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寒門女孩畢業演講扎心:生活遠比你想象中的難

清華寒門女孩畢業演講扎心:生活遠比你想象中的難


在未學會放棄之前,你將很難懂得什麼是爭取。

清華寒門女孩畢業演講扎心:生活遠比你想象中的難

前段時間,來自甘肅省鎮原國家級貧困縣的女孩張薇,在清華大學的畢業典禮上,作為唯一一位本科生代表發言的演講視頻刷爆網絡,感動億萬中國人。

視頻可見,張薇從貧困的出身帶給自己的影響講到怎樣的努力才能考上清華,以及看到家鄉貧窮,教育落後的現狀,深深意識到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立志用教育改變貧苦的願望。

清華寒門女孩畢業演講扎心:生活遠比你想象中的難

她用柔弱但卻堅定的聲音告訴在場的幾千位觀眾,她考上研究生後,決定推遲一年入學,加入清華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她要用“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情”。

清華寒門女孩畢業演講扎心:生活遠比你想象中的難

張薇在考上研究生後反而適時放緩自己的腳步,是因為她知道支教,既可以實現心中夙願,也可以為將來的研究生打下堅實的實踐基礎。

曾經看過《奇葩說》裡面說到,

“人生中很多事情沒有高下之分,只有左右之別,並不是一條道走到黑,而是條條大路通羅馬。這條路不通那就選擇另外一條適合你的路,再繼續前行。”

清華寒門女孩畢業演講扎心:生活遠比你想象中的難

有時候換個思維,換個角度立場,讓自己歇一歇喘口氣,只是為了自己積蓄更多的能量,繼續努力上進,迎接下一次的高飛。

《黃金時代》裡有這樣一句話:

“人的一生,可以自己選擇的事情非常少。我們沒法選擇怎麼生、怎麼死,但我們可以選擇怎麼愛、怎麼活。”

清華寒門女孩畢業演講扎心:生活遠比你想象中的難

放棄

是成功的另一把鑰匙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前總經理卡貝曾提出:放棄是創新的鑰匙。

這個理論告訴我們:在未學會放棄之前,你將很難懂得什麼是爭取。

日本精工表聞名於世,銷量長期穩站世界第一,而其成功,則需要歸功於前總經理服部正次的放棄戰略。

1945年服部正次就任精工舍第三任總經理時,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

服部正次開始時制定的目標是趕超鐘錶王國瑞士,可10多年過去後,精工舍卻仍然無法與瑞士表分庭抗禮。

服部正次意識到,要想從質量上超過瑞士是不可能的,於是,他決定放棄機械錶製造,轉而研發新產品。

1970年,石英電子錶的橫空出世,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精工表便宜的價格和準確的走時,讓它的銷量一躍成為世界首位。而這巨大的成功,都離不開放棄。

努力、上進肯定是個好東西,沒有人否認。

可我們在拼命向前奔跑的時候,卻總是不得其門而入,總是努力上進結果卻不盡如人意。每一次都上進,卻每一次都沒有結果。

更多的是像你我他這樣普通際遇的普通人,永遠在追趕成功的路上橫衝直撞,直到頭破血流卻也還是一敗塗地。這時,我們就要學會適時的放棄。

放棄是一種以退為進張弛有度的智慧。只有學會放棄,才能不斷地獲得新生。

歌德曾說:“生命的奧秘就在於為了生存而放棄生存。”

清華寒門女孩畢業演講扎心:生活遠比你想象中的難

清華寒門女孩畢業演講扎心:生活遠比你想象中的難

反思自己

只為了重新高飛

或許大家會覺得我們只是一個普通人:

沒有獨到的眼光,沒有成功的機遇,更沒有開礦的家族,再努力再上進也無法取得他們的成就。

我的同學小黃,高中畢業後因為沒有考上大學,成為了一名汽車零件推銷員。剛開始的時候,小黃的業績並不好。

他每天輪流到各大汽車維修公司推銷,或者一天上百個陌生電話的詢問購買意向,身邊的親戚朋友都被他煩透了,一週工作七天全年無休。

但是小黃的業績一直普普通通,只能勉強溫飽,就這樣他堅持了一年多的時間,終於病倒了。

躺在病床上的小黃終於可以停下來歇歇,他哪也去不了什麼也不能做,於是他開始反省自己一年多的工作情況。

他整理了自己的工作日誌,發現了他成功推銷的訂單大部分都是來自第一次見面推銷;

而推銷反覆三次以上的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五;

而推銷成功的客戶因為他的售後工作做得好而轉介紹給朋友或者不斷反覆下訂單的佔了百分之七十;

但是,小黃卻把他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那百分之五上。

結果大家都猜到了,小黃在之後把主要的精力和工作方向做了調整,果斷放棄了那百分之五。

這些都是小黃在慶祝他升任公司銷售總監的同學聚會上告訴我的。

我感慨萬千,沒有他那一次的大病停頓思考,哪會有他的今天。

所以,當努力上進遇到困難挫折時,停一停,轉換思維模式,總結經驗尋找新的方向並不是不努力不上進,而是為了更好的出發。

我們在錯誤中反思,從失敗中分析問題所在,才可以在錯誤中降低自己的風險,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然後我們才能得到經驗和教訓,改正錯誤,獲得下一次成功的機會。

當我們努力、上進卻被卡住的時候,緩一緩,停一停,反思一下自己的腳步,放過自己,也放過他人。

換一下思維角度,換一種方式,放寬心平常心,可以嗎?

清華寒門女孩畢業演講扎心:生活遠比你想象中的難

清華寒門女孩畢業演講扎心:生活遠比你想象中的難

越努力越失敗

只因你用力的方式不對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

在工作或生活中,我們很想將一件事情做好,卻常常事倍功半或者事與願違,還常常被冷嘲熱諷“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對此,我們百口莫辯,其實我們沒有想過的是,耗費了很多精力但不見效果,其根本或許是因為用力的方式不對。

我們不再進步的真正原因,或許是因為我們只是一直在重複已經掌握的內容,卻沒有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學習上。

學習,其實是一個被大眾誤解的概念。

在心理學中,學習並不是一種穩步向前的狀態,而是不斷試錯和改進的過程。而這,就是進步和原地踏步人士的關鍵區別。

古希臘著名的律師、演說家德摩斯梯尼在經過刻苦訓練剛成為演說家時,曾因為低弱的聲音,斷斷續續的話語,聳肩的習慣被臺下觀眾的倒彩聲和嘲笑聲轟下臺。

他不斷的尋找方法,不斷的努力上進學習,卻也不見效果。就在德摩斯梯尼即將放棄的時候,他從一位老師那裡得到啟發。

德摩斯梯尼將作為律師或演說家所需要的技能進行分割,分割成一個個子技能,然後逐個擊破。他研究大量的優秀演講,從中找出所需要的技能。

比如,演說家儀態需要保證端莊,而他經常無意識抬高肩膀。

於是,德摩斯梯尼在房梁下懸掛了一把劍,只要他一抬高肩膀就會刺傷自己,以此來糾正自己的不良習慣。

德摩斯梯尼知道律師在法庭辯論需要清晰的口齒,他就含著石塊練習演講,以克服自己口齒不清晰的毛病。

他知道法庭的現場聲音嘈雜,他就在演講練習的時候面朝大海,讓自己的聲音在滾滾怒吼的海浪之上依舊清晰可辨。

德摩斯梯尼從自己的職業中詳細分析所需技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然後在學習的過程中反覆練習,逐一克服,最後再把自己所學應用展現到自己的職業之中。

我們想在工作或生活中取得真正的成功,在通往高水平的路上, 就是要不斷的學習,不斷地試錯和改過。

長此以往,我們可以在重複和調整中得到不斷的啟發,有目的地學習技能,去努力改進自己, 然後將所學重新應用和展現於工作和生活之中,就會不斷前進。

努力、上進並不是為了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也不是成為別人的樣子,而是為了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為自己而努力。

我記得《月亮與六便士》裡有一句話:“我用盡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

時光不遠,未來可期!

— 謝謝觀看 —

作者簡介:花兒醉,富書專欄作者,一個貪財好色喜愛文字的中年老少女,願在有生之年可以憑藉文字實現財富自由,和3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新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知乎@富書,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