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西沙海战背后的阴谋,南越企图将美国拖下水

1974年,南越政权风雨飘摇,为了挽救败局,将美国重新拉回自己的身边,也让周边的国家对中国产生恐惧,进而支持自己的国家政权,不惜和中国开启战端,当时中美准备在华盛顿进行会谈,美国内部也有反华官员企图破坏中美关系,但是美国没有上当,最后南越军队挑衅失败。

尼克松上台,美国撤军


1974年西沙海战背后的阴谋,南越企图将美国拖下水

尼克松访华

1969年1月,美国总统尼克松上台伊始,便开始策划从越南泥潭逐步撤军,开始实行战争“越南化”政策,将驻越美军自南越国土上撤出,将同北越作战的任务完全交给南越军,同年3月,中苏发生珍宝岛事件,中苏之间的冲突突然恶化,尼克松由此开始希望可以和中国建立某种联盟,来对抗共同的敌人苏联。随后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冰封了19年之后,开始日趋紧密。

作为美国战略核心点的北移,越南逐渐失去了美国反对苏联战争前线的作用,美国对越南的经济和军事援助逐渐减少,而越南游击队和北方正规军的打击下,尤其是1968年大规模的春节攻势使得经济发展受到了动摇。1973年石油危机及美国撤援使得南越經濟受到严重打击,引發高额的財政赤字,最终导致经济崩溃。

西沙海战战前阴谋


1974年西沙海战背后的阴谋,南越企图将美国拖下水

南越总统阮文绍

1973年1月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和平协约签定,美国开始从越南撤军,这让面临崩溃的南越人心惶惶,而当时南越在东南亚地区的盟友有泰国,菲律宾,南越政府为了获得东南亚诸国的支持和援助,同时也希望挑衅中国,进而导致美国对中国在东南亚的战略意图产生警惕,从而分化瓦解中美联盟,将中国从美国手里抢回来。当时在开战前,中美准备在华盛顿进行会谈,美方也有部分反华高官企图借此来破坏中美之间的谈判,因此联合南越挑起冲突,拉美国下水。

另有经济因素是当时南越非常依赖南海地区的渔业出口,因此和在南海地区捕鱼的中国渔民产生经济利益冲突,同时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中东国家为了报复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造成油价上涨。当时原油价格曾从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接近12美元,导致南越经济更加恶化,因此南越也希望从南海地区进行石油勘探,进而开采石油赚取外汇。

因此从1973年8月份开始,南越军舰在西沙海域不断地驱赶和抓捕中国渔民,企图占领岛屿。1974年初,南越政府宣布要在西沙群岛海域勘探石油。而中国派出武装渔民,坚持在永乐群岛从事传统的渔业生产、登岛避风,与南越军队针锋相对。

西沙海战爆发

1973年1月15日,上午10时30分,南越海军16号舰“李常杰”号(Ly Thường Kiệt,舷号HQ-16)驶进永乐群岛,与中国大陆南海渔业公司渔政捕鱼船“南渔402、407”轮发生对峙,其后炮击甘泉岛上升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然后在离402渔船二百多米远的海域停靠,当日17时许,南越16号舰放下一艘小艇,载7名武装陆战队员,1名海关人员带着报话机尝试登上402渔船进行临检。在402号渔船的反抗下,南越小艇调头驶回。


1974年西沙海战背后的阴谋,南越企图将美国拖下水

西沙海战我军扫雷舰

1月16日上午9时30分至下午14时,南越16号舰在金银岛附近游弋。1月16日下午,南渔407号渔轮由永兴岛回到永乐群岛,与402轮汇合。两渔轮坚持在羚羊礁附近海域生产作业,与南越军舰对峙。

1月19日9时许,南越5号军舰又派21名陆战队员乘2艘橡皮舟登上广金岛,广金岛上的10名守岛民兵鸣枪警告,其中一名机枪手以为命令是开火射击,击死南越军黎文东中尉,打伤2人,其余登岛南越军抬着两具尸体撤回其军舰,守岛民兵缴获南越军丢下的两挺机枪、一支自动步枪和一些弹药。南越登岛军人被杀后,局势骤然紧张,705号渔轮停止了民兵换乘,立即起锚防备南越军舰的报复性炮击。


1974年西沙海战背后的阴谋,南越企图将美国拖下水

被击沉的南越扫雷舰10号舰

19日当天上午,10时23分,南越海军16号舰炮击人民解放军海军396、389编队(越方对首先开火另有说法,为10时24分5号舰炮击人民解放军海军271艇),人民解放军海军396舰后37炮随即开火。人民解放军海军271、274编队误判对方旗舰,集中火力攻击南越海军4号舰“陈庆瑜”号,南越海军也对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指挥舰出现误判,认为各编队后舰为指挥舰。

11时,南越海军4、5号舰轻伤、16号舰重伤主动撤离(倾斜15度,舯部冒起浓烟,战后检查舰上共有大小弹痕820处,10号舰舰长阵亡、失去机动力和开火能力。南越4号、5号舰又从预警雷达上发现人民解放军海军增援艇队,随即向东南方向撤离战场。人民解放军海军271艇轻伤;274号艇重伤仍可作战;396舰后甲板被南越16号舰的一枚127毫米炮弹命中;389号舰重伤,舰体后部被南越10号舰撞上,于11时50分抢滩搁浅。随后我海军281、282编队抵达,开始攻击落单的南越10号舰,最终南越10号舰的弹药库被命中爆炸,于当日14时52分沉没于羚羊礁以南海域。

海战后,中国海军暂时取得了制海权。中共中央军委其后决定占领所有岛屿,一举解决西沙问题。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派榆林守备10团的3个连、1个两栖侦察队乘橡皮舟登上被南越占领的甘泉岛和珊瑚岛、金银岛[12]。登岛战斗中国方面无伤亡,俘虏南越军队少校范文鸿以下官兵48人及美国驻岘港领事馆联络官杰拉尔德·埃米尔·科什。

1974年1月20日下午,南越当局在甘泉岛、珊瑚岛被中国军队攻占后,派出“麒麟”号军舰搭载1个营的兵力增援珊瑚岛。中国南海舰队和广州军区空军亦作好迎战的态势。南越当局担心“麒麟”号军舰的增援有去无回,下令“麒麟”号军舰半途返航。于是,中国占领了金银岛(永乐群岛最西部)。

人民解放军海军271、274、389舰艇的85mm口径炮主要配备的是爆破弹(根据中方指挥官战后回忆,认为最得力武器是271、274、389号舰艇上的85mm口径炮),396舰的双管37mm口径炮用的也多是爆破弹,后来赶到的281、282艇的双管57mm口径炮使用穿甲弹击沉了南越海军10号舰。 南越军舰炮击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小型舰艇时主要使用的是穿甲弹,穿甲弹往往会“贯穿而过”,其毁伤效果不如爆破弹。

南越阴谋失败

按照原定计划,战斗一开始,南越方面就呼吁在北部湾海域活动的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干预,但被拒绝。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战事问题上表示“我们不支持任何一方。当然,我们确实强烈希望和平解决,但是我们并没有介入西沙海战。” 。美国国务卿基辛格1月21日 在记者招待会上他重申了国务院之前的声明,宣布美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南越之间的军事冲突中不支持任何一方,但是“对使用武力表示遗憾”。


1974年西沙海战背后的阴谋,南越企图将美国拖下水

西沙海战


1月23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谈。会谈中,基辛格表示在西沙的主权争端上,“美国没有支持南越对这些岛屿提出的要求”。 在外交领域上。“南越政府向国际组织提出了一些抗议,其中有东南亚条约组织和联合国。我们想让你知道,我们没有支持这些抗议”。1月25日上午,基辛格主持召开由国务院、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中情局以及国家安全委员会诸多官员参加的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会议,会议一致同意“美国不应介入西沙与南沙事务。”

可笑的是,1月20日,南越求助美国不成,就在联合国发表抗议,指责中华人民共和国挑起战争,要求安理会的所有成员关注事件的进展,1月21日,南越又提请安理会主席注意“中国武力侵略造成的紧急局势”,请求主席和联合国秘书长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要求安理会就此召开听证会。

1月23日,安理会主席、哥斯达黎加外长赛高里达称“安理会并不具备解决西沙群岛主权问题的职能,建议将该问题提交给国际法院解决。”,至1月25日,支持召开听证会的安理会理事国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哥斯达黎加,反对的国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苏联、白俄罗斯、伊朗;弃权的国家有法国、喀麦隆、肯尼亚、毛里塔尼亚和秘鲁;奥地利倾向支持,印度尼西亚倾向反对。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和中国剑拔弩张的苏联也不支持召开听证会。

战争结果

1974年西沙海战背后的阴谋,南越企图将美国拖下水

西贡陷落

海战后,中国获得了对整个西沙群岛及其周边海域的控制权。而南越政府碰瓷行动完全失败了。1974年美国国会决定削减对越援助资金,由每年10亿美元削减至7亿美元。1975年,北越发动春季攻势向南进军。南越军队抵抗了几个月之后,最终失败,顺化、岘港和大叻均遭攻陷。南越总统阮文绍请求美国新任总统杰拉尔德·福特派出援助,但美参议院以资金问题为由回绝該請求。1975年4月30日,北越装甲兵开入西贡,西贡陷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