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返老还童”的能力

  • 这个标题本该是一部电影的观后感,但只有一句话,我的惭愧让我放弃了让它成为观后感的可能。

电影是贾樟柯的《山河故人》。

我不止一次写过贾樟柯,也不止一次提到过这部电影,不过,这是第一次,有如此强烈的感受。

每个人都有“返老还童”的能力

这部电影不一定有很多人看过,因为有原始乡村的贫穷感,并不那么贴近于现代,也不太讨巧。

电影的女主角并不漂亮,男主角也不够帅气,甚至放弃了苦苦追求的男二号,选择了男主角的女主角,最终也没能收获常规意义上的幸福。

活得惨淡,过得知足。

明明应该是个悲剧,可我总觉得,那是再好不过的喜剧。

每个人都有“返老还童”的能力

女主角在异国他乡,一样贫瘠的土地上,跳着很多年以前,还在青春的年代,和她最爱的男主角一起跳过的广场舞。

有种诙谐,有种悲涩,却又说不出的幸福。

她选择的,是勇气换不来的,是对生活的坚定,足够坦诚,也足够率真。

她保留了返老还童的那份真诚。

每个人都有“返老还童”的能力

我很佩服这样的真诚,尤其是在这样的年纪。在忽略了生活的点滴之后,我有时会失去这样的真诚——对生活的笃定。

我并不年迈,可懈怠的我却总觉得自己苍老,没了动力。就像很多人的抱怨,如同河流一样,细水长流般令人恐惧。

老,早已不再是年龄的限制,甚至每个人,时刻都在老下去,因为信息太多,我们什么都想要,不会过滤,也不会思考。然后,大呼疲劳。

听到过最多的一句劝慰是:这么快的时代,我们应该慢一点。

每个人都有“返老还童”的能力

慢是应该慢的,可慢了,还是会老下去。慢,不是为了速度,而是,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我们问一句:为什么?

对,就像年少时代,我们的猎奇操纵,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一样。但确实,那时的我们,从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从不迎合讨巧。

那些常常有意无意想到的,年少时逗趣的画面,是“还童”的记忆。

人的记忆是会定格的,在每一个真正让人感到幸福的瞬间,那些瞬间,是真正的“童真”时刻。

“童真”其实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的能力,只是时过境迁,疲惫感把它覆盖了。

每个人都有“返老还童”的能力

回到电影,失去所有爱自己的人,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的女主角,幸福地跳着本该团圆而跳的舞,却没有一丝落寞,慢慢的释怀。

真的,她学会更好地爱自己,学会让幸福的记忆停格,然后穿越回“童真”的美好时代。

我不想说,只要一个人的心年轻,那即使再老,也能变得年轻。

年龄,从来就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但,老,因人而异,因为生命的能量,从来不用时间来衡量。

每个人都记得,你第一次尝试新事物的感受,就是那种感受,那是“返老还童”的秘诀!

每个人都有“返老还童”的能力

三年前的夏天,第一次听毛不易的《消愁》,三年后的今天,无数次重复播放。

可我还是不知道这首歌讲了什么,也忘了最初对它的记忆。

“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这是我最清晰的记忆,也是很多年前就刻在脑海里的一句话。

又重新听了一遍,终究还是太熟悉了,一时竟很难沉浸,直到我又一次听到那句“守着我的善良,催着我成长”,即使如此熟悉,又一次沉浸。

想起了多年前的那次感动,不是惊艳于歌词的难度,而是那份缅怀的豁达和匆促,让人的心堤破防。

很多时候,熟悉,只是借口,而我们永远不会忘了,曾经打动我们的感受,那最真挚的感受,那种新鲜却让人无比动容的感受。

那种感受总能让人忘记疲惫,忘记苍老。

每个人都有“返老还童”的能力

毛不易参加《歌手当打之年》,第二期就被淘汰了,很多观众觉得他不适合竞技舞台,或者大众的浮躁不能静下来欣赏,甚至引起了其他的波澜。

可是他就是默默的,默默离开,默默继续做着音乐,做着他喜欢的事情。

很多时候,纷杂的外界催生我们的疲惫感,过度的接触也让我们对信息有了依赖感,不再那么相信自己,也不再关注自己。

不论是《山河故人》或是《消愁》,只是形式的改变,意识从来都在坚定生长。

每个人都有这样坚定的时候,所以,不要忘了,疲倦的时候,问问自己:为什么?

因为年迈,也因曾经年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