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幾次大敗遼軍,宋真宗怎麼想的,為何還簽下澶淵之盟

導語

公元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

,宋朝建立,史稱“北宋”。五代十國後期,燕雲十六州曾被割與遼國,為收復失地,北宋與遼開始常年交戰,遼國自此成為了大宋的心頭大患。

北宋幾次大敗遼軍,宋真宗怎麼想的,為何還簽下澶淵之盟

宋太宗鎩羽而歸,真宗親自督戰

北宋在真宗即位期間,雖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但江山卻不固。競爭對手遼國在蕭太后的鐵腕統治下,愈加強盛。北邊邊關境地,契丹遼國,暗地裡厲兵秣馬,野心不死,覬覦著大宋。歷史上後周周世宗徵遼時打下關南之地寧、莫、瀛三州,宋朝順繼了後周的領地,遼國人慾讓宋朝歸還之前所失疆土。

自家之美玉焉能讓於他人?宋朝當然不應允,遼國對宋的騷擾也從未停止。是次遼國調集舉國之重兵,誓與宋一戰定生滅,兩軍多次交戰,勝負各半。昔宋太宗尚有滅遼雄心,御駕征伐遼,但剛愎自用,不聽阻勸,中了遼軍埋伏,鎩羽而歸,中了箭傷久治不愈,次年離世。

北宋幾次大敗遼軍,宋真宗怎麼想的,為何還簽下澶淵之盟

到了宋真宗時,遼宋雙方仍談不擾,戰爭接連。景德年間宋遼二國澶州大戰,北地陷落,北宋戰略上開始收縮,蕭太后的20萬遼軍氣吞山河南下,欲予北宋致命一擊,遠在的開封城朝野震驚,甚至有大臣上奏遷都南京。所幸,宋真宗在寇相的力議下,上澶州城督戰。真宗親臨陣前,宋軍士氣大振,大勝而歸。甚至宋將張達射殺了遼國主將,蕭太后之弟蕭撻凜,遼國無心再戰。連年的征戰,兩敗俱傷,勞命傷財死傷無數,最後只好言和。當年,“澶淵之盟”簽訂。但蕭太后所派的遼使臣面見真宗時仍不忘提“關南之事”。宋真宗嚴詞拒絕,但考慮到大局還是做出讓步,金帛可散,割地不寸。土地問題上絕不讓步。

北宋幾次大敗遼軍,宋真宗怎麼想的,為何還簽下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宋遼二國定為兄弟國,其次遼宋以白溝河為界,雙方撤兵,不築城郭,於邊境設置榷場,以開展商市貿易。協定:宋每年向遼賠十萬兩白銀,二十萬匹絹,於雄州地界交割,自此息戰。宋雖以耗費大量金帛達到了議和,縱然屈辱,但換來了北方長時的和平,乃至後來幾十年契丹沒有侵犯宋朝。

世人疑惑,澶淵之盟時期宋大敗遼敵,為什麼還要向遼支付賠銀呢?其實事出有因,一切還是在以大局為重。時針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北宋幾次大敗遼軍,宋真宗怎麼想的,為何還簽下澶淵之盟

  1. 宋真宗本人不想將戰爭再進行下去了;多年兵戰使得國家疲憊不堪,賠些銀帛息事寧人若能換來多年時日休養何樂而不為。於是大宋宋每年向遼國進貢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這宋真宗手也真夠大的。
  2. 政治方面的原因;眾所周知,宋朝重文輕武,宋太祖時期,國富兵強,國家外交可說血性硬氣,到了宋真宗首先國家實力不如以前,遇事也就底氣不足,再之此時重文不似之前,宋高官階層中主和派已佔多數 ,兼之真宗又謹慎過於,“澶淵之盟”卻有順理成章之意。
北宋幾次大敗遼軍,宋真宗怎麼想的,為何還簽下澶淵之盟

  1. 社會環境因素;經三代帝王與北方遼國的戰爭,本該肥沃的北地變得狼藉,軍民亦已厭戰,恢復生產成了重中之重,長此如往,飽受戰爭的北方,極易生變。
  2. 經濟方面的因素;經過多代帝王勵精圖治,中原地區發展欣欣向榮,北宋經濟取得大幅改觀。軍旅之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權當救濟了。之於北宋,真是不足一道,若換北地多年和平發展,確實划算。歷史上澶州之盟這個時候是宋朝局勢最好的時期,北方休戰,西北安寧,少了邊關問題,也就少了戰爭,從此經宋朝勵精圖治,與發展生產,中原出現了嚮往的繁榮。

於是乎,自有其理,處於戰略守勢的國家,付出的代價若能接受且能取得該有的目的和作用,換來的不止是時間,還有國家的生命力,看起來是可以接受的。

北宋幾次大敗遼軍,宋真宗怎麼想的,為何還簽下澶淵之盟

後記

其實很多時候咱們看不懂的選擇,也許對當事人來講是最好的選擇。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旁觀者也許只是自己認為他看的清楚而已,當局者又不好將其內在的想法表露出來,才會讓旁觀者感覺他很明白。其實不是這樣的,一個帝王之所以做出這種選擇,肯定有他的考慮,這種考慮最起碼看起來是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