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文科學霸分享:文綜想要考取230+,這3點非常關鍵!

老實說,我並不是一個聰明的學生。高一高二的時候,在人才濟濟的班裡,我一直是一個不起眼的存在,成績徘徊在年級二十上下,掙扎著不被踢出重點班。

北大文科學霸分享:文綜想要考取230+,這3點非常關鍵!

我就像一隻緩慢爬行的烏龜,雖然笨拙但仍心懷理想、憧憬遠方。終於在高三的時候,經過前兩個學年的積累,我的文綜成績突飛猛進,有幸擠進了年級前幾名。

通過我的經歷,我想告訴那些現今成績還不理想,沒有自信的學弟學妹們,比賽還沒結束,只要肯努力、掌握方法任何時候都可以彎道超車。

我認為,文綜學習,就是三點:知識點、思路(答題角度)、時政敏感度。

1.知識點

知識點,可並不是單純的死記硬背,而是有框架、有策略的記憶。首先,我會就要記憶的知識點製作一張金字塔型思維導圖,由上至下依次是目錄大標題、課文小標題、細化知識點,注意要歸納出關鍵詞。北大文科學霸分享:文綜想要考取230+,這3點非常關鍵!

之後,再對各知識點進行分類。比如,根據以往的做題經驗劃分常考點、時政相關點、自己的易忘點,標註出來反覆重點記憶;根據背誦所需時間、背誦難易程度、知識點重要程度科學劃分背誦時間,將小知識點做成小抄,在跑操前集隊、打飯、洗衣服等零碎時間記憶,而將大知識點規劃在自習課、晚自修記憶。

在做題的時候,首先應判斷這道題涉及的是哪個部分的知識點,再將其分支關鍵詞寫在題目旁邊,再根據題目的具體要求使用相關知識點,做到不遺漏。

2.思路

思路,是文綜答題的關鍵。

我是一個答題角度的收集狂魔,每次刷題,不僅是練習我的答題速度、檢驗知識點掌握運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尋找新的答題角度和思考方向。其實文綜題目看似答案難以捉摸,實際有其自身的變化規律。北大文科學霸分享:文綜想要考取230+,這3點非常關鍵!

相同的考點,變換條件後思考方向就大不相同。所以平時做題就要鍛鍊自己找出題目常量和變量的能力。做題的時候,首先判斷這道題所涉及的知識點,接著要圈畫出題目中與以往所做題目稍有不同的條件、變量。例如同是水庫類型的題目,它的水源、氣候、位置、地形、地質、周圍的產業、人口情況等會有所不同,而這些不同點,就是題目難點的突破口。

可是,有時候我們明明已經找到了關鍵的條件,但就是找不到思考方向,這就需要我們平時的積累了。一道題目的利用率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在對答案時進行反思、歸納。

我訂正答案的時候,首先會歸納出答案的答題角度,再重新閱讀題目,找到題目與各角度之間的邏輯關係,將題目的常量、變量與答案角度一一對應。之後再將這些角度與自己答題角度進行對照,找到遺漏的、新的角度。同時,還要注意歸納各角度答案的表述、格式、專業術語,避免因表述不清、知識點誤用而被扣分。

最後,拿出該知識點的思維導圖,將歸納的答題角度以及各角度的題目條件、常用格式表述都記在相應知識點下方。這樣,當你遇到類似知識點的題目的時候,便能快速圈畫變量,找到答題思路啦。

北大文科學霸分享:文綜想要考取230+,這3點非常關鍵!

3.時政敏感度

最後便是時政敏感度。文綜與時政緊密相關。我在高二的時候就開始按照時政專題刷題、整理錯題集了。

我會在一週開始前制定本週的刷題規劃,比如這周攻克“馬克思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專題,那麼我就需要在週一週二複習一遍知識點,然後在週三週四專門做相關的題目,並按照上述的方法歸納出答題角度、答題表述、格式,週五整理剪貼出此專題的錯題集,以後再遇到相關題目便運用歸納進行答題檢驗,又找到新角度、新表述……不斷積累下來,便可以在遇到相關時政專題的題目時得心應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