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猫爪杯走热的背后,有哪些值得深思的营销套路


星巴克猫爪杯走热的背后,有哪些值得深思的营销套路


过去的几天,星巴克又火了一把,其设计的周边产品猫爪杯,受到全民追捧,不仅价格翻了数倍,而且数次登上微博热搜,朋友圈也出现不同层次的刷屏,全民热议,可谓又一次强刷存在感,这个植根于咖啡调制的古老品牌在营销方面的功力可见一斑。

猫爪杯设计自带萌点,切中大众尤其是大量女孩的情感需求,上线便被人抢购一空,网传有人甚至为了一个猫爪杯大打出手,足见其火爆程度。这一轮成功的营销背后,会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星巴克猫爪杯走热的背后,有哪些值得深思的营销套路


“每个门店限量一到两个”、“猫爪杯限量发售”,种种字眼都将星巴克推向了“饥饿营销”的深渊,不过星巴克却在第一时间发文称,“抱歉我们无法让每个人都拥有一只‘喵’,但这绝不是所谓的‘饥饿营销’。我们每一季都在致力于推出新的产品,每款新品都会按照一定的量在各门店进行销售。而‘猫爪杯’与之前其他新品的市场计划比并没有什么不同。”

可能按照星巴克的惯例来理解,这次猫爪杯并不是“饥饿营销”,但是官方的澄清可以洗白“饥饿”,但却无法澄清“营销”,不得不说,星巴克这一路的营销可谓十分卖力。


星巴克猫爪杯走热的背后,有哪些值得深思的营销套路


早期,便有用户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传关于猫爪杯的视频和内容,为营销进行预热。紧接着便传出大量“限量”词汇,甚至用“两人为争抢猫爪杯而大打出手”新闻,营销出“圣杯之战”这种关键词,成功将猫爪杯推向用户视野。后期线下发售后,传出二手渠道大量加价传闻,继续推高热度,而此时的猫爪杯便成功占领微博热搜等头部关键渠道,利用“限量”、“猫爪”等自带传播性话题,引来全民关注。

然而这还没有结束,当大家热议猫爪杯的时候,吃瓜群众却质疑“饥饿营销”,星巴克官方第一时间出面解释,不仅将话题第二次推向热点,更将舆论成功反转,树立起星巴克正面形象,表示“这是我们的常规操作,下次请赶早!”


星巴克猫爪杯走热的背后,有哪些值得深思的营销套路


当看清星巴克背后的营销套路的之后,我们不禁会想,这个套路是不是可复制呢?换一个品牌是不是能做到这个效果呢?

星巴克成功利用自己每个特定周期都会特定产出很多周边产品的常规动作,加以精心设计(萌主题)和造势(社会化营销),将一个常规产品推向大众视野,每一个节点的选择都拿出极具争议的话题(争抢、饥饿营销)进行推波助澜,可谓经验老道。有数据统计,在“猫爪杯”火了之后,星巴克门店访问量激增300%,而相关关键词的搜索亮增加了8800%,赚足眼球的同时,拉动咖啡销量。

如果换一个品牌做可以么?

长期以来星巴克门店在中国都营造出一个高端白领的社交场景,随之而来品牌形象也走出高端路线,虽然现在有所下降,但过去几年“带着苹果电脑在星巴克喝咖啡”也曾是无数俊男靓女晒朋友圈的一个热度话题。而此次猫爪杯的走热,必然离不开星巴克长久以来的品牌经营,大众愿意将星巴克的产品晒出来,因为那是一个标签的象征,就像过去晒苹果电脑在星巴克的照片一样。

星巴克长期经营的品牌是猫爪杯走热的基础,而“猫爪”这个自带萌属性的设计,便体现了团队对热点的极高敏感。据公开数据了解,中国养宠用户已经达到7355万,其中养猫人数占30.7%,而养猫的人群中,80后、90后占比超过75%,以白领和学生为主,这恰好是星巴克的目标用户群体。

曾经热门的“猫咪经济学”概念同样可以为这次猫爪杯营销做解释,其指出,无论那个领域,只要用好了猫咪,就一定会盈利,有无数历史现象为这个结论进行诠释,萌宠背后蕴含的庞大经济市场上我们不可估量的。


星巴克猫爪杯走热的背后,有哪些值得深思的营销套路


猫爪杯的这轮营销套路或许可以复制,但是需要一个与之匹配的品牌调性和成功的团队操盘才能取得最大化成功。历史无数次证明,成功的营销可遇不可求,但这其中的套路却都十分相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