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的人“男不娶,女不嫁”?

泸沽湖的人“男不娶,女不嫁”?

泸沽湖的人“男不娶,女不嫁”?

四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了传说中的“女儿国”——泸沽湖。纳西族摩梭语中泸为山洼,沽为里,泸沽湖为山洼里的湖。泸沽湖除了五颜六色的猪槽船、亲爱的客栈、里格半岛之外,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摩梭人属于纳西族,令我意外的一点是,他们身份证上的民族一栏写的竟是“摩梭人”三个字。在泸沽湖,有这么几种现象: 孩子跟随母亲一起生活,女性肩负着抚养子女的重任;一家有七、八个孩子,然而却不是同一个父亲,有的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在摩梭人的词典里,没有父亲或者爸爸这个词语的,由舅舅来充当父亲的角色.....

生活在泸沽湖的摩梭人保持着原始“母系社会”的婚姻制度“阿夏走婚”(阿夏指婚龄女性,阿注指婚龄男性)!

摩梭人,“男不娶,女不嫁”。在日常生活、劳作、民族活动中,泸沽湖的青年男女们便互生情愫。

泸沽湖的人“男不娶,女不嫁”?

走婚桥上来往着赴约的“阿注”(男孩子13岁就可以开始走婚了)”,心中想着他的“阿夏”,走在这座木桥上。

看对眼的两个人就要开始下一步行动了。

泸沽湖的人“男不娶,女不嫁”?

夜幕降临,男子爬上姑娘花房,从窗户爬进去,女子会其打开窗户。但“走婚”不能被姑娘的家里人发现;阿注进去之后,要将自己的帽子挂在窗户上,表示该阿夏“走婚中”。

泸沽湖的人“男不娶,女不嫁”?

天还未亮,阿注就必须离开花房,依旧不能被发现。

生下的孩子由母亲和母亲的兄弟,也就是孩子的舅舅一起抚养。阿注也在自己家帮助自己的姐妹抚养孩子。

泸沽湖的人“男不娶,女不嫁”?

阿注来探望阿夏和孩子时,坐在宾客位,也就是上图最远处的位置。

一旦双方互相不喜欢了、或不想和对方继续保持“走婚”关系,那么双方的“走婚关系”结束。之后,碰见自己喜欢的人可以继续“走婚”。

社会发展,摩梭人也在逐渐走出泸沽湖,在慢慢打破“走婚”的婚姻习俗。但无论是结婚还是走婚,选择的不仅是两性关系,更是一种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