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经典】《传习录》

【学习经典】《传习录》


作者及作品简介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绍兴余姚(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陆王心学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代表作有《传习录》《大学问》等。


【学习经典】《传习录》


王阳明28岁中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他自幼立下学做圣贤的志向,历经反复求索,于37岁时,在边远的贵州龙场经体悟而确立了“心即理”的哲学立场和“知行合一”的心学宗旨,终于明确了他立志成圣的道路和方向,开始了他心学体系的建构。晚年在江西提出“致良知”命题,其心学体系臻于完备,使他成为历史上心学的集大成者。


《传习录》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的代表作品。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学习经典】《传习录》


书中既有阳明与弟子之间的对话问答,又有阳明与时人的书信往还,内容丰富,体现了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诚意格物等哲学思想。王阳明对朱熹的哲学观点既有服膺,又有批驳,他认为朱熹晚年对自己早期的思想多有匡谬纠正,因此,编纂了《朱子晚年定论》。


经典语录


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便知此花不在汝心之外。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


【本文来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学习经典》】

【学习经典】《传习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