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根本原因 硫磺岛战役 22000名日军 仅200生还

1945年上半年,日本已经四面楚歌,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势如破竹,牢牢掌握制海权,日本的供应线被切断,本土失去了燃料和原材料的供给,失败已经注定。

但是,日本拒绝投降,并声称只要盟军踏上日本国土,就会让他们付出令人恐惧的代价,面对这种情况,美国需要仔细考虑如何才能在严厉打击的人,同时把损失降到最低。

这时美国已经拥有了一种举世罕见,威力巨大的恐怖武器,这将彻底改变战争的进程。

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根本原因 硫磺岛战役 22000名日军 仅200生还


(图)硫磺岛,全岛南北长约8千米,东西最宽4千米,最窄的地方只有800米,大约不到21㎞²。因为岛上覆盖着一层由于火山喷发造成的硫磺而得名。

1945年初,美军正在计划如何开展下一步行动,而一直被日本占领硫磺岛进入了美军指挥官的视野。

硫磺岛距离日本本土不到1350公里,是攻打日本所需要的理想基地。

不久,美国太平洋战区的总司令切斯特·尼米兹集结了太平洋战役中规模最大的舰队,准备攻下硫磺岛。

尼米兹的计划很周密,他首先派遣轰炸机前往硫磺岛,进行大规模轰炸,为登陆部队开辟道路。

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根本原因 硫磺岛战役 22000名日军 仅200生还


(图) 美国太平洋战区的总司令切斯特·尼米兹

1945年2月19日,美国海军特遣部队对硫磺岛展开了二战中持续时间最长的炮击。

与此同时,部队在炮火的掩护下开始登陆。

刚过上午9点,美国海军从硫磺岛的西南海滩开始登陆。

一直到傍晚时分,美军终于攻下了一片滩头阵地,他们接下来要攻占的目标是170米高的折钵山,那里是硫磺岛的制高点,日军驻有重兵把手。

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根本原因 硫磺岛战役 22000名日军 仅200生还


(图)一名美军士兵正在攻占的滩头阵地吃食物补充体能 等待他的是一场令美军恐惧的恶战

美军在陡峭崎岖,炮火连天的山坡上连续攀爬了三天,舰队不停地从空中和海上进行火力支援。

1945年2月23日,美军的一个排在中尉哈罗德·施莱尔的带领下向折钵山发起了冲锋,他们随身带着一面国旗。

成功登顶后,他们用一段管子当旗杆,升起了国旗。

海军陆战队的摄影师鲁·洛维利中士用相机拍摄了当时的情景。

随风飘扬的国旗,极大地振奋了美军的士气,舰船纷纷鸣笛。

三小时后,一面更大的美国国旗飘扬在了折钵山山顶,这是二战中最有纪念意义的照片之一,是摄影师乔·罗森塔尔所摄。

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根本原因 硫磺岛战役 22000名日军 仅200生还


(图)美军在折钵山山顶上插上了更大的国旗 这一画面后来被塑成雕塑 以纪念硫磺岛战役

但,硫磺岛的战役还没有结束,岛上的其余地方还在日军手中。

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根本原因 硫磺岛战役 22000名日军 仅200生还


(图)几个日军士兵真趴在一个小山头 随时准备攻击美军士兵

2月24日,美军占领了岛上极具战略意义的飞机场。

日军将领栗林忠道命令日军要不惜代价,给美军造成尽可能大的伤亡。

5月末,在经过6个星期的惨烈交战后,硫磺岛上的最后一波日军终于被肃清。

硫磺岛战役美日双方的损失都很惨重,22,000多名日本守军,在“武士道精神”的刺激下,只有200人幸存了下来。

美军的情况也很惨烈,近7,000人阵亡,18,000受伤。

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根本原因 硫磺岛战役 22000名日军 仅200生还


(图)硫磺岛战役中日军的尸体 面积21km²的小岛 尸体有将近3万具(含美军死亡数) 许多尸体都摞了起来

几经磨难,美国终于占领了硫磺岛,但通过这次战争,他们清楚的知道,除非想出更好的办法,否则日本本土将是无数美军的葬身之地。

日本军国主义的“武士道精神”,让美军深恐不安,美国承担不起登陆日本本土将要承受的巨大损失以及极其严重的后果。

美国有些军事家认为,除了直接登陆日本本土,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迫使他们投降。

这就是战略轰炸,战略轰炸是指通过轰炸非军事目标,摧毁敌方的基础设施,从而使对方最终失去作战能力。

太平洋战争开始的几年里,美军轰炸机的航程还无法到达日本本土。

1942年四月,美国曾对日本东京进行过一次空袭行动,虽然空袭取得了成功,但返航的轰炸机几乎全部坠毁。

1944年初,为了应对远程轰炸,波音公司开发了一种所未有的重型轰炸机“B-29超级空中堡垒”。

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根本原因 硫磺岛战役 22000名日军 仅200生还


(图)“B29空中堡垒轰炸机” 这是令日本投降的重要战略武器之一 另一个就是“原子弹”

这种轰炸机能一次携带9000多公斤炸弹,飞行5200多公里。

于是,轰炸日本本土成为了可能,空袭计划也随之产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