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最美,不過江南

宋文治(1919-1999),現代畫家。江蘇太倉人。早年從 張石園 學習山水,後得 陸儼少 指授並拜 吳湖帆 為師。1951年入江蘇省國畫院受傅抱石影響,致力於山水畫創新。其早年作品風格疏秀;中年筆墨勁健,意境靈奇,時代氣息濃郁;晚年變法,嘗試沒骨潑彩,格調清新,意境空濛迷茫。曾任南京大學教授、江蘇美協副主席、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等職。出版有《宋文治畫集》《宋文治作品選集》等。

「宋文治是江南人,他熱愛自己美麗的鄉土,他所作的江南水鄉特別迷人。」黃苗子先生曾在《宋文治畫展小記》中如此寫道。

宋文治善畫江南。於他,江南應有墨瓦白牆,杏花擁積,白水無痕,涯邊數叢深樹;或有青巒密聚,重林多氤,盡染濃淡,又定要湖低春山,清光隱顯。

人間最美,不過江南

宋文治 《水鄉三月》

山間水際桃樹花開,嫣紅秀潤,春意盎然。遠眺水面,平展如洗,漁舟點點,好一片錦繡山河。

宋文治是新金陵畫派的傑出代表。宋文治先生一生畫過許多以江南水鄉為題材的山水畫。他筆下的江南水鄉柔美虛靈、清新雋秀。特別是他筆下的太湖,總帶著絲竹的雅韻,充滿著詩情畫意。

他的筆下只有江南,那是清絕的江南,湖色山光,朝飛暮卷,雨絲風片,煙波扁船。

人間最美,不過江南

宋文治 《太湖春色》

畫者要胸有丘壑,那麼宋文治的必然是半湖明水。因此,哪怕是站在風情萬種的香港太平山上俯望,他的畫卷上維多利亞灣也只是太湖的樣子,恁般清麗而秀美,不帶一點浮華氣象;而險峻的三峽,多詭的黃山,在他的畫筆下總是抹不去那一層溫潤與秀色;即使是晚年的潑彩變法,其恣肆的底子也依然是細膩溫婉。

洞庭青草,更無風色,他的太湖是收斂凝絕的,神情清怡,空靈喜淨,煙靄不生,其湖上,素鳥點點,小艦無依,瀲然而靜好。這個江南是有著色的,它依稀留有一些南朝的煙水,但竟然更多是唐代絕句和宋朝小詞裡的顏色,無處不在的水氣豐盈,烏瓦上是剛剛雨霽的新亮。宋文治的江南氣韻俱盛,嶄新而有古意在。

人間最美,不過江南

宋文治 《洞庭新綠》 1985年

昔謝赫雲:畫有六法,一曰氣韻生動。故而,氣韻是品評和創作的最高標準之一。生於斯長於斯的宋文治,從幼年開始就一直被包裹在現實與藝術的雙重的江南里,這個在太倉「同期」崑曲曲會里能扮《琴挑》的潘必正、被稱為「小俞振飛」的才子,他的畫中,融入了江南的「氣韻」。南朝文人薰染久了江南煙水,才開始「氣」「韻」兼勝,風骨與嫵媚兼具,才逐漸褪去秦漢一味的強悍雄肆,這種基調由此綿延了十幾個世紀而至於清代才漸趨柔弱。而宋文治卻能在東西交匯的時代劇變中重標江南的氣與韻。深深浸染於江南舊時煙雨的宋文治,又際會於一個昂揚「革命」的新時代,其寬和隨性而又嚴謹謙慎的個性,使他獲得了一個很獨特的身位:既一生好古習古,又一生胸懷時代;既能承前人之遺緒,又能立時代之浪尖。

人間最美,不過江南

宋文治 《江南新綠》

作為江南文士,敏而好古,精於鑑藏,使他能與古人氣息相通;戲曲尤其是崑曲的頤養,使宋文治的江南並不有意於打動你的眼睛,卻挽住了你的心。在當代這樣十分追求創新與個性的時代,宋文治的藝術可以作為另一種方式來呈現出他的意義與價值。

宋文治用他的誠懇鋪展著魂牽夢繞無邊無際的江南。由此,他的畫有了入眼即融的親切,有了令人牽掛的餘味。在他平易而樸素的手法之下流淌著的卻是千年江南的煙水,那是一種不著痕跡的深厚凝遠。這樣的狀態,使他能夠在一個動盪的年代裡,在時代與傳統之間、在師長友人之間、在藝術與生活之間、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出入悠遊,雖孜孜而不倦,潛沉而有為。

人間最美,不過江南

宋文治 《運河兩岸春意濃》1987年


歡迎關注、轉發~為大家帶來更多名家畫作與自己的創作及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