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敗諸葛亮數萬大軍的郝昭,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


挫敗諸葛亮數萬大軍的郝昭,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

三國時期湧現出很多善於守城的名將,比方說曹仁、朱然、羅憲、霍峻等等。這些人當中很多人是以非常少的兵力來抵抗敵人的數萬大軍,而且攻城的往往是名將。比如說郝昭。按照史料的記載,在諸葛亮第二次北伐的時候,郝昭用一千多的守軍,阻擋了諸葛亮的數萬大軍,保住了陳倉。事實上郝昭也正是因為這次戰役而躋身三國時期名將之列的。很多人瞭解郝昭,也是通過這次戰役。那麼郝昭是一個什麼人?除了"陳倉之戰"之外,他還有什麼戰績呢?下面小編就來說一說這件事。

挫敗諸葛亮數萬大軍的郝昭,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

郝昭其人

郝昭是幷州太原人,字伯道。關於郝昭的生卒年,《三國志》中沒有明確記載。在《魏略》中有一個郝昭的小傳,但是陳壽並沒有為郝昭立傳,可見在陳壽心中,郝昭這個人物並不算曆史貢獻特別大的。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是在曹魏太和二年、蜀漢建興六年(即公元228年)冬,這個時候郝昭已經鎮守河西地區十幾年了。可見郝昭至少活躍於東漢末年、魏文帝、魏明帝時期。

挫敗諸葛亮數萬大軍的郝昭,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

根據《魏略》中的說法,諸葛亮在進攻陳倉的時候,聽說郝昭在陳倉城中,反應是"大驚愕",也明確評價郝昭在涼州有威名。說明雖然在後世郝昭的名氣不算特別大,主要是基於挫敗諸葛亮而得名,但是在當時,郝昭還是一個令諸葛亮感到忌憚的名將。

郝昭少年時參軍作為部曲督,按《三國志辭典》的說法,部曲督是曹魏所置,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四徵將軍等開府的重號將軍的屬吏(應該也包括大將軍、衛將軍等重號將軍)。然後郝昭憑藉軍功遷升到雜號將軍。不過到底是一個什麼名號,史料中也沒有明確記載,多以"將軍郝昭"稱呼。

挫敗諸葛亮數萬大軍的郝昭,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

郝昭在河西地區待了十幾年,其實郝昭在這個時候已經參與了一些戰役,但是對手不怎麼出名,所以後人多記住並宣揚郝昭與諸葛亮之間的戰役。郝昭打過的仗在下文會提到,這裡就不贅述了。到太和元年(即公元227年),"陳倉之戰"之前一年的時候,郝昭還在涼州活動;在太和二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後,曹真判斷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會走陳倉故道,郝昭奉命修築陳倉下城。諸葛亮的一伐與二伐相隔時間非常短,只隔了不到一年的時間,郝昭剛剛修繕好城池,諸葛亮的軍隊就到達陳倉城下。這大致是"陳倉之戰"之前郝昭的經歷。

挫敗諸葛亮數萬大軍的郝昭,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

郝昭的戰績

郝昭的戰績,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在河西地區鎮壓叛亂,對曹魏打通河西走廊,恢復控制西域有一定的影響。在東漢延康元年(即公元220),曹操去世,曹丕繼承魏王之位的時候,在涼州的酒泉郡、張掖郡、武威郡、西平郡等地出現叛亂,河西走廊隔絕不通。當時郝昭屯兵在金城郡,同在金城郡的在這次平叛過程中有所表現的還有金城太守蘇則和另外一個疑似雜號將軍的魏平。

挫敗諸葛亮數萬大軍的郝昭,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

郝昭等人"受詔不得西度",不敢輕舉妄動,也沒有這個權力。蘇則則認為這些叛軍包括附從的"武威三種胡"雖然聲勢浩大,但是有些是被叛軍攜裹的,他們之間的關係還不牢固。如果抓住時機進攻叛軍,就會讓這些力量脫離叛軍,重新歸附曹魏。蘇則的建議說服了郝昭等人,於是他們響應武威太守毌丘興的求援,降服"武威三種胡",然後再進攻張掖、誘殺西平叛軍首領麴演,最後平定了這次叛亂。當然在這次平叛中,郝昭並不是主導人物,甚至除了蘇則、郝昭、魏平、毌丘興等人以外,還有很多人物也參與了平叛。但小編認為郝昭的表現應該是不錯的,否則也不會得到著名西州之類的評價。

挫敗諸葛亮數萬大軍的郝昭,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

另外在太和元年的時候,西平郡人麴英又一次發動叛亂。在漢末三國時期,麴氏可能為西平大姓,在當地有一定的影響力。在東漢末年,涼州出身的麴義在袁紹與韓馥、袁紹與公孫瓚之間的鬥爭中都表現得很活躍,其參與的"界橋之戰"也是三國時期一次經典戰例;曹魏時期西平郡出身的麴演、麴光先後反叛,分別被蘇則、張既等人鎮壓。而這次叛亂的麴英也是西平人,殺死臨羌縣令、西都縣長。這個時候郝昭可能還在金城郡,金城郡距離西平郡非常近,事實上西平郡就是建安年間從金城郡分置而來的。郝昭與另一個將軍鹿磐擊敗並斬殺麴英。在《三國志》中僅有一句話帶過,可能是破壞性不大,應該也是郝昭無傳的緣故。

挫敗諸葛亮數萬大軍的郝昭,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

之後就是與諸葛亮的"陳倉之戰"。關於這一戰可能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了,大概就是諸葛亮率領數萬大軍圍攻陳倉,先是派一個叫做靳詳的人勸降郝昭,但是沒有成功。隨後諸葛亮發動大軍利用雲梯、衝車、百尺井闌、土山、地道等攻城手段猛攻陳倉,但是都被郝昭化解,最後因為曹魏援軍趕到而撤退。雖然這個戰役過程是有史料記載的,出自《魏略》,但是小編認為其中有一些疑點,首先《魏略》中記載誇張、矛盾之處非常多,事實上它是一個孤證,孤證不立。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疑點,《三國志》中記載與郝昭一同守城的王生不見蹤影;《魏略》中記載諸葛亮圍攻陳倉二十天才遇到曹魏援軍,而關中一馬平川的地勢也不至於行動如此遲緩。所以小編個人認為,《魏略》中的記載可能有一定的誇張成分。

挫敗諸葛亮數萬大軍的郝昭,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

小結

郝昭在河西地區十幾年,參與平定麴演、張進、黃華、麴英等人的叛亂;而後為應對蜀漢軍隊的威脅,轉到關中地區修繕陳倉,並且在這裡打贏了他的成名之戰——"陳倉之戰",成功挫敗諸葛亮的進攻。之前郝昭的身份一直是雜號將軍,這個時候的郝昭可以說是走上人生巔峰,被魏明帝曹叡認為"善守",打算重用郝昭。但是郝昭的命運很是不幸,不久後就病逝。從史料記載的這些戰役來看,郝昭可以說是"全勝"的戰績了。

挫敗諸葛亮數萬大軍的郝昭,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

如果說郝昭身上有一個汙點的話,那就是他曾經多次挖掘墓葬,為取出其中的木材製作軍器。所以他臨死之前也告誡其子郝凱為自己薄葬。不過在當時的社會背景,盜墓的情況比比皆是,曹操、孫權、袁紹、董卓等人都有盜墓的行為。郝昭這個汙點也是受到當時社會背景的影響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讀史方輿紀要》、《太平寰宇記》、《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志辭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