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横流显本色 危难时刻见初心——亢村镇李道堤村防疫卡点纪实

3月3日凌晨,根据上级指示和工作安排,亢村镇机关的六位同志收拾随身物品,从李道堤村防疫卡点撤离。自1月26日卡点设立以来,他们已在卡点坚守了整整38个日夜。为了人民的身体健康,这38个日夜,他们立星月之下,傲寒霜之姿,严防死守,毫无懈怠,在简陋的工作生活环境下,累计为群众消毒近2000次,测量体温3300多人次。

正是他们,用逆行织密了防疫网,正是他们,用坚守筑起了防护墙。请记住他们闪光的名字:杨伟明、张炳喜、郭孟祥、郭岩、丁伟、张超越

铁面无私的“守门员”——杨伟明

“我去看个亲戚,你放我过去一下,一会就出来。”

“疫情当前,为防止传染,不要串门了,亲戚不走,明年还有,现在赶紧回家!”

“让我出来一下呗,我就去买包烟,保证回来。”

“不行!现在啥情况你不知道吗?回去吧,保证也没用,进出都不允许。”

沧海横流显本色 危难时刻见初心——亢村镇李道堤村防疫卡点纪实

几乎每一天,李道堤防疫卡点都要经历这些。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镇综合执法局局长杨伟明说:“刚开始几天群众还能不出门,时间一长就忍不住了。”杨伟明告诉我们,对于常年习惯劳动劳作的农民们来说,让大家“猫”在屋里不出村难度可是不小。为了做好卡点的“守门员”,杨伟明带领值班的五位机关同志分工协作,24小时值守。

沧海横流显本色 危难时刻见初心——亢村镇李道堤村防疫卡点纪实

白天,他站好岗,把好门;到了晚上,他详细询问每日工作情况,向大家传达上级指示要求。

沧海横流显本色 危难时刻见初心——亢村镇李道堤村防疫卡点纪实

患有高血压的杨伟明,为了不使大家担心自己,总是趁大家吃饭的时候偷偷在帐篷里吃药,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病情耽误过一次工作。杨伟明说,这些都不算啥,自己觉得愧对的还是家人。2月5日是女儿的生日,杨伟明抽时间通过微信视频给女儿送上了祝福,当问起生日愿望时,女儿在视频里说:“爸爸,我的生日愿望就是想让你早点回家。”杨伟明对女儿说:“等爸爸回家了,一定给你补过生日!”

尽职尽责的“消毒员”——张炳喜

早上7点钟,张炳喜简单吃了点东西,穿上防护服,带好防护罩,背上消毒桶入村入户开始例行消毒工作。

沧海横流显本色 危难时刻见初心——亢村镇李道堤村防疫卡点纪实

与平常不同的是,张炳喜的话格外的少,因为这一天,是父亲去世的第三十五天,因为疫情防控需要,他没有回去参加父亲传统的“五七”祭日。张炳喜说:“心里肯定不舒服,但疫情当前,没啥说的,我相信父亲的在天之灵一定会原谅我的。”从防疫卡点的第一天开始,张炳喜就和大家一样扛起了入户消毒的重任,作为在部队服役多年的老兵,他既是消毒员,也是战斗员,四五十斤的消毒桶他一背就是一整天,寒冷的初春,张炳喜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经常是大汗淋漓,但他从没有说过一句苦,没喊过一声累。

沧海横流显本色 危难时刻见初心——亢村镇李道堤村防疫卡点纪实

空闲时间,张炳喜还克服困难,在帐篷外帮着同事理发。退伍不忘尽职责,抗“疫”面前有担当,这是对张炳喜最好的褒奖。

夜以继日的“督查员”——郭孟祥

沧海横流显本色 危难时刻见初心——亢村镇李道堤村防疫卡点纪实

这张光着膀子的“不雅”的照片在镇机关微信群里火了,这张照片里的人就是郭孟祥。由于防疫卡点条件艰苦,没有热水供应,于是洗澡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郭孟祥当起了“督查员”,每天穿行在村里的街道上。

沧海横流显本色 危难时刻见初心——亢村镇李道堤村防疫卡点纪实

“戴口罩前要洗手”、“天气好也不要出来串门”、“门窗不要密闭,多通风”......每当发现在在街上闲逛的、不戴口罩的村民,他都会及时制止或劝返。其实,郭孟祥一直有个“心事”,说起这个“心事”,他红了脸有点不好意思:“本来2月27日要结婚的,不过现在肯定是结不成了。”据他透露,未来的媳妇对他的工作很理解、很支持:“我们说好了,疫情一过去,我们就结婚!”

尽职尽责的“保障员”——丁伟

自李道堤防疫卡点建立后,丁伟就成了值班人员的保障员。5位同事的饮食起居、工作前的身体检查,每一次他都要认真做完。

沧海横流显本色 危难时刻见初心——亢村镇李道堤村防疫卡点纪实

“你看,我们卡点的‘家当’还不少呢,1顶帐篷、2张桌子、6张小床、1台电脑、1台打印机外加几大本台账......”丁伟笑着说道。

沧海横流显本色 危难时刻见初心——亢村镇李道堤村防疫卡点纪实

丁伟的妻子在县同盟医院上班,同样在进行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坚守在疫情防疫一线的夫妻俩,家里孩子根本无暇照看。但丁伟没有考虑这些,每天仍然是脚步不停、行动不止,和妻子视频时,他们互相理解,互相鼓励,他在思念中更加勇敢坚守,在坚守中期待双方都胜利归来。

见缝插针的“宣传员”——郭岩

沧海横流显本色 危难时刻见初心——亢村镇李道堤村防疫卡点纪实

郭岩是镇机关6位卡点工作人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也是大家公认的“大嗓门”,他利用自己“大嗓门”的优势,走村入户,不断向村民宣传、解读疫情防控政策和工作要求,“有没有亲属从湖北返乡?能不能告诉我这十几天你的活动轨迹?”“无特殊事项千万别出门”、“卡点设置护栏是为了大家好,可不能攀爬翻越护栏”、“谨防电信诈骗,有啥不明白的及时给我说”等等,这都是每一天郭岩要做的事情。

沧海横流显本色 危难时刻见初心——亢村镇李道堤村防疫卡点纪实

与此同时,郭岩的老父亲卧病在床,全靠两个姐姐在家照看,他心怀愧疚却没有丝毫怨言,“没啥要说的,群众需要我在哪里,我就出现在哪里!”

严谨心细的“统计员”——张超越

“今天用了2桶含氯消毒液,1桶84消毒液,1桶酒精,9个口罩”、“下午测量体温155人,消毒84次”......每当中午和夜晚的时候,大家可以稍作休息时,张超越就到了每天最忙碌的时候。

沧海横流显本色 危难时刻见初心——亢村镇李道堤村防疫卡点纪实

全村一千多口人,每个人的体温测量台账、消毒台账、物资使用台账都是他的事情。为了不打扰大家休息,完成每日需要整理、报送的信息,张超越很多时候就搬个小板凳坐在帐篷外,一个一个记录相关数据,一笔一笔登记物资使用情况。

沧海横流显本色 危难时刻见初心——亢村镇李道堤村防疫卡点纪实

“你说不想家,那是假的,孩子才2岁,正是累人的时候,但这个时候,我们就是群众的守门人,这点苦算什么!”

沧海横流显本色,危难时刻见初心。这38个日日夜夜,900多个小时,他们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他们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筑起守护人民的严密防线,建起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这就是亢村镇党员干部的担当,他们将继续发扬开放、包容、大气、拼搏的大亢精神,继续为全镇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万众一心,胜利可期!向你们学习,向你们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