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種植,番茄結果後死棵是怎麼回事,如何防治?

番茄在結果後死棵是比較常見的情況,造成番茄盛果期死棵的原因是什麼,番茄結果後死棵是怎麼回事?哪些病害會造成番茄結果期死棵,番茄結果期死棵如何防治?

造成番茄結果期死棵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1、番茄疫黴根腐病:發病初莖基或根部產生褐斑,逐漸擴大後凹陷,嚴重時病斑繞莖基部或根部一週,致頂部莖葉萎蔫,進而全株萎蔫。拔除病株可見細根腐爛,粗裉褐變。剖開病根莖,可見從根頸部向上有一段維管束髮生褐變,後根莖腐爛,不長新根,植株枯萎而死。

  番茄疫黴根腐病主要是管理失誤造成,如定植後地溫低,土壤溼度過高,且持續時間長,或遇連陰天不能及時放風,形成高溫高溼條件,尤其是大水漫灌後會導致該病的發生和流行。

番茄種植,番茄結果後死棵是怎麼回事,如何防治?

  2、番茄莖基腐病:此病為真菌性病害,僅危害莖基部。發病初期莖基部皮層生有淡褐色及黑褐色斑點,能繞莖基部一圈,致皮層腐爛;後期病部表面常形成黑褐色大小不一的菌核,這點區別於早疫病。剖開病莖基部,可見木質部變為暗褐色。病株葉片變黃、萎蔫,後期葉片為黃褐色並枯死,且殘留在枝上不脫落。拔出病株,根系並不腐爛。

  番茄莖基腐病發病後可在莖基部施用惡黴靈加萘乙酸藥土,在病株基部覆堆,把病部埋上,促其在病斑上方長出不定根,可延緩壽命,爭取產量。

番茄種植,番茄結果後死棵是怎麼回事,如何防治?

  3、番茄枯萎病:發病初期,中下部葉片在中午前後萎蔫,而早晚可恢復,以後萎蔫加重,葉片自下而上變黃,根軟腐最後枯死。莖基部近地面處呈水漬狀,高溼時會產生粉紅色或藍綠色黴狀物。剖開病基部,可見維管束變褐。番茄枯萎病病程進展較慢,一般15~30天才枯死,無乳白色黏液流出,這點區別於番茄青枯病。


  在番茄枯萎病發病初期可噴灑78%科博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50%混殺硫懸浮劑500倍液,10天左右一次。

番茄種植,番茄結果後死棵是怎麼回事,如何防治?

  4、番茄潰瘍病(細菌性髓部壞死病):番茄成株染病,病菌在韌皮部及髓部迅速擴展,初期下部葉片凋萎或捲縮,似缺水狀,一側或部分小葉凋萎;莖內部變褐,並向上下發展,後期產生長短不一的空腔,最後下陷或開裂,莖略變粗,生出許多不定根。在溼度大時菌膿從病莖或葉柄中溢出或附在其上,形成白色汙狀物,最後全株枯死,上部頂葉呈青枯狀。在番茄果實上形成“鳥眼斑”。

  在番茄潰瘍病發病初期,可用15%賽博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霧,9~12天噴一次。

  5、根結線蟲:該病主要危害番茄根部,使根部多出現腫大畸形,呈雞爪狀。剖開根結或腫大根體,在病體裡可見乳白色或淡黃色雌蟲體。植株地上部表現為發育不良、葉片黃化、植株矮小,結果較少且小,產量低,果實品質差。在乾旱時,得病植株易萎蔫,直至整枝枯死,損失嚴重。

  根結線蟲的防治只有利用閒棚時節燜棚,如用溴滅泰、石灰氮等方法比較徹底,防效可達一季;如果已經定植後的蔬菜感染了根線蟲,可用阿維菌素加豐收一號或沃爾沃等來控制根線蟲,維持蔬菜正常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