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業績預降三成 在線教育、雲計算、醫藥逆勢增長

創業板2020年一季度預告悉數披露完畢。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4月13日,810家創業板上市公司發佈了一季度預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季度創業板業績大幅下滑塵埃落定。


疫情衝擊業績預降三成 在線教育、雲計算、醫藥逆勢增長


根據測算,2020一季度創業板(剔除溫氏股份(31.030, -0.09, -0.29%)、樂視網(1.690, 0.00, 0.00%))預告盈利同比增長(按照均值法測算)為-28.31%,環比2019年全年增速(預計為34.70%),下滑約60個百分點。

同時,創業板走勢也陷入低迷,3月以來創業板指下行了8.88%。

“A股繼續探底,業績壓力開始體現。從預告看,當前創業板估值業績匹配較差,有回調壓力。同時二季度超額的貨幣供給對市場支撐也將減弱;而風險偏好受疫情壓制,難以提升。”中銀政策策略分析師王君指出。

2020年以來,在疫情衝擊之下,不少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大幅下滑。

根據Choice數據顯示,已經披露2020年一季度預告的創業板企業中,首次虧損企業高達176家,佔比高達21.73%,續虧、增虧、減虧企業合計90家,佔比為11.11%。這也意味著,創業板有超過三成企業虧損。業績預減的上市公司合計268家,佔比33.09%。此外,還有大量上市公司業績存不確定性。真正業績預喜的上市公司(包括業績預增、扭虧)不足三成。

從業績下滑原因來看,疫情引發的上下產業鏈供需問題、物流受限、正常商務活動受阻是主要原因。據安信證券統計,在創業板一季報業績預告中,業績預減或首虧的公司(業績下滑幅度較大)基本都是受疫情影響而造成的企業中下游復工延遲、原材料緊缺、訂單減少和成本上升,佔比高達91.54%。

如首次虧損企業中虧損最為嚴重的立華股份(46.600, 0.48, 1.04%),預計2020年一季度虧損1.92億元至1.97億元。公司指出,作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的商品——肉雞——因新冠疫情影響,銷售價格同比下降約14.94%。同時報告期內,公司商品豬出欄量同比出現下降。

儘管整體來看規模越大的龍頭企業抗風險能力越強,但業績大幅下滑的企業中仍不乏早前的牛股和高市值股票。記者統計了2020一季度預虧和業績下滑最大幅度高於50%的上市公司發現,其中45家企業總市值在百億以上,佔比為10.79%。

市值規模最大的愛爾眼科(43.560, 0.98, 2.30%),一直是創業板“牛股”,截至4月12日晚總市值高達1319.05億元。但由於新冠疫情爆發,公司階段性暫停門診、手術,部分醫院提供急診服務,手術量和主營業務收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2020年一季度整體歸母淨利潤區間為5970.28萬元-11940.57萬元,預計同比下降60%-80%。

“我們(業務)現在還在逐漸恢復的過程中,還沒有恢復到節前的水平。至於對今年的預期,由於疫情情況(不確定),我們還不能太確定地判斷,全年業績(預判)我們暫時還沒有給市場。”4月12日,愛爾眼科證券部人士對以投資者身份致電的記者回應稱。

據該人士透露,目前公司已通過網上預約、電話諮詢等方式引導有序就診,在確保醫療安全的前提下為患者提供各類診療、手術服務。

此外,疫苗龍頭康泰生物(124.490, 0.54, 0.44%),預計淨利同比上年下降85%至100%;5G概念股深信服(166.050, 9.07, 5.78%)預虧損1.92億元至1.97億元,同比下降447%至462%;文旅龍頭宋城演藝(25.970, -0.19, -0.73%)也預計盈利0至9255.05萬元,同比下降75%至100%。

在業績整體下滑的另一面,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一季報業績預告中仍有部分創業板企業頂住壓力,實現業績高增長,此外在線教育、雲計算、醫藥等企業從疫情中受益。

已披露一季報業績預告高增長的企業中,預告下限同比增長在20%以上的企業主要集中在電子、醫藥、化工和電氣設備行業,分別佔比16.28%、15.12%、12.79%、9.30%。增長的主要原因包括產銷增加、並表等因素帶來的非經常損益、受益於疫情帶動銷量、成本下降等帶來的毛利率上升等。

電子和農林牧漁行業是創業板一季報預告業績最為核心的盈利貢獻。根據安信策略團隊統計,創業板內電子行業2020一季度單季度預告業績27.16億元,佔創業板預告業績的14.26%,同比2019一度上漲7.02%,貢獻了創業板業績增速中的0.94個百分點。

“電子一季報整體來說表現較好,因為去年同期,行業處於運營地點,基數非常低,所以今年一季度來看龍頭公司同比增速都會不錯,另外部分企業業績受國產替代因素大幅上漲。”滬上一名中型券商電子行業分析師受訪指出,“不過,進入二季度,由於新冠肺炎全球蔓延,需求端預期大幅下滑,市場普遍預期電子行業或將受到較大沖擊。”

而農林牧漁行業的增長則主要得益於溫氏股份的提振。2020年一季度,溫氏股份預計盈利18.92億元至18.97億元,同比上年增長510.9%至511.98%,是一季度預增規模最大的創業板企業。

根據民生策略團隊統計,創業板農林牧漁行業2020年一季度整體業績增速為1161%,實現大幅增長,但剔除溫氏股份後,農林牧漁行業一季度業績大幅下降98%。

不過,機構認為儘管受疫情影響,業績不確定性增加,但“危險”與“機遇”並存。

安信證券策略團隊便指出:“即便單季度盈利大幅下滑,不必過分擔心,一方面在於受突發因素外部衝擊,較大幅度負增長是正常現象;另一方面,作為‘定心丸’的龍頭公司業績依然有韌性。”據其統計,0-50億、50億-100億、100億以上市值、100億以上市值(剔除溫氏)2020一季報預告業績增速分別為-95.16%、-24.76%、6.35%、-9.67%。

王君也指出:“從市值排名前10%公司的利潤增速不降反升的現象來看,疫情背景下部分行業集中度提升的過程可能正在悄然發生,這對於龍頭公司來說是‘危中有機’的發展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