎,能提個有創意點的問題不?我嘿嘿笑出聲來,心想,我的問題很有創意,你們沒看出來而已。那女子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後點點頭,說是呀。我盯著那山的黑影發呆。既然她確認那就是山,這山確實很高,對於一個長期呆在擁擠城市裡的人來,感覺很新奇。

點過的食材,由老闆幫我們烤熟、切好,送到桌子上來。不一會兒,食客們陸陸續續地在四周落座,推杯換盞,猜拳行令的聲音,夾雜在肆無忌憚的談笑聲中,小街熱鬧起來。米易縣城坐落在一個寬闊的山谷裡,這一點我已經漸漸適應。夜色吹來,裹挾著深秋的寒意。我們舉起酒杯,為兩天來的順利行程乾杯。再次舉杯,為未來幾天的順利乾杯。阿駱建議為兩位師兄的辛苦再乾一杯。月亮也來湊興,從雲層裡鑽出來,好一輪圓月!

四川攀枝花一縣名總被錯讀 萬般無奈只好改名

米易河谷,2015


我說,今天的月亮好圓。邵師兄說,當然了,今天是中秋節。說著,還取出一盒月餅,說我們也過過中秋節。邱師兄說,我這裡也有一盒。我感慨萬千,沒想到,會在這麼一個做夢都想不到的地方過中秋節。

月餅太多,吃不完,師兄們決定贈送兩塊給服務員小妹。每塊都有兩層獨立包裝,樣子很精美。我指著貼在牆上的巨幅海報問道,小妹,這裡不是米易縣嗎?那裡怎麼寫著“迷易第一燒烤”呢?小妹答道,那不是“迷易”,是“迷昜”,讀作“陽”。昜字比易字多一橫,起初,太陽的就是太昜。很久以前,米易就叫迷昜,可能是很多人都把它念成迷易,乾脆改成米易。

阿駱笑道,阿郎可是作家呀,竟然認錯了字。我一點也不覺得難堪,一來阿駱把我“坐家”不出,當成“作家”;二來,自從無知無畏地投身寫作以來,我才發現,有很多漢字不會認,不會寫,不會用。認錯一個兩個字,太正常了。感謝那位四川小妹教我們多認識一個字。

後來,我才知道,清朝某年,有一位捐錢買官的知縣誤以為他的任所是米易,在家書中說自己是米易知縣,下屬也無人敢提醒。解放後,1951年7月2日,西康省設迷昜縣。1952年8月1日,迷昜改為米易。說是此地的水稻一年三熟,大米來得容易。我猜測,這是將錯就錯。

月亮沒有給我們多少時間發感慨,眨眼功夫,她又躲進雲層,天上還下起雨來。老闆拿來遮陽傘,四周燒烤的煙霧瀰漫成一團。阿駱拿出一個精緻的小盒子,打開,竟然是一套茶具。8只小杯子,跟指甲蓋差不多大。沏茶壺、濾茶漏斗、分茶杯、茶葉夾子和茶杯,一樣都不少,不過是個頭很“迷你”而已。從小生在信陽茶鄉的我,也愛喝,只愛喝綠茶。對於茶具,並不計較。阿駱好像更在乎茶具。

四川攀枝花一縣名總被錯讀 萬般無奈只好改名

清桐路、向陽路之間的廊道

夜色已深,雨陣收場,我們酒足飯飽,原路返回,又走進那條連接清桐路與向陽路的廊道。這條廊道由一個個“口”字形的混凝土框架串連而成,內框嵌著木板雕刻的門簾紋飾,頭頂上掛著一排大紅燈籠;腳下是木板鋪成的甬道;廊道兩邊兩寬闊的水池裡,成群的紅鯉魚游來游去。阿駱提議我們在這裡照張合影,於是,我們四個人站成一排,請在一邊閒逛的一位小夥子為我們拍下第一張合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