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艱難抉擇:建設“洛陽副中心”OR打造“鄭洛雙城經濟圈”?

大鵬視野戰略策劃中心 主任


河南的艱難抉擇:建設“洛陽副中心”OR打造“鄭洛雙城經濟圈”?

一、風從東方來


前不久,河南省高規格召開“加快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專題會,正式拉開洛陽新一輪崛起序幕、吹響洛陽新一輪騰飛號角。


終於,洛陽由材料中的“影子副中心”成為專題會上的“正式副中心”,洛陽終於不再“落”陽!


這對於役青之下的數百萬洛陽人民,甚至億萬全省人民,無疑都是一劑強心針,打出了精氣神,為此由衷點贊!


對自己來講,更是別有一番意味。


數年來,曾多次撰文為洛陽副中心正名。


而今,多年呼籲終於變為現實,內心之喜悅,自是無以言表。


河南的艱難抉擇:建設“洛陽副中心”OR打造“鄭洛雙城經濟圈”?

二、廿年等待


此次會議非同尋常,戰略意義非凡。


對於全省來講,標誌著河南省鄭州、洛陽“雙中心”戰略正式確立,不再是過往一味地強化鄭州“單中心”。


遙想近20年前,鄭州、洛陽也曾有過一段蜜月期。


本世紀初,鄭洛工業走廊推進如火如荼,雙輪驅動中原城市群全力向前。


彼時,鄭州、洛陽或是兄弟情深,或是含情脈脈。


尤其洛陽,更是一往情深。


然而,蜜月總是很短暫,美好總是很脆弱。


早在2008、2009年,洛陽還在積極推動“洛(陽)偃(師)一體化”發展,其根本目的正是向鄭州積極靠攏,期望實現“鄭洛”聯合發展。


可惜,事實最終證明,只是洛陽的一廂情願。


但彼時的鄭州,戰略轉向,開始全力向東。積極推進鄭汴一體化,如膠似漆之際,根本無暇西顧。

東宮日盛,西宮自然猶若孤獨寂寥“冷宮”。


無耐、無助、委屈、迷茫之下,洛陽只得自力更生,另闢蹊徑,開始一路南下。


自此,鄭洛工業走廊銷聲匿跡、洛偃一體化偃旗息鼓,鄭州、洛陽終於分道揚鑣、形同陌路。


20年間,鄭州得天時地利人和,可謂一騎絕塵、風光無限,洛陽則猶如古道西風瘦馬,可謂一路彷徨、江河日下。


近10多年,洛陽發展重心持續向南,新區、高鐵、城際、各類重點項目等層層加碼,但事與願違,由於偏離主航道,向南之路充滿崎嶇,步履愈加蹣跚,看似非常努力,但事倍功半。


誠然,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洛陽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與省內其它地市相比,遙遙領先,但是,如果放眼全國,甚至與鄭州之間,差距實則在逐步拉大,戰略地位一降再降,境況不容樂觀。


兩者曾經旗鼓相當,而今,猶如天壤之別,不由得一聲嘆息!


雖然,歷次的全省重大戰略調整中洛陽依然是副中心,但更多隻是停留於材料表述之中,只是一張空頭支票,並未有實質舉措,反倒不如開封、許昌、焦作、新鄉等鄭州周邊地市更能得到實惠。


而今,洛陽終於由“臺下”到“臺上”、由“材料”到“行動”,短短几步之遙,洛陽苦苦等待了近20年。


20年間的失落、迷茫、焦慮與煎熬等個中滋味,只有局中人才瞭解。


河南的艱難抉擇:建設“洛陽副中心”OR打造“鄭洛雙城經濟圈”?

三、再續伊洛神話


此次會議的重大戰略意義與價值,只有瞭解的人才更能懂得,只有懂得的人才更能珍惜。


對於洛陽未來發展,更是影響深遠:


1、為一市之發展,專門召開省級專題會,規格之高,在洛陽近數十年發展歷程中尚屬首次。


2、標誌著洛陽近十多年艱苦努力探索終於修成正果,既是對歷屆主政者工作的認可,更是對未來更大責任和使命的囑託。


3、標誌著洛陽發展戰略重大轉向。

根據目前掌握情況,偃師、孟津和吉利區國土空間規劃都已暫停,由市裡統一統籌安排,釋放出強烈信號,大概率意味著偃師、孟津撤縣設區已經在實質推進,甚至很有可能會短期內實現,而且區劃調整力度甚至會很大。倘若如此,也就標誌著洛陽市發展戰略方向將發生根本性改變,不再是一味向南,而是開始向東、向北,這對於未來洛陽城市發展和都市圈建設無疑是重大利好,更是根本性的戰略轉變。


4、不同於過往只是停留於材料之中的畫餅充飢、望梅止渴,此次會議真金白銀、貨真價實。專題會之後,各省廳專門頒佈具體落實措施,每一項都分量十足,充分表明河南省的決心和誠心。


總之,對於洛陽發展,極具標誌意義和重大戰略意義,在未來書寫洛陽城市發展中必將留下濃墨重彩一頁。


河南的艱難抉擇:建設“洛陽副中心”OR打造“鄭洛雙城經濟圈”?

四、一絲隱憂


凡事皆有兩面,談完喜悅,講些隱憂:


首先,戰略定力究竟能持續多久,猶未可知。

河南的艱難抉擇:建設“洛陽副中心”OR打造“鄭洛雙城經濟圈”?

根據目前來看,很顯然洛陽副中心戰略將是作為未來一段時間全省重大戰略來推進。但是,若將時間維度進一步拉長就能看到近20年來河南省發展戰略在持續調整,發展方向和重心在不斷變化,雖然洛陽副中心如今進入戰略重心範疇,但戰略定力究竟能持續多久,猶未可知。


其次,用“戰術手段”解決“戰略問題”,本末倒置。


既然作為全省重大戰略來對待,但是從具體舉措來看,則既缺乏全省總體戰略統籌層面考慮,又無與“正中心”鄭州之間的聯動考慮,仍然只是就洛陽談洛陽,顯然是想用戰術層面的舉措去解決戰略層面問題。單一以洛陽為主線的工作方向、重心、成效,與鄭州、洛陽聯動,甚至更高層面的全面系統統籌,存在巨大差異,甚至說天壤之別。役青給我們一大啟示就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西醫外科手術式手段難以解決根本問題,必須藉助中醫“望聞問切”、辨證施治、整體系統的哲學思維,中西醫結合來統籌解決,說到底就是要有戰略思維。單純以洛陽為中心來推進,很有可能事與願違、事倍功半。之前文章中,也曾多次講到,洛陽的很多問題,必須跳出洛陽,跳出河南,放眼全國,甚至國際,才能根本解決,單純自我循環、畫地為牢, 顯然是本末倒置,治標不治本,緣木求魚。


其三,對洛陽真正戰略價值挖掘,有待深入。


推進洛陽副中心建設,加大對洛陽的支持和投入力度,這一點毋庸置疑,而且應該大力點贊。但是,從目前看到的各級推進工作意見中可以看到主要集中於兩點,一是補齊自身短板,二是輻射豫西、晉西南、陝東南,當然,這也無可厚非。但是,這顯然並沒有認清洛陽真正的戰略價值,而只是將其定位於小尺度範圍內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屬於典型的地方諸侯思維。以洛陽目前實力,加之各省都在積極推進的強省會戰略, 所謂的“輻射”周邊省份地市,只是圖面上的輻射,更多是河南和洛陽的一廂情願。洛陽不具有如此實力,更不是洛陽所應擔負的重大功能。洛陽真正的戰略價值實際上根本不在於“輻射”,而是“聯動”。


總之,當前對洛陽戰略價值一再誤判的根源在於,過分高估其輻射功能,同時,又過分低估其聯動功能。對洛陽長期以來的戰略功能認識錯位,才是導致一切工作誤判的根源。


河南的艱難抉擇:建設“洛陽副中心”OR打造“鄭洛雙城經濟圈”?

五、解決之道


關於河南、鄭州、洛陽發展的對策和建議,在以往多篇文章中已有詳細論述,這裡不再贅言,只講一點:


儘早擺脫鄭州、洛陽單打獨鬥、各自為政,雙方儘快全力聯合,積極建設“鄭洛雙城經濟圈”,打造全國“第五極”。


理由如下:


1、戰略致勝


戰略決定成敗。歷史總是充滿巧合,17年前,同樣是沸點之後,成都領風氣之先,率先提出“西部之心”、全國“第四極”,17年後,正式獲批成渝雙城經濟圈,坐實第四極,終於由別人眼中的“痴人說夢”、“夜郎自大”、“笑話”變成“夢想成真”、“西部老大”、“神話”,未來必將獲得爆發式增長。這與其說是區域和城市的勝利,不如說是戰略的勝利。尤其在當前面臨諸多不確定的時代和時局下,戰略顯得尤為重要,誰擁有戰略遠見,誰就將擁有未來。對於今天的洛陽,尤其今天的河南和鄭州,道理同樣適用。

2、遵循規律


從區域和城市發展規律來看,由城市到城市群再到都市圈是必然,所謂“獨木不成林”,靠單打獨鬥不可取,必須抱團取暖。雖然說,再次提出洛陽副中心顯然好於過往的鄭州單中心,但是洛陽副中心也好,鄭州國家中心城市也好,還是鄭州大都市區也好,都只是各自為政,只是兩個“1”,無法實現“1+1>2”,更無法形成規模效應和乘數效應。


3、順應大勢


目前,國家整體格局層面與以往最為明顯的變化是,成渝雙城經濟圈在群雄爭霸中脫穎而出,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並肩組成統領江湖的東西南北“四大天王”。既然東西南北四方格局已經確立,那麼未來,發展爆發點必然聚焦於中部,誰能搶佔先機,成為中部之心,打造全國第五極,誰就能贏得未來。


而且,目前國家“四極”中,南方3個(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北方僅有1個(京津冀);東部3個(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西部1個(成渝),中部為0個;長江經濟帶2個(長三角、成渝),黃河流域為0個


從當前來看,最大熱門就是黃河中游和長江中游,其核心城市就是鄭州和武漢,而客觀來說,鄭州大都市區近年來雖然可圈可點,但與武漢相比,也有諸多差距和短板,如若仍以目前常規打法很難獲勝。倘若鄭洛能聯手,必將極大助力鄭州都市圈建設,加之乘上如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東風,則極有可能彎道超車,實現戰略蛻變。


4、佔天時


從國家層面,河南目前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三區一群”,同時,又有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等多重國家戰略疊加。從河南層面,目前正在積極建設鄭州大都市區,繼提出鄭許、鄭新、鄭焦一體化之後,此次又專題提出“洛陽副中心”建設,同時,又在黃河戰略下,積極謀劃“黃河新區”。可以說,當前無論是河南,還是鄭州、洛陽,都恰逢重要戰略機遇期。此可以稱為佔盡“天時”。


5、得地利


鄭州、洛陽兩地距離100公里左右,高鐵不足30分鐘,時空距離非常之近,雖然有部分地區有一定地形所限,但整體來看,該區域是河南,甚至是黃河流域歷史人文最豐富、礦產資源最富足、產業基礎最雄厚、城鎮分佈最密集、縣域經濟最活躍、交通網絡最發達、發展腹地最廣闊之地。同時,根據目前掌握情況,洛陽正積極推進偃師、孟津撤縣設區,鄭州市內滎陽、新鄭、中牟、新密等市縣也早有謀劃,倘若都完成撤縣設區,實際上兩地市區間距離則僅有20公里,而且中間則又是河南多年縣域經濟之首鞏義市,實現鄭洛一體化,可以說佔盡地利。


6、應人和


當前河南,無論是上至全省,還是下至鄭州和洛陽,可以說是河南有史以來配備的最強天團陣容,既有來自江浙滬富有戰略眼光的精幹主帥,又有來自本土勵精圖治的得力干將,正是得利於此,河南近年來各項工作突飛猛進,所以,我們更有理由相信,倘若未來 “鄭洛雙城經濟圈” 戰略一旦確立,也必將有質的飛躍。

河南的艱難抉擇:建設“洛陽副中心”OR打造“鄭洛雙城經濟圈”?

六、向東是大海


當然,鄭洛一體化也好,鄭洛雙城經濟圈也好,只是開始。

河南的艱難抉擇:建設“洛陽副中心”OR打造“鄭洛雙城經濟圈”?

未來,鄭州、洛陽聯動,打造鄭洛雙城經濟圈,帶動中原城市群,是第一步;

鄭州、洛陽、西安聯動或者叫中原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聯動,打造黃河經濟圈或鄭西雙城經濟圈,帶動黃河中游,是第二步;

聯動山東半島城市群,借船出海,由中部走向東部,由內陸走向開放,由大河時代走向海洋時代,打造黃河生態經濟帶,帶動黃河流域整體發展,進而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遙相呼應,帶動整個北方地區發展,是第三步;

最終,未來北方黃河經濟帶與南方長江經濟帶南北雙劍合璧,帶動國家整體發展。


一句話,向東是大海!

河南的艱難抉擇:建設“洛陽副中心”OR打造“鄭洛雙城經濟圈”?



李俊鵬

大鵬視野戰略策劃中心 主任

國家註冊城鄉規劃師、高級工程師

聚焦區域和城市發展戰略、國土空間規劃、鄉村振興、文旅項目策劃諮詢、相關規劃技術諮詢,從業10餘年,操盤各類實戰案例100多項。


---- 往期推薦 ----





















長按二維碼關注“大鵬視野”


河南的艱難抉擇:建設“洛陽副中心”OR打造“鄭洛雙城經濟圈”?

歡迎添加“李俊鵬”個人ID

河南的艱難抉擇:建設“洛陽副中心”OR打造“鄭洛雙城經濟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