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9+3’青春我最美”|匠心茶人马爱伟:做好每一杯茶

在“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大众网日照结合“9+3”攻坚行动,推出“聚力‘9+3’ 劳动我最美”新闻报道,发掘奋战在各行各业,为“9+3”攻坚行动做出贡献的劳动者,以多种形式展示出全市上下在此次行动中的主动应战、躬身入局。

“聚力‘9+3’青春我最美”|匠心茶人马爱伟:做好每一杯茶

马爱伟在第二届日照工匠暨全市首届职工创新大赛成果发布会听讲

“聚力‘9+3’青春我最美”|匠心茶人马爱伟:做好每一杯茶

第二届日照工匠暨全市首届职工创新大赛成果发布会现场

“聚力‘9+3’青春我最美”|匠心茶人马爱伟:做好每一杯茶

马爱伟参加日照市第二届茶叶技能大赛

大众网·海报新闻日照5月4日讯(见习记者 李伟)在东港区后村镇,满园的茶树绿意盎然,茶园中还弥漫着淡淡的茶香。“诚心做人,精心制茶”,日照盛润茶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兼技术负责人马爱伟告诉记者,“没有精心和诚心是做不出好茶的”。

日照茶科所常客“变身”为国家一级评茶师

马爱伟出生在日照“南茶北引”成功的年代,作为一个地道的日照人,马爱伟自幼便受到茶的熏陶,因此2002年马爱伟下岗以后便决定创业投资搞茶叶加工。

最开始创业的时候,马爱伟对日照绿茶的加工工艺并不十分了解,经常会出现茶叶杀青过轻或过重的问题,导致茶叶质量不稳定,为了能做出质量好的茶叶,马爱伟便经常带着炒制好的茶叶去找茶科所的专家审评。茶科所专家通过闻茶香、看茶色、品茶味这几个方法便可以判断出茶叶的品种和品质,这令马爱伟十分敬佩,也因此,他萌生了成为一名评茶师的念头。

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茶科所专家审评看似简单,而实际上,从一个初级评茶员到高级评茶师,这期间至少需要经历十年的时间。为实现梦想,马爱伟于2015年和2018年先后两次奔赴杭州参加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评茶师培训班,深入系统学习了各种茶类感官审评技能,熟练掌握了“五因子”评茶法、茶叶品质评判诊断与工艺追溯矫正技术、茶叶拼配技术等技巧。培训期间,他不知疲倦、如饥似渴地学习实践,每天审评茶样达50多种,品遍全国各地名茶,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技能。

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马爱伟终于顺利通过理论与实践考试,获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一级评茶师职业资格认证,成为国家一级评茶师。

科学审评+定期培训:只为做好日照绿茶

对于评茶师来说,他们重要的作用不仅仅在品鉴分级上,是需要发挥在整个茶业生产流程中。评茶师的根基,来源于对茶叶产地、生长气候环境的了解,更来源于对茶叶加工变化的熟知。“只有自己做过,才知道制作的每道工序,也就更清楚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问题,从而才能更加科学准确地做出审评。”马爱伟说。

作为日照盛润茶业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马爱伟广泛吸纳当地茶农入社参与生产经营,同时,马爱伟每年还会定期开展技术培训、物资供应等系列化服务,有效提高了广大社员的生产管理水平,年户亩均增收5000余元。除此外,马爱伟还多次以授课老师的身份参加市人社局组织的劳动技能培训,通过言传身教,累计培训评茶员、茶叶加工工600余名。这些人在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月1日,马爱伟正式入股东港区后村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是‘党支部+合作社+茶园’的一种发展模式,鲜叶的品质高了,茶农们的收入有了保障和提升,我也有更多时间去指导培训,茶叶的品质也会有保障,这其实是一种多赢的茶园发展模式,非常好。”马爱伟说。

在与日照绿茶相伴的17年里,马爱伟从一个茶叶门外汉变成了国家一级评茶师,这期间他从未停下过学习的脚步。数年如一日的匠心茶人们,成就了耐冲泡板栗香的绿茶,也打响了日照绿茶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