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輪車伕遇貴人,成了復旦大學的博士,後來過得如何?


三輪車伕遇貴人,成了復旦大學的博士,後來過得如何?

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而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列夫·托爾斯泰

理想如晨星,我們永不能觸到,但我們可像航海者一樣,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如果我們沒有夢想,那麼我們就沒有了與其他動物區分的標識,有了夢想也許某天他會悄然成真。

身處低谷也努力向前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起落,深處低谷時大部分人會自甘墮落,但是少數人可以在低谷時堅持自己不懈向前。也就是這樣的少數人,他們之間有了能力並有了可能抓住自己的機會,蔡偉就是其中之一。

蔡偉不是什麼傳奇人物,就是一個單純的普通人,就像是你我一般的普通人。他沒有什麼過人住處,他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子弟。在他高中時因為偏科而沒有繼續讀書,他選擇了做一位工人。

三輪車伕遇貴人,成了復旦大學的博士,後來過得如何?

在他這個選擇之後他面臨的是十多年的艱苦生活,他做工人、擺小攤、瞪人力三輪車,這些都不能阻止他在這樣的低谷中向上走的步伐。生活中的他沒有什麼要求,只要溫飽就夠了,但是他堅持自己的路,堅持學習。他時常看書,將自己的業餘時間都投入到了書裡面。他的英語不好,但是他對於古文文學的喜愛足以驅動他堅持看書了,這對於他就是一種放鬆與享受。

他讀書的路上有多少的挫折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沒有高學歷,在膠管廠打工下崗了;自己擺個小攤勉強養家餬口的時候妻子病了;即使每天汗流浹背的蹬三輪車也多掙不了多少錢。但是,生活這樣了,他還是堅持看書。

家庭條件不允許他在買書上花費錢財,那就自己抄,自己一筆一劃的抄下來看。蔡偉堅持著,自己的家裡家徒四壁也沒有放下書本。這是堅持,對於夢想的堅持。

三輪車伕遇貴人,成了復旦大學的博士,後來過得如何?

機會垂青有準備的人

畢業以後蔡偉堅持著讀書,他還曾給一位古文文學界的泰斗——裘錫圭寫過信。追逐著自己的信仰的人之間總有那麼些共鳴,身上同樣有對於同一種事物的的青睞。他的堅持時間看見了,他將知識裝進腦子裡,自己消化、理解,他成了一罈子酒,越釀越香。一封他寫給裘錫圭的交流信件裡,他的想法讓裘先生看見了他的底蘊。

裘先生是蔡偉的貴人,他想為蔡偉引路,想讓他試試考研究生,走向一條更廣闊的道路。他的努力有人看見了,他的堅持與不懈還是讓他有了一絲光。

三輪車伕遇貴人,成了復旦大學的博士,後來過得如何?

蔡偉的條件還是限制了他的發展,他沒辦法好好的安下心來讀書,裘先生感到惋惜,然而金子總是會發光的。另一位北大學者董珊知道以後,將這些事情告訴了自己的老師劉釗教授。三個人成了蔡偉讀書路上的貴人,想著辦法的幫著他報上了博士生資格考試還臨時聘用他。

蔡偉好好的抓住了這次機會,在複試當中考出了一個好成績,自己主動將機會變成現實。38歲他被複旦大學錄取了,復旦大學不僅僅為他專門針對他知道了培訓方案,為他將一些學習科目進行微調,給他了最好的條件去潛心學習。

這樣好的條件,這樣好的環境,一切的障礙都被他生命裡的貴人與他一同拆除了。在這樣的時候,他堅持學習猶如海綿一般的努力吸收知識。他在學校裡甚至獲得了2009年度的“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的榮譽稱號。

三輪車伕遇貴人,成了復旦大學的博士,後來過得如何?

現在的他

現在早已畢業了的蔡偉應聘到了貴州省安順市安順學院圖書館裡的古籍部任教,他在學校的圖書館裡發揮自己的光和熱。向來賓們介紹古籍收藏的相關情況,他將自己所學的派上了用場。

在圖書館裡發光發熱的時候,他同樣的把自己的目光放寬。他不停的走出學校,參加各種研討會、紀念會,與其他眾多的學者一起探討自己的想法,日子充實而有趣。

普通人也因夢想而偉大。蔡偉在逆境之中自強不息,這追逐學業的路上執著堅定,在追夢路上逆流前行,他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普通人,就像所有的其他人一樣也不過就是滄海一粟,但是有夢想的人總是偉大的。小時候我們總是夢著自己以後是什麼樣的人,有的人想成為舞蹈家,有的人想成為老師,有的是醫生有的是警察,這些都是夢想,這些都很可愛。

三輪車伕遇貴人,成了復旦大學的博士,後來過得如何?

總會有人覺得有夢想的人在做夢罷了,就像是美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威廉· 瓊斯爵士一般,即使被插進了一個高於他年紀的班級、被老師責備他的遲鈍、常年佔據班上的最後一名,可是那又怎樣呢?某一天他在班上還是名列前茅了。

就像文言文陳涉世家裡的一樣,沒有人可以說我們的夢想遙不可及,他們都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乎”。我們有夢想才會有可能,走向自己想要的、自己夢想著的未來。

夢想靠著努力實現的

有了夢想,每個人都有了可能,但是我們還得努力。蔡偉為什麼會有這樣好的運氣在三十八歲時成為復旦大學的博士,不是因為他遇見了這樣幾個貴人,而是因為他的努力。他堅持著看書,堅持著自己的想法,是知識的積累讓他吸引住了裘教授的目光,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實力與累積才有了眾人眼中的他——那個運氣逆天的他。

三輪車伕遇貴人,成了復旦大學的博士,後來過得如何?

成功永遠不是向著天才去的,不過是有的人抓住了它有的人將它從自己的指尖放走。抓住它的人們花費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苦,放過它的人們只能坐著感嘆自己的運氣沒有這樣的好。

就像是威廉· 瓊斯爵士一般,他成為了一位著名的語言學家,靠的是他將自己的休息時間也投入到學習中,堅持著從第一本書開始,一點點的把書看進自己的腦子裡,把所有的東西都學會了,才有了機會在班上名列前茅。

三輪車伕遇貴人,成了復旦大學的博士,後來過得如何?

從一位僅僅高中學歷的拉車師傅到一位復旦大學的博士,他身上有的不僅僅是貴人的幫助,更是汗水的凝結。在他抄書的一字一畫中,在他一次又一次的翻看書本時,韋編三絕的他才有了成為那個眾人口中幸運兒的可能。成功永遠不是嘴上的,而是心裡的夢想加上手上的實踐。


往期精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