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步驟,教你切實判斷一款白茶的含水量!

丨首發於今日頭條:百匠茶學院

四個步驟,教你切實判斷一款白茶的含水量!


四個步驟,教你切實判斷一款白茶的含水量!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寧靜致遠,方得始終,我是林方致。

茶,生活之必備品;

春茶,春天之必藏品;

芳草萋萋,楊柳依依的時節裡,

不喝上一杯春茶,不覺得辜負了春天?

在豔陽天的春天裡,約一杯春茶,

由著清清淺淺的鮮爽茶湯在舌尖盪漾,

讓茶香在肺腑之間遊蕩蔓延,

消退去冬天殘餘的苦悶與疲憊,

抿一口春茶,就能把整個春天擁抱。

四個步驟,教你切實判斷一款白茶的含水量!

春茶鮮,不負人間四月天。人間四月天也過去小十天了,今年採摘的第一批茶青的加工製作已經大致完成,各位茶友再靜待些時日,就可以見到本尊了。今年的白毫銀針是值得期待的,三月份,頭採銀針、白毫銀針的採摘期間,溫度、光照、降水都恰到好處,銀針芽頭顆顆飽滿,吸足了養分!

四個步驟,教你切實判斷一款白茶的含水量!

2020頭採銀針

萬千芽頭一份好茶!選自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山茶青,高山雲霧遮擋大半的紫外線,芽頭的水分被完整保存,並且有利於芽頭內的茶多酚積累,茶湯更“鮮”。得天獨厚的環境促成頭採銀針的茶韻風骨,滿身銀白,鋒芒外露,身來一股優越的茶香,醇和口感,更添風采!

四個步驟,教你切實判斷一款白茶的含水量!

四月份也是春白茶上市的熱潮,茶葉的質量可能參差不齊,所以各有茶友對茶葉的把關一定要做好,特別是茶葉的含水量。

白毫銀針因其自身芽頭飽滿,芽身如筍,層層包裹,並不是那麼容易曬乾,所以尤其需要注意。

四個步驟,教你切實判斷一款白茶的含水量!

假若白毫銀針的幹度沒有達到國際標準,雖然銀針從外表看似乎已經是乾的了,其實內裡依舊是潮溼的。這樣的銀針就及其容易發生返潮的現象,儲藏一段時間後就會使茶針顏色改變、出現異味,或是茶湯的滋味變淡,與其“茶王”的美譽相去勝遠,這樣的茶買回家也是在浪費金錢。

四個步驟,教你切實判斷一款白茶的含水量!

怎麼鑑別茶葉的含水量?

既然幹度不達標的春白茶不值得收藏,那麼各位茶友該怎麼鑑別春白茶的含水量呢?

簡單四步,教你切實判斷一款春白茶的含水量!

01望!茶葉裡是否有碎茶

用眼睛觀察茶葉就是看茶葉的外觀,看茶葉的完整度,平日裡我們買茶也是需要觀察茶葉的完整度的,但一般都是希望茶葉的完整度越高越好。但觀察春白茶的含水量就有些不同了,這次是看茶葉中有沒有零碎的碎茶。

四個步驟,教你切實判斷一款白茶的含水量!

這個方法不太適用於白毫銀針,因為銀針一般都是隻要芽頭,不帶葉、梗,所以也沒法產生碎茶了。多用於牡丹與壽眉的檢測,

尤其是壽眉,長梗寬葉,在運輸的過程中,茶葉之間不可避免的會互相摩擦,衝撞,幹度達標的茶葉自然就會產生碎茶了。

四個步驟,教你切實判斷一款白茶的含水量!

畢竟枯枝更易折斷,所以茶友在收到茶葉包裹時,如果出現一些碎茶,也不必心急,這其實是幹度達標的象徵。

02聞!茶香是否高揚持久

第二步是聞香,從白茶幹茶的香氣也能對它的含水量有個大概的估量。幹度達標的茶香是乾淨、有層次的,而劣質的茶香是漂浮的,只是淺淺一層浮於表面。

四個步驟,教你切實判斷一款白茶的含水量!

日曬萎凋而來的幹茶,經過春日驕陽的洗禮,茶葉也會充分的吸收陽光的能量,茶香裡也就帶著陽光乾燥清揚的香氣。所以純日曬的白茶,只要幹度達標,它的茶香是清新持久、層次豐富的。

就拿白毫銀針舉例,日曬銀針的茶香第一層是毫香,第二層會是花香,到了第三層可能會有蜜香,茶香層層遞進。

四個步驟,教你切實判斷一款白茶的含水量!

而幹度不達標的茶,輕者茶香輕浮,浮於表面,沖泡一兩泡之餘就香氣盡失,猶如無色無味的水一般;重者出現沉悶的氣味或是出現帶有刺激性的黴味、酸味等異味,好端端的一款茶就被浪費,甚至被厭惡,也會讓福鼎白茶的口碑被損害。

四個步驟,教你切實判斷一款白茶的含水量!

03觸!茶葉觸感是否乾燥

視覺與聽覺過後,是觸覺粉墨登場的時候了,有句老話說:“十指連心”,手指的感覺敏銳,更容易判斷一款茶的幹度。用手去接觸幹茶芽頭與葉片,幹度達標的茶葉是不會沾手的,觸感如碰到秋日的乾草,乾燥而溫暖。葉片挺括的壽眉,甚至能聽到“沙沙”的響聲,如一曲美妙的音樂。

四個步驟,教你切實判斷一款白茶的含水量!

芽頭壯碩,幹度達標的白毫銀針與牡丹,芽頭堅挺,白毫順滑銀亮,如開刃之寶劍。用手指去感觸白毫銀針、白牡丹的芽頭頂端,會有扎手之感,稍稍用力能將芽頭揉開,這就是幹度達標的體現。若是幹度不達標芽頭粘手,搓也搓不開,水分在屬於植物的韌性就不會丟。

取一枚含水量低於8%的壽眉茶葉,只需輕輕一攆,葉片就會破碎,輕輕一折,長梗也就成了兩截。

四個步驟,教你切實判斷一款白茶的含水量!

04泡!茶湯是否鮮爽淳和

檢驗一款茶含水量的最後一環節就是沖泡,沸水如杯與茶葉相遇的那一刻,受潮與否,高下立判。有茶友或許會感到一絲疑問,沸水泡茶,茶葉都被浸溼了,還怎麼鑑別?其實主要是看三個方面,一是茶味,二是茶葉懸浮程度,三是湯感。

四個步驟,教你切實判斷一款白茶的含水量!

【茶 味】

各位茶友都明白沸水是最能激發茶葉香氣的,同樣的沸水也是最能激發異味、雜味的。沸水它只充當放大鏡的職責,將茶的優點與缺點放大,讓茶友更瞭解一款茶。若是含水量過高,茶葉的品質不佳,只需一道沸水就能讓它顯出原形,所以茶友在購茶前,可先買些品鑑裝。

四個步驟,教你切實判斷一款白茶的含水量!

【茶 葉】

這看的是茶葉漂浮的程度,含水量低的茶葉,質量輕,更容易在水面漂浮,而含水量高的茶葉,是非常笨重的,只能沉在杯底。乾燥的茶在吸住水分之後才會沉底,大概是三泡之後才會出現,根根挺立的茶芽懸於玻璃杯中,亭亭玉立,美不勝收!

四個步驟,教你切實判斷一款白茶的含水量!

【茶 湯】

含水量超標的茶葉在存放的過程中,茶葉的品質就會被嚴重的影響,內質物會被過量的水分消耗,也及其容易返潮變質,這樣的茶葉沖泡出來的茶湯必然是刺激、寡淡。完全失去了白茶茶湯該有的鮮爽醇和,更別說飲茶時愜意綿柔,全面被擊潰,這樣的茶甚至連開水都不如。

四個步驟,教你切實判斷一款白茶的含水量!

高山春白茶的優勢突出

1、氨基酸、茶多酚、維生素含量高;

2、滋味鮮爽,營養物質豐富;

3、遠離車馬喧囂,最為潔淨;

4、符合“春生夏長”的自然規律,有益於身體健康。

這般好茶,你捨得錯過嘛?

原創說明:本文由百匠茶學院林方致(baijiang2018)原創出品,歡迎喜歡喝茶的朋友轉發分享,其他平臺轉發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